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10日 · 《叛譯同謀》(The Translators)是齣法國片,故事背景涉及一群翻譯員被困密室翻譯小說,不難預期,戲中法式人文元素較強,有別傳統荷里活電影風格 港聞

  2. 2021年5月11日 · 電影. 尋回Lady Gaga愛犬女人被發現是同謀 網民呼籲收回390萬賞金. 撰文:沈洛嘉. 出版: 2021-05-11 19:30 更新:2021-05-11 19:30. 4. 天后Lady Gaga 2月在意大利拍攝新片《Gucci》時,愛犬法國鬥牛犬Koji和Gustavo被歹徒持槍擄走,Lady Gaga以50萬美元賞金(約390萬港元)尋犬,愛犬最終在兩日後平安回家,事至今日(11/5)案件又有新進展。 Lady Gaga早前因差點痛失愛犬而極傷心。 (Instagram@ladygaga)

  3. 2020年3月18日 · 純以驚慄片角度觀之,本片已屬佳作;進一步思考箇中哲理,電影水準更是鶴立雞群。 電影描述在垂直監獄裏,下層囚犯只能吃上層囚室所餘食物;如果上層者僅僅吃其所需,則食物足夠所有囚犯分享—理想如是,實際如何? 《饑餓鬥室》的設定,就是這麼簡單並跟現實相似。 電影描述在垂直監獄裏,下層囚犯只能吃上層囚室所餘食物。 (《饑餓鬥室》劇照) 倘分配得宜,全球食物生產量當足夠全球人類食用。 可惜「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包括香港在內的發達地區總有食物浪費,貧窮地區則三餐不保。 此外,上層者不單會阻人上流,下層者上流後也難逃有風駛盡𢃇的宿命。 下層囚犯一旦資源不足,就訴諸武力,包括內訌爭奪;換作國家層面,則是訴諸戰爭—遺憾的是,任憑窮者搶來搶去,亦難攀上富者豐饒境地。

    • 真人真事改編 重現 911 的驚慌
    • 將美軍戰爭罪行 放上大銀幕
    • 虛構故事 反思戰爭
    • 戰爭過後 處理傷痛
    • 有人辭官歸故里 有人漏夜趕戰場
    • 所謂反恐 其實是自製陰謀嗎?
    • 反恐電影 也有道德辯論
    • 獵殺拉登 美國以外的反恐戰
    • 也談紀錄片 揭露官場戰場實況

    首先介紹的,是 2006 年兩部真正講述 911 事件的電影——《世貿中心》(World Trade Center)與《聯合 93》(United 93)。 前者卡士甚大,由大導演奥利華史東(Oliver Stone)執導,影帝尼古拉斯基治(Nicolas Cage)主演,講述兩個港口警察被困世貿中心瓦礫,最終獲救的真人真事。後者則描述整個 911 襲擊的過程,與及聯合航空 93 號航機上乘客反擊的情景。 兩者相比,我較喜歡《聯合 93》。此片刻意不起用知名演員,也盡量不予配樂,以顯寫實,因此,更令觀眾感受到當時民眾的驚慌和官方的混亂。一眾路人抬頭望向世貿中心的神情實是一絕,令人印象深刻。最後航機墜毀前,終於有配樂,劫機者與乘客分別都在祈禱(其實是向同一個神),也突顯整場仇恨之荒謬。

    反恐戰打響後,左翼當道的英美世界製作了很多反思電影。當中有幾部,是控訴美軍的真實戰爭罪行。 2007 年英國電影《Battle of Haditha》講述美軍在伊拉克城市哈迪塞(Haditha)屠殺平民的哈迪塞事件。事件中,美軍遭受路邊炸彈襲擊,由於他們分不清平民與武裝分子,便肆意殺戮,還向民居擲手榴彈。結果造成 24 個平民死亡,包括女人和兒童,年紀最小只有 3 歲。事後涉事美軍被告上軍事法庭,但最後竟無人定罪,引起國際公憤。 2007 年美國電影《Redacted》講述伊拉克城鎮馬赫穆迪亞(Al-Mahmudiyah)的姦殺滅門慘案,由幾個美軍檢查站士兵所為。他們於醉酒後,闖入一個 14 歲少女 Abeer Qassim Hamza al-Janabi 家中,把她輪姦,然後殺死她和焚燒其...

