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0月5日 · 電影公司事先張揚觀眾對媽媽! 》這一齣電影的評價肯定毀譽參半搞不懂當中詭異又難解的情節最後連導演 戴倫阿羅諾夫斯基 也現身說法解釋他的創作理念。 小心有劇透以下有媽媽! 》的導讀,最好看完電影才來這裏找答案;不過,先看導讀,再看電影,或者會有另一番風味。 第一章:起初神創造天地. 所以,有上帝,亦有大地之母。 積維爾巴頓飾演的「詩人」,是上帝,而珍妮花羅倫斯不分晝夜點綴她與「詩人」的家,因為她就是大地之母。 這是《媽媽! 》最基本的概念,了解到「媽媽」與「詩人」的關係,其實已經可以解得通大部分劇情和對白。 第二章:阿當誕生. 第二件事要知道的,就是《媽媽! 》劇情一大半部分是聖經創世記的濃縮兼節錄版。

  2. 要表達這簡單的道理值得大費周章拍一齣不討好的電影嗎? 所以我想雖然詩人妻子電影末段時大喊了一句「他們不肯聽!(They won't listen!)」像是環保分子對自私愚昧大眾的當頭棒喝,電影最核心的主題仍是宗教多於環保。 《媽媽!

  3. 2022年9月14日 · 電影媽媽!》正在熱映楊荔鈉編劇導演吳彥姝奚美娟文淇主演豆瓣7.5影片宣傳的時候就已經明確說這是一部關於阿茲海默病的電影但不同的是以往在電影裡患有阿茲海默病的人是父母在本片患有阿茲海默病的人是女兒

    • 《 Umma / 母礙 》故事背景
    • Umma第一代移民的煎熬
    • 韓國文化的融入
    • 阿曼達是女兒也是媽媽
    • 《 Umma / 母礙 》並不像你想像的那樣可怕

    Umma / 母礙 》是一部談論韓國文化各個方面的主流電影,但遺憾的是,它是一部不冷不熱的恐怖片,《 Umma / 母礙 》中由於阿曼達的童年創傷,阿曼達(以前叫秀賢)不允許在她家附近放置任何電器,並且患有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但是,儘管阿曼達在她母親的手中受到虐待,但她盡最大努力與她的女兒克莉絲成為阿曼達母親的對立面。但是,當克莉絲打算去上大學時,阿曼達開始感受到被她母親遺棄的感覺,並發現自己正在與她和她母親的內心惡魔作鬥爭。 第一代美國公民秀賢,又名阿曼達,在她的女兒克莉絲的陪伴下從事養蜂業,但她之前曾是一名會計師,秀賢其實不太喜歡養蜂的想法,因為她不喜歡蜜蜂的聲音,但因為克莉絲的想法,秀賢能夠過上一種讓她過得很好的生活,與世隔絕,遠離大多數可能引發她創傷的事物。 克莉絲是一個 1...

    在《 Umma / 母礙》電影, 阿曼達(秀賢)的母親是本片中讓阿曼達有著陰霾的重要人物,在電影一開篇就呈現了阿曼達童年受虐的痛苦,因此觀眾可以很明確地知道阿曼達的創傷就是來自於她的母親(片中都叫「Umma」,韓文「母親」的意思)。 一開始看這部片時,觀眾病還不知道為什麼Umma會對阿曼達施虐,但這個角色的故事弧線的確跟隨著劇情進展而緊緊扣住~ 當中有許多Umma的台詞會讓人覺得這個母親似乎有很強烈的偏執和控制,一開始我會以為Umma會用電來凌虐阿曼達是因為「對阿曼達的愛太過極端」,但一直到結局之後才發現事情不是這樣,反倒是讓人覺得Umma這角色會讓人感到鼻酸,而阿曼達直到現在也才知道自己沒有好好在母親孤獨時陪伴母親,反倒是拋棄了母親。 Umma在韓國時是一位著名的裁縫,然而,當她跟著丈夫移...

    《 Umma / 母礙》中的一個很大特色就是「韓國文化」的元素,尤其是在談到死亡時,這就是讓Umma感覺更具體的原因,而不是像大多數電影看起來那樣籠統,不過觀眾也能很容易地看到它用幾乎任何其他文化取代了韓國文化,使得這些韓國文化的題材被點到為止就沒有繼續再深入。 但我後來想想編劇會這樣設計的原因或許是因為阿曼達這角色的關係,畢竟她是改名換姓來到新的地方生活,她會想要擺脫任何與「自己的根」有關的一切,所以對於那些韓國文化的種種,她不想要觸景傷情,或許這也是為什麼片中「韓國文化」的元素很像是點到為止而已, 這養想起來其實也是頗合理。

