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孔」:洞也、空也,如:「穿孔」、「鼻孔」,可形容微細不可入的極小極密,不可見的孔,也可形容無限大的虛空。 大也,猶如太虛之容物一般。 「惟」:獨獨。 「惟道是從」:宇宙間廣大之德也是依從道而生。 全句指一個大德之人,無不包容,涵容養中。 大道之本體為虛為無,由無顯有,命之曰:「乾坤竅」,又稱「虛無竅」、「眾妙門」、「玄牝門」、「乾坤門」玄又玄,蓋大道本無形無容,散則為德,德則有空,故知道為德之體,德為道之用,道為德之母,德為道之子,一個秀外慧中,虛中著實,充滿聖德之人,其每一舉手投足,均是以「道」為依皈(準則),以道來自養其德。 二.『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2. 孔子曾經提倡「自省」,說過「見賢思齊焉,見不而內自省也」、「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這些話。 曾參是孔子的學生,他把孔子的「自省」精神具體化,提出「吾日三省吾身」。 他的這些話後來也被整理進《論語》。 這就是《論語.學而》第四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 曾參提出「吾日三省吾身」,是發自內心的,不是強制的做法。 吾是指曾子本人,也可解為每一個修道人本身,日是二十四小時,日常之間,「三」泛指多次 不斷之意,不間斷之意。 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曾參這段話,理解有幾個難點。 一個是「三省」的「三」。

  3. 這章是孔子的學生子夏教人要務本,重視人倫的建立,所以子夏提出了五倫之作法:事父母能竭其力─屬父子倫。 事君能致其身─屬君臣倫。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屬朋友之倫。 而兄弟之倫類同朋友之倫,故子夏從略之。

  4. 首頁. 相簿. 活動. 道家資料夾 文章數:52. 窮源章第三: (1)不尚,使民不爭. 窮源章第三: (1)「不尚,使民不爭」 “不尚”,“”本是德才兼備之義。 “尚&r...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21-03-11 15:23:10 | 回應:0. 道德經:從道章第二十一(道之本體) 從道章第二十一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道之爲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9-03-06 10:18:09 | 回應:0. 道德經心得--第二章 體用章2-2. 《道德經》心得--第二章體用章2-2 【本文】 興毅忠信-經典研習班-福哥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 (詳全文)

  5. 2015年12月1日 · 道場辦事人才如何責任負起. 先天道場的「辦事人才」,是替上天專門辦理三曹普渡收圓之大事,比一般眾生更應明理實修,師尊慈悲︰「辦道盡心,修道修心,犧牲生命奉獻一切給有情眾生」,祖德根基佛緣皆是具足,是道中的優秀人員所選拔出來的。. 當一個 ...

  6. 2016年12月23日 · 天命金線之真諦. 天命金線一事,目前白陽道場實存許多混淆之論。. 若非真有承得心印者,往往誤解輕忽此事。. 小者自敗道基,大者混亂道務:誤人生死。. 代天宣化之賢愛,豈可不於此自慎誡人?. 金線一詞,無影無蹤,本乃上天垂釣有緣而降。. 非 ...

  7. 2017年12月24日 · 一、為何要立志. 志者,士之心,士是修道士。 士,事也。 數始於一,終於十。 從一從十。 推十合一為士。 一者道也、太極也,萬有之始。 十者天地、經緯、道德、仁義禮智也,明師一指點,了悟十字架中的真理,開了竅,一理通萬理徹,推十合一,性心身一貫也,心念行為不離性德良心,為推行佛聖仙真的聖業佛事是名修道士。 士者,事也。 任事之稱也。 引伸之,凡能事其事 (道德)者 稱士。 “士”,上古掌刑獄之官。 到了商、西周、春秋為貴族階層,多為卿大夫的家臣。 春秋末年以後,逐漸成為統治階級中知識份子的統稱。 戰國時的“士”,有著書立說的學士,有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陰陽曆算的方士,有為人出謀劃策的策士等。 如:荊軻為燕太子丹刺秦王、馮諼客孟嘗君、蘇秦連橫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