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24日 · 香港天文台在8月28日下午12時半發出特別天氣提示」,表示蘇拉會在8月30日進入香港800公里範圍會根據蘇拉的路徑來評估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呼籲市民留意天文台的消息 [參90]。

  2. 序言. 發展過程. 影響.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紀錄. 註釋.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強烈熱帶風暴馬鞍 (2022年) 強烈熱帶風暴馬鞍 (英語: Severe Tropical Storm Ma-on ,國際編號: 2209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 WP102022 ,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 : Florita )是 2022年太平洋颱風季 第9個被命名的風暴。 「馬鞍」一名由 香港 提供,意指 香港 的 馬鞍山 ,為香港的一座山峰,同時亦是香港 沙田 新市鎮 之 擴展部份 [1] [2] 。 因應「馬鞍」在菲律賓造成災難性破壞,被菲律賓在第55屆 颱風委員會 年會申請退役,在2023年3月舉行的第55次 颱風委員會 會議上獲該會接納把馬鞍從命名表中除名,以後將不再使用。

    • 名称由来
    • 生成
    • 路徑
    • 強度分級
    • 命名及編號
    • 颱風預警
    • 流行文化
    • 外部連結

    「颱風」源自古漢語「風癡」,今吳語南支的溫州話、台州話仍稱風癡,而閩南語的「風癡」音變為「風颱」,傳入官話後語序顛倒為「颱風」。癡指「長久」,古語有癡雨、癡雲、癡風。癡風最早出處為1124年徐兢《宣和奉使高麗圖經》,「海道之難甚矣...又惡三種險:曰癡風,曰黑風,曰海動。癡風之作,連日怒號不止,四方莫辨」。「風癡」在文獻中見於南宋《增脩互注禮部韻畧》,「颶風者,具四方之風也,永嘉人謂之風癡。」。「風颱」最早出處是1566年潮州戲文《荔鏡記》載「風台過了,今即會(回)南」。「颱風」在文獻中見於1688年《臺灣府志》。部份閩南語把「風癡」俗寫作「風篩」。 相比「風癡」,漢語對颱風更早的稱呼是「舊風」、「風舊」,舊在古語指「長久」。280年晉《三國志·吳書·陸凱傳》載「蒼梧、南海,歲有舊風瘴氣之害...

    台风发源于热带海面,由于温度高,大量海水被蒸发到空中,形成低气压中心。随着气压的变化和地球自身的运动,流入的空气也旋转起来,形成一个逆时针旋转(位於北半球)的空气漩涡,这就是热带气旋,称为热带扰动。只要气温不下降,海水温度也足够高,这个热带气旋就会越来越强大,最后形成台风。

    颱風的主要生成地區為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当中以南海生成的熱帶氣旋數量較少。太平洋上的熱帶氣旋基本上全年都會生成,而以七至十月次數最為頻密。熱帶氣旋生成的位置分佈與季節有關,在冬、春季較為偏南,夏天和初秋較為偏北。 熱帶氣旋生成後的移動路徑主要受副熱帶高氣壓(副高)外圍氣流影響,所以副高的位置和範圍基本上決定了熱帶氣旋的路徑,其移動路徑大約可分為:

    世界氣象組織及日本氣象廳以颱風(蒲福風級12級)為熱帶氣旋的最高級別,但部份氣象部門會按需要而設立更高級別,如中國氣象局、澳門氣象局、香港天文台之強颱風、超強颱風,台灣中央氣象局之強烈颱風,夏威夷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之超級颱風。

    因為海洋上可能同時出現多個熱帶氣旋。在西北太平洋,几乎每两年都会出现一次3个热带气旋同时出现的“三旋共舞”现象。最高纪录是1960年8月23日,贝丝、卡门、黛拉、艾琳、费依等5个台风同时出现而形成的“五旋共舞”。由于当时这5个台风构成了一个类似倒置的奥运五环的形状且当年举办了罗马奥运会,这个现象也被称为“五环台风”。 美國軍方於關島上設置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現已移至夏威夷),在二次大戰習慣對熱帶氣旋給予名字,方便識別。最初的名字全為女性,後來在1979年加入男性名字。從1947年至1999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區域的熱帶氣旋非正式地採用上述名字。 早在20世紀初至中期,中國及日本已自行為區內的熱帶氣旋編配一個4位數字編號,編號首2位為年份,後2位為該年順序號。例如0312,即2003年第12號...

    颱風預警是熱帶氣旋盛行地區,於風暴可能侵襲期間,由各地專責機構發出的預告、警告。目的在於通知當地居民及民防組織,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如加固房屋門窗、加強排水作為或預防性撤離。這些警告涉及警告範圍內可能遭受的災害,而不是單純重複熱帶氣旋的預測路徑及強度,對於保障生命及財產安全更為重要。

    臺灣颱風資訊中心全球資訊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台灣颱風論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國際氣象組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天文臺: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熱帶氣旋名字(202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其他人也問了

  4. 3 天前 · 天文台於6月5日對熱帶風暴艾雲尼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前出錯於網頁、「我的天文台應用程式官方Twitter帳戶甚至政府新聞處天氣稿皆於上午10時40分提前公佈發出一號信號之消息 [27],當中除新聞處天氣稿以及未受事件波及的天文台新設之Facebook專

    年份
    1
    3/本地強風
    備註
    1946年
    7
    -
    十號信號: 颱風無名 (此颱風被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命名為「Ingrid」, ...
    1947年
    6
    -
    首次連續2年發出八號信號(1946年-1947年)。 ...
    1948年
    5
    -
    7月27日至7月28日:維持時間最長的八號西南信號: 颱風露絲 ...
    1949年
    4
    -
    自1946至1949年以來,首次連續4年發出八號信號(1946年-1949年)。 ...
  5. 天文台台徽的基本構思源自太極兩儀陰陽調和的概念每當 颱風 襲港的時候所有市民都會想起天文台因此以 颱風 形狀作為 天文台 的台徽。 正中的十字坐標,代表從 雷達 監測颱風雨帶,代表天文台時時刻刻都觀察著天氣的變化,並以準確預測天氣為目標。 把颱風形狀左右兩邊拉闊,套在像地球般圓中帶扁的外框中,取其平穩慎重形象,同時也代表天文台的工作範疇包含 氣象 及 地球物理 等方面。 此外台徽中有兩個「S」,一個是白色的「S」,內有另一藍色的「S」,這兩個「S」代表了 科學 (Science)及服務(Service)代表天文台「以科學為基礎,以服務為目的」(Service based on Science)之宗旨。 發展歷程 [ 編輯] 皇家香港天文台台徽(1981年版本)

  6. 天文台台徽的基本構思源自太極兩儀陰陽調和的概念每當 颱風 襲港的時候所有市民都會想起天文台因此以 颱風 形狀作為 天文台 的台徽。 正中的十字坐標,代表從 雷達 監測颱風雨帶,代表天文台時時刻刻都觀察著天氣的變化,並以準確預測天氣為目標。 把颱風形狀左右兩邊拉闊,套在像地球般圓中帶扁的外框中,取其平穩慎重形象,同時也代表天文台的工作範疇包含 氣象 及 地球物理 等方面。 此外台徽中有兩個「S」,一個是白色的「S」,內有另一藍色的「S」,這兩個「S」代表了 科學 (Science)及服務(Service)代表天文台「以科學為基礎,以服務為目的」(Service based on Science)之宗旨。 發展歷程. 皇家香港天文台台徽(1981年版本)

  7. 5月30日上午8時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颱風5月31日晚上8時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6月1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時台灣中央氣象局將其降格為輕度颱風6月2日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及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