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9.3%

      • 在2021年,大腸癌導致2 298人死亡,佔癌症死亡總數15.2%。 如果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很多大腸癌個案都可以根治。 整體患者的五年相對存活率為58.2%,當中第一期及第二期患者的五年相對存活率甚高,分別為95.7%及87.3%。 第三期的五年相對存活率下降至68.7%,而第四期的五年相對存活率進一步下降至9.3%。
      www.cancer.gov.hk/tc/hong_kong_cancer/common_cancers_in_hong_kong/colorectal_cancer.html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9月13日 · 大腸癌若能早期發現治療,第1的5年存活率可達90%,第2有80%,第3有65%,若第4才發現則僅有10%~20%,所以早期治療非常重要。 大腸癌臨床分期。

  3. 2020年10月3日 · 對於第四期大腸癌的病人,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是「標靶治療對我有效嗎? 醫學界對這重要的課題,近年來續漸達成了共識。 現時的主流意見,是先為病人的癌細胞進行KRAS基因的測試,癌細胞KRAS基因可分為「無變異」及「有變異」兩種。

  4. 2020年7月6日 · 最新研究顯示,合適的第4直腸癌患者若運用新療法,24個月無惡化存活提升至48%,更勝化療患者的19%。 目錄. 喚醒免疫大軍抗癌.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先檢查相關癌症因子. 過繼性T細胞治療(adoptive T-cell therapy) 癌症疫苗. 微衛星不穩定 新生物標記. 基因轉變愈多 免疫系統愈易察覺. 知多啲:醫生:非所有癌患須驗MSI. 大腸癌建議做MSI檢測. MSI檢測方法.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IHC) 聚合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次世代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

  5. 在2021年,大腸癌新症共有5 899宗,佔本港癌症新症總數的15.3%。. 當中,男性有3 427宗,而女性則有2 472宗。. 在2021年,每十萬香港人口中即有80宗新增大腸癌個案。. 男性和女性的發病年齡中位數分別為68歲及68歲。. 特定年齡組別發病率自50歲起顯著上升。. 大腸癌 ...

    • 大腸癌第四期治療選擇仍多元
    • 標靶藥物怎麼選擇?
    • 大腸癌晚期最常見轉移肝、肺

    「第四期不等於是末期!」臺榮大腸直腸外科林宏鑫主治醫師一句話破解許多民眾的迷思,隨著醫療進步的發展,不只越來越多的標靶藥物可以選擇,外科手術的技術也越來越好,看起來科技進步似乎只有一點點,但是整體對病人預後差很多。 臺榮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黃聖捷主治醫師指出:「手術治療因為器械發展,微創手術從過往 2-3 成,提升到 9 成;放射線治療多模式、多角度的照射,有最大的治療成效、減少最大後遺症;還有 10% 大腸癌患者對免疫療法非常有效。」 另外,標靶治療也是癌症治療中的重大突破,從數據來看 2000 年以前,第四期患者存活期僅有十幾個月,黃聖捷說:「在越來越多標靶藥物適當使用下,存活時間超過三十個月以上,且有 2-3 成患者是可以治癒!」 大腸癌因應基因上的差異像是有 BRAF、KRAS、NRAS...

    當醫師面對大腸直腸癌第四期病患時,首先考慮是否以開刀為首要目標,如果患者病況不允許,標靶藥物接力治療就顯得非常重要。黃聖捷表示:「一線標靶藥物治療成效一樣好,只要選對藥物治療成效都會非常好,統計過去健保資料庫,用越多線的化學治療成效越好。」 1. 未使用標靶存活中位數:4.77(月) 2. 使用一個標靶存活中位數:17.23(月) 3. 使用二個標靶存活中位數:26.87(月) 4. 使用三個標靶存活中位數:35.97(月) 黃聖捷醫師解釋:「化療與標靶藥物的功效在於抑制腫瘤向外擴張,最好是能夠讓腫瘤縮小,而在血液與淋巴游離的癌細胞,也能靠著化療與標靶藥物清除,如果病患對標靶藥物反應良好,能夠一線接著一線接力治療,存活期便能在藥物協助下有效拉長。」 只是許多第四期病患,在選擇標靶藥物時,會不...

    而第四期的大腸癌患者也常面臨腫瘤轉移的問題,林宏鑫說:「根據臺北榮民總醫院研究資料,在收案 1583例 大腸直腸癌患者中,肝轉移占 67 %,肺轉移則占 38 %,有些是同時發生肝跟肺轉移。」好現象是大多三分之二以上患者,體力都是很好,男性與女性比例為 3:2,平均年齡是 63 歲,分布位置七成在左邊大腸、三成是右邊大腸,跟國際資料庫相比差不多。 若進展到肝轉移的病人,醫師也會先區分可不可以手術治療,若屬於可以切除會建議手術切除,通常能切除都還是算是能治癒性的手術。林宏鑫解釋:「切除下病人預後是接近第三期,即使不能切除也可以透過藥物把它縮小到可以切除,也會比原來第四期患者還要好。」 當腫瘤轉移到肝臟時,因為位置長的太差在肝動脈、肝靜脈附近無法手術,醫師也會建議先進行輔助性化學治療、標靶藥物,...

  6. 大腸癌第四期算是末期,可能會出現癌細胞轉移到其他較遠的身體器官部位,同時還有第三的症狀,該階段的存活率在確診5年內為 0~40%。 ⭐任何疾病都是越早發現,痊癒及存活率越高,大腸癌如果能在早期就發現,痊癒並控制的機率可以高達 9成以上 。

  7. 2022年10月21日 · 大腸癌為男性癌症第一位、女性癌症第二位,好發年齡層通常為50~85歲,致病原因包括:家族史、年紀大、常吃紅肉和加工食品、抽菸、喝酒、攝取過多脂肪、肥胖等。 肺癌的好發年齡則多為50~70歲,致病原因有菸害、空氣汙染環境、特殊職場或居家環境暴露、肺癌家族病史、肺部相關疾病史、炒菜油煙等。 女性乳癌. 乳癌則為女性癌症第一位,好發年齡層45~69歲,致病原因為:家族史、攝取過量高糖高油脂飲食、塑化劑、肥胖、環境賀爾蒙等。 肝癌的好發年齡為31~60歲,致病原因則有:病毒性肝炎(B型或C型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血色素沉著性)、化學物質(黃麴毒素、男性賀爾蒙、thorotrast)等。 癌症第四期能活多久? 癌症存活率說明. 而以上述4種常見的癌症種類為例,其症狀及存活率大致如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