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隻有心境平穩沉着、專心致志,才能厚積薄發、 有所作為

      • 寧靜致遠是一個成語,讀音為níng jìng zhì yuǎn,意思是隻有心境平穩沉着、專心致志,才能厚積薄發、 有所作為。 出自《淮南子:主術訓》。
      baike.baidu.hk/item/寧靜致遠/460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寧靜致遠平穩靜謐心態 [1] ,不為雜念所左右靜思反省才能樹立實現遠大的目標。 諸葛亮 的《 誡子書 》:“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 道士葛洪曰:“無為自化,清靜自在”。 寧靜,是一種美好的境界,恬和、安寧,如一泓秋水,映着明月。 煉丹家劉安著作《淮南子:主術訓》片段: 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 天下之所同側目而視,側耳而聽,延頸舉踵而望也。 是故 非澹泊(同:淡泊)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制斷。 《 誡子書 》片段: 寧靜致遠.

    • 致志

      致志,漢語詞語,拼音zhì zhì,意思為集中注 ...

    • 急功近利

      幸運的是,因為董仲舒的聲名與才學,膠西王不但沒有殺他, ...

    • 有所作為

      有所作為,漢語成語,拼音是yǒu suǒ zuò wéi ...

    • 恬淡寡欲

      恬淡寡欲,漢語成語。拼音是tián dàn guǎ ...

    • 厚積薄發

      厚積:指大量地、長時間的充分積蓄;薄發:薄,是 同 ...

    • 高風亮節

      高風亮節,漢語成語,拼音是gāo fēng liàng ...

  3. 意思是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潔平穩靜謐心態不為雜念所左右靜思反省才能樹立實現遠大的目標。 出處原文. 西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是故非 澹薄 無以 明德 ,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制斷。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淡泊①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淫慢則不能勵精②,險躁則不能治性③。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④。 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三國〕 諸葛亮 《 誡子書 》 注釋. ① 淡泊:恬淡寡慾,不追求名利。 ② 勵精:振奮精神。 ③ 治性:修性、養性。 ④ 接世:即濟世,指對社會有所作為,對社會有益。 譯文.

    • 概觀
    • 基本介紹
    • 解釋
    • 出處
    • 詞語例句

    寧靜致遠,讀音níng jìng zhì yuǎn,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只有心境平穩沉著、專心致志,才能厚積薄發、 有所作為。

    •中文名:寧靜致遠

    •詞語拼音:níng jìng zhì yuǎn

    •英語翻譯:Still water run deep

    •詞語注音:ㄋㄧㄥˊ ㄐㄧㄥˋㄓˋㄩㄢˇ

    •近義詞:恬淡寡慾,高風亮節,淡泊名利

    •反義詞:急功近利

    或:只有心境平穩沉著、專心致志,才能厚積薄發、 有所作為。

    【英文翻譯】:accomplish sth. Lasting by leading a quiet life; Keep cool and you'll win

    此句最早出自西漢初年道家劉安的《淮南子:主術訓》,蜀漢丞相諸葛亮的《誡子書》也有引用。

    寧靜致遠:平穩靜謐心態,不為雜念所左右,靜思反省,才能樹立(實現)遠大的目標。

    諸葛亮的《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

    道士葛洪曰:“無為自化,清靜自在”。寧靜,是一種美好的境界,恬和、安寧,如一泓秋水,映著明月。

    《淮南子:主術訓》片段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側目而視,側耳而聽,延頸舉踵而望也。是故非澹泊(同: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制斷。

    煉丹家劉安著作《淮南子:主術訓》片段

    1.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2.所謂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是非讀書不能達到的境界。

    3.道可道非常道,難怪諸葛先生說“淡薄以明智,寧靜以致遠。”大自然的秘密常常是潛藏在平靜處的,浮躁、急功近利都難以觸及到它的奧秘。

    4.他待人謙恭謹慎;學習孜孜不倦;生活簡單樸素,有寧靜致遠的精神境界和嚴謹自律的道德品質。

  4. 澹泊明志寧靜致遠成語解釋:澹泊不追求名利寧靜心情平靜沉著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著專心致志才可有所作為

  5. 字詞:寧靜,注音:ㄋㄧㄥˊ ㄐㄧㄥˋ,釋義:安靜、平和。. 三國蜀諸葛亮誡子〉:「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 」《紅樓夢》第六三回:「如今四海賓服,八方寧靜。.

  6.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意思. 〖解釋淡泊恬淡寡欲寧靜安寧恬靜達到。. 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著,才可有所作為。. 〖出處·劉安淮南子·主術訓》:“是故非淡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 ...

  7. 成語: 寧靜致遠 [編輯總資料庫] 三峽總院區地址:237201 新北市三峽區三樹路2號、 臺北院區地址:106011 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79號、 臺中院區地址:420081 臺中市豐原區師範街67號 電話總機:(02)7740-7890、 傳真:(02)7740-7064、 TANet VoIP:9009-7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