    除了描述真人真事的電影,還有幾部虛構的反思片令人特別深刻,包括 2007 年《命運迷牆》(Lions for Lambs)、2009 年《密探睥死羊》(The Men Who Stare at Goats),2005 年《油激暗戰》(Syriana)。 《命運迷牆》講述美國領導層無能,亂派士兵去阿富汗送死,但卻利用傳媒為自己的政策貼金。再加插兩個大學生投筆從戎,想改變世界,卻被政府利用,最後戰死沙場的故事。單看湯告魯斯(Tom Cruise)和梅麗史翠普(Meryl Streep)二人的對手戲,已值回票價。 由佐治古尼(George Clooney)主演的《密探睥死羊》是一部奇片。片中充滿黑色幽默,不斷暗諷美國政府在伊戰中無能。有幾幕令人印象深刻,佐治古尼一腔熱血殺到伊拉克,卻在沙漠中駕車迷...

    恐襲或反恐戰後產生的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 PTSD),也是反思電影一個重要主題。 湯美李鍾斯(Tommy Lee Jones)主演的《In the Valley of Elah》是由一宗退役美軍的謀殺案開始,揭發士兵經歷戰爭後面對的壓力。Valley of Elah 是《聖經》中大衛對抗哥利亞的以拉谷,導演以此來表達不應派年輕人上戰場。 此外還有 2006 年的《Home of the Brave》和 2008 年的《Stop-Loss》,兩片是描述幾個美軍回國後受困擾的艱難生活。最後還有 2007 年的《從心開始》(Reign Over Me),是講述一個醫生在 911 事件中失去妻女,大受打擊後過着與世隔絕的生活。

    除了 PTSD 外,有兩部得獎大片則是描述軍人沈醉戰爭的迷失。 包括金像導演嘉芙蓮碧嘉露(Kathryn Bigelow)執導的奧斯卡最佳電影《拆彈雄心》(The Hurt Locker)和奇連伊士活(Clint Eastwood)執導的《美國狙擊手》(American Sniper)。相信香港觀眾對兩片都耳熟能詳,在此不作詳述。 《美國狙擊手》是改編自真人真事,其實還有數部電影也是如此。 例如 2013 年《絕地孤軍》(Lone Survivor),講述美軍在阿富汗的「紅翼行動」。此役是美國海豹突擊隊史上傷亡最慘重的戰役之一,除一名生還者外全員陣亡。 此外,《13小時:班加西無名英雄》(13 Hours: The Secret Soldiers of Benghazi)則是講述利比亞美國大...

    不少描述反恐戰的電影,是以陰謀論的角度指控美國政府自製危機,或者參戰之動機不純。 較有名的有 2010 年,由《聯合 93》導演保羅格連加斯(Paul Greengrass)執導,麥迪文(Matt Damon)主演的《叛逆諜戰》(Green Zone)。此片指控美國國防部根本一早知道伊拉克並無大殺傷力武器,還千方百計阻撓武器調查。 同類電影還有 2006 年法國電影《諜戰 911》(Quelques jours en septembre),由法國影后茱麗葉庇洛仙(Juliette Binoche)主演,講述一名 CIA 特工一早便知悉 911 襲擊將會發生。 2009 年的《The Way of War》,只推出 DVD 而並未搬上銀幕。DVD 電影一向水準不佳,不過這部卡士居然頗高,由著名...

