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3月27日 · 兩名90後誤信透過facebook、Instagram及WhatsApp等社交網張貼、聲稱毋須經驗及隔月可賺7萬元的招聘廣告,遭騙徒指使提供個人資料向財務公司借貸,最終背負巨債。

  2. 2016年3月18日 · 不良財務中介集團詐騙手法推陳出新,有中介以低息貸款作利誘,但要求先粉飾信貸紀錄以通過壓力測試,游說事主先高息借貸,作低息貸款的交換條件,並訛稱作擔保。

  3. 2016年12月5日 · 吸血財務中介手法變種,有團體指,財務中介轉向「無樓一族」埋手,訛稱代為申請政府「微型破產」、「小破產」,並轉介欠債人到財務公司借錢繳付高昂破產費用及中介費,中介亦威脅到工作地點滋擾債務人或其家人,迫使

  4. 2019年5月29日 · 捷克1間公司財務經理3年前接到電騙電話,對方稱是公司主席及行政總裁,財務經理不虞有詐,將99.7萬歐元由捷克滙到香港銀行帳戶,他其後懷疑受騙,遂向捷克及香港警方報案。. 本港警方調查後,發現款項不斷於不同帳戶流動,其中一個以空殼公司持有,由 ...

  5. 2021年8月31日 · 家長要兼顧工作及照顧子女並不容易,關注草根生活聯盟早前調查發現,逾63%受訪家長需要全職照顧子女,故難以搵工改善家庭財政問題,有26%受訪者曾向親友、銀行或財務公司借貸解決燃眉之急。

  6. 2023年3月23日 · 為打擊騙取政府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進行新一輪執法行動,涉及11間公司,涉款達5,900萬元,以串謀詐騙罪拘捕19人,年齡介乎34至70歲,報稱公司董事、商人、廚師、家庭主婦等,當中有

  7. 2021年6月29日 · 首先,當收到任何自稱來自銀行職員的信息,應主動向銀行查證,確保有關人士使用官方認證的渠道或電話聯絡你。 以花旗銀行為例,我們絕不會透過WhatsApp或WeChat等手機通訊軟件推銷產品,又或要求披露任何銀行個人資料,包括登入名稱、保安編碼器、密碼或發送至你手機的一次性密碼(OTP)等資料進行交易。 其次,切勿下載或點擊來歷不明的連結及應用程式,或將任何個人資料提供給陌生人。 若你收到懷疑是假冒花旗銀行職員寄發的信息或來電,或曾向可疑第三者披露或外洩個人或戶口資料等,謹記立即聯絡相關銀行或報警求助。 最後,請定時更新你於銀行記錄內的個人資料,例如手提電話號碼、電郵等,以便銀行於可疑交易發生時能與你取得聯絡。 (本欄逢周二刊登) 撰文: 花旗銀行. 欄名: 理財有道. 晴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