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2月20日 · 20/02/2017. 醫學院, 陳家亮醫生.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Ok! 吧吧! 」這是女兒對我又再出外公幹的反應。 身兼院長及腸胃科教授,我對於提升醫學院的國際學術地位實在責無旁貸,所以經常應邀出訪各國學府,介紹中大醫學院的科研成果及發掘更多合作機會。 剛過了農曆年,我又開展了另一個旅程。 這一個月,我先後到大阪、名古屋、東京、倫敦、牛津、吉隆坡、檳城及北京等地。 女兒眼中 爸爸像軍人、蜘蛛俠. 在女兒眼中,爸爸像一個軍人,經常保持作戰狀態,我的手提行李有全天候裝備,十五分鐘內便隨時可以出發往機場。 爸爸也像Spiderman,昨晚還在家吃飯,今晚卻失去影蹤,原來已飛到地球的某一個角落了。 一文睇清30多個港九新界行山郊遊好去處. 即睇全文.

  2. 2023年9月19日 · 儀知道消息後,情緒即時崩潰,完全無法相信、無法接受數小時前還一起吃早餐的丈夫,已經永遠離開了。 事後,儀需要服食精神科藥物和接受心理輔導。

  3. 2017年12月6日 · 【明報專訊】上星期看了一篇令人心酸的倫常慘案,一名八旬老翁把妻子親手勒死。 據報道,他的妻子飽受中風多年的折磨,他們的兒子又不幸早逝,一個老人家長年累月地全天候照顧另一個老人家。 在孤苦無依、累極絕望之際,這個老伯作出了可悲的抉擇。 港人長壽非因生活環境優越. 我們經常自誇香港的人均壽命位列世界之冠,但有否想過這表面上的驕人數字是什麼原因? 我個人覺得,香港人長壽並不完全因為是社會生活環境優越,促使這城的人長命百歲。 相反,我們生處彈丸之地,很短時間便能到達醫院,而高效率的醫療系統又能「及時救活」很多百病纏身的嚴重病患者。 先進的醫學不斷地挑戰人類壽命的極限,但同時也為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問題和危機。 我每天經過病房,都見到不少年紀老邁、關節僵硬兼缺乏知覺的病人卧在牀上。

  4. 2020年5月8日 · 【明報專訊】「她已走了,她不再是原來的她了。 」七旬長者張先生(化名)眼泛淚光,在一次輔導過程中,細訴照顧患有認知障礙症太太過程的辛酸及無奈。 從前溫文爾雅、知書識禮的張太太,病發後變得暴躁,甚至用上粗言穢語。 太太已無法記起張先生,張先生也感到她已不是自己認識的另一半。 目錄. 個案:無法記起丈夫 常破口大罵. 憂院舍難適應 寧獨力照顧太太. 長者只與配偶同住比例升. 應對挑戰:及早定照顧計劃 忌孤軍作戰. 「忍痛」照顧 事事患者為先. 不熟社區資源 有苦無路訴. 怕做錯決定 抑壓情緒壓力大. 支援照顧者. 獨力照顧——人口結構轉變,「雙老家庭」數目不斷上升;照顧認知障礙長者的責任多由家人承擔,超過一半的照顧者為配偶。

  5. 2020年6月7日 · 照顧 中風 丈夫 由無助到心有靈犀. 葉叔是一名退休公務員,與太太同住,女兒移民外國。 夫婦兩人退休初期,每年到外國探望孫兒,逗留兩三個月,駕車接送孫兒,在花園種植蔬果,到公園耍太極劍,享受悠閒的生活。 可惜兩年前葉叔中風入院,接受緊急手術,之後右身活動能力欠佳,需要長時間接受復康治療。 夫無法表達 常發脾氣. 在太太輔助下,葉叔復康過程尚算順利。 不過,大半年前不慎跌倒,引發小中風而再度入院,其後又因併發症多次進出醫院。 近日再因肺炎再次入院治療,葉叔身體機能逐漸衰退,醫生提醒夫婦要為晚期照顧做好準備。 眼前的葉叔變得虛弱,自理能力下降,日常活動需要完全依賴太太貼身照顧。

  6. 2018年8月4日 · 劇集《BB來了》中的婆媳戰,觀眾、網民讚劇情貼地,引起共鳴,其實也反映婆媳問題普遍。婆媳爭執看似小事,卻足以令家無寧日,破壞家庭幸福。所以,婆媳應學習好好相處,中間人 奶奶兒子、媳婦老公,更應做好斡旋角色,家和萬事興,生活將更好!

  7. 2017年1月5日 · 故她鼓勵女性應在年輕時計劃懷孕,這樣對產婦及嬰兒的健康都有一定好處。. 「體外受孕診療新趨勢」講座日期:2017年5月11日 (星期四)時間:晚上7:00至8:30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演講廳報名:www.mingpaohealth.com/seminar112.htm查詢電話:2595 3023https://healt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