    2010 年《Unthinkable》和剛上映的《天眼狙擊》(Eye in the Sky)是反恐片中的奇葩,讓觀眾經歷 Michael Sandel 式哲學道德辯論,一言蔽之就是「為了反恐,你可以去到幾盡?」 《Unthinkable》講述美國當局捉到一個擁有核彈的恐怖分子,在有限的時間內,需要他供出核彈位置。究竟當局應否向他施刑逼供?如逼供無效,那應否折磨或殺死他的妻兒子女? 《天眼狙擊》同樣問了一連串道德問題:如果找到一個知名恐怖分子的藏身處,但用無人機轟炸有可能傷及無辜,究竟應否進行?誰有權力下令?減少傷亡至何種程度才應接受?

    上述不少主題,都有至少兩部同類電影,連獵殺拉登也不例外。以此為題的兩部電影——《追擊拉登行動》(Zero Dark Thirty)和電視電影《SEAL Team Six: The Raid on Osama Bin Laden》——於 2012 年幾乎同時上映。 《追擊拉登行動》為金像導演嘉芙蓮碧嘉露(Kathryn Bigelow)執導,是我比較喜歡的一部。電影非只是講述獵殺拉登的過程,而是一部美國 10 年反恐大回顧,連倫敦爆炸案和中情局基地受襲也有提及。片裏中情局長問女主角,除了反恐還做過什麼,她回應說:「I've done nothing else.」充分象徵了情報官員 10 年間的決心與投入。 除了上述的電影外,有幾部電影是講及不同國家和個人在反恐戰中的角色。包括大導演烈尼史葛(R...

    最後還是想一談幾部紀錄片。 名導演 Michael Moore 2004 年紀錄片《華氏 911》(Fahrenheit 9/11)相信很多香港人都看過。電影揭露美國總統布殊和拉登家族千絲萬縷的關係,還逐一指責布殊政府多番政策失誤。可惜,Moore 想講的實在太多,電影內容略為散亂,找不到重心。 2007 年另一部《No End in Sight》卻能夠深入淺出地講解伊拉克亂局的來龍去脈,可謂伊斯蘭國崛起的前傳。還有兩部——2010 年的《Restrepo》和 2014 年的《Korengal》——則帶觀眾到阿富汗山區最前線,看到槍林彈雨的激烈戰況。

  4. 2020年3月27日 · 本片有齊戰爭片主要元素,大量槍林彈雨鏡頭既帶來視覺震撼,傳統韓式催淚場面更不一而足,可惜,電影也僅此而已,整體質素一般。 即使所涉歷史可歌可泣、引人反思,惟單論藝術層面,卻是有點大題小作,浪費了宏大的歷史意涵。 撰文︰李美. 甫一開場,電影交代手法已經不濟,只用地圖草草述說1950年的韓戰形勢,字幕表達亦嫌「簡單複雜化」,若不熟悉這段歷史,恐怕消化不來。 故入場前,最好惡補一下二戰結束到整場韓戰的歷史,當有助了解劇情。 二戰結束後,朝鮮半島南北兩邊分別被美國和蘇聯的軍隊進駐,從此,美蘇各自支持的南北韓政權成立。 (《倖存者》劇照) 1945年二戰結束,本來被日本侵佔超過三十五年的朝鮮半島,南北兩邊分別被美國和蘇聯的軍隊進駐,當地日軍分別向兩國投降。

  5. 2020年3月23日 · 出版: 2020-03-23 13:09 更新:2020-03-24 17:33. 1. 堅盧治(Ken Loach)老馬有火,《我,不低頭》之後三年,他又馬不停蹄拍出新片《對不起,錯過你》(Sorry We Missed You),同樣入圍了康城影展主競賽單元,雖然未能獲獎,卻贏得了評論界的一片讚譽 ...

  6. 2020年3月30日 · 1. 《特殊人生》(The Specials)是法國導演奧利維耶.拿卡殊(Olivier Nakache)及艾力.多倫丹諾(Eric Toledano)合作的第七部長片,也是2019年入圍法國凱撒獎的重要作品之一。. 這部戲延續了兩人2011年所拍攝《閃亮人生》(Intouchables)的氣質,改編自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