    《 Umma / 母礙》在阿曼達這角色上的設計是我最喜歡的,阿曼達這個角色充滿了「創傷」,透過劇情一點一滴地將Umma這角色對阿曼達所做的事情揭露出來,觀眾也能對阿曼達的同情一層又一層地堆疊,我能感受出阿曼達身為母親的掙扎, 因為她內心有一股心魔,怕自己成為Umma,控制著克莉絲,所以一開始面對克莉絲想要去上大學的想法變得無法放手,這件事就讓阿曼達感受到原來當初Umma被她拋棄時的那種失落、難過,我自己認為吳珊卓在這「煎熬」部分的詮釋是很細膩的!。 然而, 片中的阿曼達相當努力要擺脫這樣的心魔,我很喜歡劇情特別編排了阿曼達被Umma附身後想要教訓克莉絲的橋段,這個梗就是我們所謂的「附身」,但如果用比較偏向心理驚悚的類型去解釋的話,這就像阿曼達內心的心魔驅使著她要留住克莉絲,然後阿曼達漸漸不知...

    《 Umma / 母親2022 》不會讓觀眾感到恐懼和情緒高漲,它所擁有的只是一些有趣的關於韓國人如何對待死者的花絮,這也是為什麼我自己覺得如果只是用心理驚悚來處理這題材的話, 或許會比較好。《 Umma / 母親2022 》屬於 PG-13 等級,它看起來並不可怕,因為阿曼達對電的發自內心的恐懼所帶來的大氣緊張形成許多恐懼還比較多。 不過《 Umma / 母親2022 》令人心酸的是探索兩代母親所經歷的創傷是如何相互關聯的。《 Umma / 母親2022 》並不是本月唯一一部吳珊卓詮釋亞洲移民艱難的一部電影,之前很火紅的《 青春樣成記》中吳珊卓就已經為移民的母親配音過。 我對《 Umma / 母親2022 》最欣賞的是阿曼達「理解母親」但「沒有選擇寬恕」,阿曼達可以體會到她的 umma 作...

  4. 2017年10月2日 · 母親! 》(Mother!)這部電影有點評價兩極在美國上映票房不盡理想雖然演員都是金獎組合但前衛獨特的敘事手法隱喻難解的超現實寓言劇情並不是所有觀影的人都能懂愛德華承認自己也是看得一知半解從電影一開場演到中場心中就有一堆問號。 但隨著散場,心中的一堆問號,又慢慢轉為驚歎號,就像片名加入「! 」(驚歎號)的含意,有不少衝擊。 愛德華觀影前,並沒有做太多功課,本以為從先前的海報,看到 珍妮佛勞倫斯 飾演的角色挖出自己的心臟,以為是驚悚片,但電影並不完全以驚悚片般呈現,而是不時以詭異的畫面和懸疑的劇情,讓人猜不透下一步,甚至被劇中瘋狂人物的行為,震驚到莫名其妙。 看完《母親! 》後,愛德華再找了些電影相關花絮,還有導演 戴倫艾洛諾夫斯基 的創作想法報導,逐漸理解《母親!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18年5月15日 · Mother! (媽媽!) | 香港影評庫. Mother! (媽媽!) 我恨惡所有人類,以及一切的電郵、電話、訊息、面書,不惜以烈火焚毀一切,重新再來。 我的心從活躍跳動的赤紅,到死灰漆黑,只消一瞬間。 我所講的,無人願聽; 我所有的,全人掠取。 我存在的價值,就是容人前來剝奪的麼? 然後祢 – 那個至高無上的祢,所有人唯祢所獨尊,祢不是應當聽我的呼求嗎? 祢不是應當體察我的需要嗎? 更甚是祢的詩篇不是為我而寫的嗎? 正如我所付出的所有,全都是為了祢,但祢為何說著愛我,卻不斷折磨我,讓我陷進痛苦的深淵? 我快要受不了,壓力快要到頂端了,焦慮累積到要準備爆發了… 是祢拯救了我,是祢再一次給予我希望,是祢賜下了生命的奇蹟。

  7. 2017年10月3日 · 母親! 》在威尼斯影展上映時. 觀影的過程便獲得不少噓聲. 甚至在影院評分(CinemaScore)上拿下最低分的F. 但在爛番茄及Metacritic上的評價卻分別是68及74分. 算是及格之上的合格成績. 這部片算是近幾年來出現評價最為兩極的電影. 這一兩週在台灣舉辦完試片及特映會後. 也是聽到兩種極端值的評價. 老實說母親! 》這部電影真的蠻難看的. 不僅令許多看慣商業片的觀眾難以下嚥. 甚至達到令人不忍直視的不耐感. 蒙太奇式的剪輯手法及跳躍性的敘述. 更是讓人看完仍然霧煞煞一片. 完全不懂導演背後的意涵及暗喻. 但卻因為這樣子. 意外的勾起我求知上進的好奇心. 願意花費大把的時間及精力. 仔細推敲每一顆鏡頭及畫面的真諦. 根據導演在訪談上所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