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5月26日 · 非位於豪宅的港島公務員樓中以相連的北角英皇道寶石樓及怡景大廈重建潛力最大以毗鄰私樓近日成交價估計若房協收購價再比市價高一成兩地盤的收購呎價最高可近兩萬元賓石樓與鄰廈合併 面積達3萬呎. 樓高11層的寶石樓樓齡逾50年,住了20年的居民代表張先生透露,早年曾獲發展商招手收購,但最終未成事,「因為地盤有高度限制,發展商估計最高只能重建成樓高20層的單幢樓」。 他指雖然寶石樓設升降機,居住環境較理想,但天台失修及漏水,「最近一次改善天台漏水情况要過百萬元」。 他指早前發展商有意收購時約八成業主同意。 他說有意拉攏毗鄰同屬已分契的公務員樓怡景大廈合併地盤,增加獲房協批准重建的機會。 謝偉銓﹕只重建成居屋「綁死自己」

  2. 2024年3月18日 · 【明報專訊】港島大潭豪宅紅山半島去年9月發生山泥傾瀉,被揭發多間臨海獨立屋涉僭建及非法佔用政府土地。 事隔半年,本報記者追查屋宇署網頁和土地註冊處資料發現,屋宇署至今已向72間獨立屋發出清拆令,最多一間涉及16項違規,包括在天台加建搭建物、拆卸結構牆,甚至僭建兩層地庫。 記者統計不同類別僭建事項,發現有多達32間屋涉僭建樓層。 記者昨再到紅山半島觀察,大部分獨立屋的僭建搭建物仍未移除。 有測量師分析,上址獨立屋的僭建情况多為挖掘地庫,若挖掘較深或有沉降風險,甚至會破壞原有去水排水系統,建議政府盡早檢視和執法。 明報記者 陳亦瀅. 紅山半島發生山泥傾瀉後,屋宇署和地政總署聚焦巡查臨海一帶獨立屋,去年12月底公布發現有29間屋同時涉僭建及佔用官地,40間涉僭建,1間涉佔地。

  3. 2024年3月4日 · 【明報專訊】位於廣東省開平市的「開平碉樓與村落」,以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建成,反映華僑到海外謀生的歷史。 開平碉樓於2007年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是廣東省第一個世界遺產。 景點. 粵首項世遺. 建築中西合璧. 開平市現存碉樓1833座,最早興建於約16世紀中葉,1920至30年代曾大規模興建,最後一座碉樓建於1949年。 碉樓建築主要分3種,包括由數戶人家共同興建,用作臨時避難的「眾樓」;由富有人家獨資興建,用來防衛和居住的「居樓」;以及用來聯防預警的「更樓」。 另外,開平碉樓亦可按建築材料分為石樓、土樓、青磚樓及鋼筋水泥樓等。 開平碉樓建築風格除含中華文化元素,亦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建築風格。

  4. 2024年4月17日 · 【明報專訊】亞視前主席、麗新集團創辦人「林伯」林百欣2005年因病逝世,留下逾29億元遺產,沒分予三太顧瑞英及女兒林明珠。 兩母女入稟爭議遺囑效力,案件昨於高院續審。 為林百欣讀出遺囑時在場的律師作供,憶述同事兼遺產管理人張定球提高聲量,說「林伯,你張平安書,我做你執行人喎」,交代「排頭坑啲地畀Peter (林建岳)」,她模仿張語速稍慢扼述遺囑重點。 三房母女代表質疑張僅以約20分鐘覆述內容,當時89歲的林百欣心智上沒有能力理解。 三太顧瑞英及女兒林明珠於2011年興訟,質疑林百欣受腦退化症影響之下立遺囑。 林百欣遺產管理人張定球早前去世,兩名律師接手管理。 張一方透露,林百欣遺產約29.2億元,但三房母女稱遺產達600億元。 庭上提及,兩母女稍後會出庭作供。 稱同事高聲讀遺囑 林明白分產.

  5. 昨日另有10幢大廈被列入強檢,包括大圍隆亨 學心樓東涌裕東苑向東閣青衣長安 安海樓牛池灣坪石 紅石樓柴灣興華() 和興樓等。強檢公告重啟 分析申報平台資料 篩高風險地

  6. 2023年7月23日 · 明報專訊香港人口持續高齡化過去10年長者住戶家庭增逾七成長者因重建或其他因素影響需遷出再租樓長者業主賣樓轉租樓遇困難等問題亦浮現。 本報記者日前查詢個別地產代理店,部分表明放租單位業主會因健康理由不願租予長者,縱肯租亦只會逐個月租。 有立法會議員稱長者租樓被拒問題普遍,曾接觸不同情况,包括長者業主欲賣樓租屋被拒最終只能做逆按揭,以及大坑西邨有「以老護老」 (照顧與被照顧均為長者)的長者戶欲租樓遷居受阻 (見另稿)等,倡政府借鏡新加坡「樂齡公寓」模式,在未來樂齡社區增設合適單位讓長者住戶遷入,以解決居住問題。

  7. 2019年11月11日 · [2019.11.11] 發表 推文. 【明報專訊】大埔醫院北面的大埔第9區,預計2023年有新公屋落成,邨內預留地方興建一間全新資助小學。 教育局將校舍分配予五旬節聖潔會香港總監督,該會回覆本報稱,新校擬取名「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小學」,現時正與教育局、建築署磋商校舍設計,預計最快2023年9月正式開校;又稱新校會引進芬蘭校園設計,讓學生置身豐富的感官體驗空間,激發學習靈感、創意等。 明報記者 魏綺婷. 據教育局資料,新校位於大埔第9區,設有36個課室、地盤面積7085平方米,暫定2023年中落成。 獲分配新校的五旬節聖潔會書面回覆本報查詢稱,重視全人教育「靈、德、智、體、群、美」,將學校營造成一所能給予學生信任、安全感和溫暖的家園,建立孩子及家庭應對21世紀國際社會轉變及挑戰的能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