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寧靜致遠是一個成語,讀音為níng jìng zhì yuǎn,意思是隻有 心境 平穩沉着、專心 致志 ,才能 厚積薄發 、 有所作為 。 出自《淮南子:主術訓》。 中文名. 寧靜致遠. 詞語拼音. níng jìng zhì yuǎn. 英語翻譯. Still water run deep. 詞語注音. ㄋㄧㄥˊ ㄐㄧㄥˋㄓˋㄩㄢˇ. 近義詞. 恬淡寡欲 , 高風亮節 , 淡泊名利. 反義詞. 急功近利. 產生年代. 西漢 初年. 目錄. 1 解釋. 2 出處. 3 詞語例句. 寧靜致遠 解釋. 支榮慧書”寧靜致遠“ 或:只有心境平穩沉着、專心致志,才能厚積薄發、 有所作為。 寧靜致遠王進玉書. 【 英文翻譯 】:accomplish sth.

  2. 中文名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 屬性 :名言. 實質 :生活態度. 引用 :諸葛亮《誡子書》 注音. dàn bó yǐ míng zhì,níng jìng yǐ zhì yuǎn. 釋義. 淡泊: 恬淡寡慾 ;寧靜:安寧恬靜;致:達到。 意思是: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潔,平穩靜謐心態,不為雜念所左右,靜思反省,才能樹立(實現)遠大的目標。 出處原文. 西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是故非 澹薄 無以 明德 ,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制斷。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淡泊①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淫慢則不能勵精②,險躁則不能治性③。

  3. 《誡子書》片段.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4. 在這篇《誡子書》中,有寧靜的力量:“靜以修身”,“非寧靜無以致遠”;有節儉的力量:“儉以養德”;有超脫的力量:“非澹泊無以明志”;有好學的力量:“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有勵志的力量:“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有速度的力量 ...

  5.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成語解釋. 【解釋】淡泊:恬淡寡欲;寧靜:安寧恬靜;致:達到。 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着,纔可有所作爲。 【出處】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是故非淡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 【示例】我們要做到~。 © 漢典.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看輕世俗的名利,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身心安寧恬靜,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 © 漢典.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解釋,成語解釋,國語辭典,網路解釋.

  6. 澹泊明志,寧靜致遠成語解釋:澹泊:不追求名利;寧靜:心情平靜沉著。 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著,專心致志,才可有所作為。

  7. 寧靜致遠,讀音níng jìng zhì yuǎn,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只有心境平穩沉著、專心致志,才能厚積薄發、 有所作為。 澹泊明志, 寧靜致遠 出自《淮南子·主術訓》:“是故非澹漠無以明志,非 寧靜 無以 致遠 。

  8. 成語: 寧靜致遠 [編輯總資料庫] 三峽總院區地址:237201 新北市三峽區三樹路2號、 臺北院區地址:106011 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79號、 臺中院區地址:420081 臺中市豐原區師範街67號 電話總機:(02)7740-7890、 傳真:(02)7740-7064、 TANet VoIP:9009-7890

  9.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意思. 〖解釋〗淡泊:恬淡寡欲;寧靜:安寧恬靜;致:達到。. 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著,才可有所作為。. 〖出處〗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是故非淡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 ...

  10. 西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是故非澹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制斷。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