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21日 · 兒童專注力不足 4 大表現 專家推介3大居家遊戲訓練! 撰文:阿言. 出版: 2022-09-21 17:00 更新:2022-09-21 17:00. 3. 集中注意力是甚麼呢? 「將焦點放在一個特定目標的能力」也是最基礎的注意力,例如看見遠處閃爍燈光時目光被吸引、被老師點名時舉手應答、聞到臭味時尋找味道來源,這些都跟集中性注意力有關! 集中性注意力(Focused Attention)將焦點放在一個特定目標的能力。 即是說,最基礎的注意力,接受環境訊息,如看/聽/聞/嘗/摸到某個東西,並做出反應,另外就是投入一項活動或任務的先備條件。 集中性注意力問題表現. 1. 對外界刺激不以為意. 2. 反應遲鈍. 3. 時常分心,難專注於單一活動. 4. 情緒較敏感、容易躁動.

  2. 2018年10月2日 · SEN小訓練系列第六集喜步兒童成長中心專注力導師陳庭婧會跟我們探討專注力不足的問題又會介紹手指操拍拍操訓練小朋友的專注力和左右腦協調特殊學習障礙是泛指一系列學習異常的表現即在聆聽說話閱讀及寫作等方面有顯著困難。 常見有:讀寫障礙、 語言障礙數學運算障礙發展性協調障礙視覺空間感知障礙其中以讀寫障礙最為普遍。 學障學生可單一或按不同程度同時存在以上五種類別,亦可能同時有「專注力失調」和「社交發展遲緩」、「自閉症」等等。 有很多家長除了帶小朋友到一些支援中心接受治療外,自己都在家中跟小朋友作一些簡單的訓練,協助治療進度,所以我們這個系列找來了喜步兒童成長中心的多位導師和治療師,為各位家長介紹一下不同學習障礙可以有什麼針對性的小訓練。

    • 使用背景
    • 情境
    • 遊戲規則
    • 教材小法寶:手眼協調小遊戲(適合3-5歲幼兒)

    很多家長反映,每次督促孩子做不同的任務時,自己就變成一部錄音機似的:不停重複同一番說話來提醒孩子,例如: 有沒有發現好多時我們提醒完孩子後,他們沒有太大的回應之餘,最後更會令自己生氣?以上的說話我們有機會常常說出口,但其實都是屬於比較空泛的提示,孩子會難以掌握。 使用方法:運用適當的視覺提示 建議:可以利用時間提示牌,或是計時器,先作️預告,再️提示及作出️明確指令。 1.家長與孩子先訂立好任務的時間,然後家長可於提示卡上寫上所需的分鐘,例如「休息15分鐘」、「冷靜10分鐘」。 2️.亦可在空白的提示卡上寫上與孩子自訂的任務及所需的時間,例如:「玩耍15分鐘」、「20分鐘內完成任務」

    媽媽:你已經玩左好耐啦,而家仲有最後10分鐘。(同時放著計時器及提示卡給孩子) 過了五分鐘後…… 媽媽:最後5分鐘就要收拾玩具啦!(同時放著計時器及提示卡給孩子) 再過多五分鐘後…… 媽媽:已經十分鐘了,要收拾玩具了!

    1️.家長先把專注力遊戲工作紙貼在牆上,高度約兒童視線水平。 2️.兒童按次序讀出箭咀的方向,同時頭轉向相同方向,例如:看到指向右的箭咀便讀出「右」,並同時望向右邊。 3️.由箭咀1開始,直至箭咀30完成。 4️.家長亦可不斷隨機讀出箭咀數字,請兒童找出箭咀來並跟步驟2️完成。

    目標:打好寫前基礎很重要,寫字需要手、眼、腦同時協調統整的能力。 幼兒除了需要有靈活手指操控筆外,亦同時需要手和眼有良好的協調,才能寫出整齊的字體。如果幼兒的家長觀察到孩子寫字時: 1.線條常常「攣攣曲曲」 2.直線又不夠直 3.彎線又不夠彎 4.筆畫經常穿頭或出格等 建議家長可挑選適合幼兒發展階段又有趣的填色遊戲和線條練習,平時亦可多玩拋接球類的親子遊戲,以建立幼兒寫畫的手眼協調能力。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0年9月12日 · 學者Sohlberg和Mateer將專注力分為5類1.「集中性專注」:將專注集中在特定的事物或感覺刺激上如籃球投籃時將專注力集中在籃框上2.「持續性專注」:能維持集中力在持續又重複的行為或活動上。 如孩子溫習時要持續一段時間專注在課本上; 3.「選擇性專注」:活動時,遇到干擾仍能集中在原定的事物上。 如孩子溫習時,父母在旁聊天,孩子仍能保持專注; 4.「轉移性專注」:將集中力轉行至不同的事物或活動上。 如孩子溫習時,父母來電,集中力轉移至通話。 及後能轉回專注在溫習上; 5.「分散性專注」:能將集中力同時放在不同的事物或活動上。 如孩子在做功課時,能同時間回應父母的問題。 由以上所見,孩子未能夠在溫習上持續一段時間,僅可能為孩子「持續性專注」較弱。

  5. 2022年12月20日 · 自閉症專注力不足兒童創新治療大腦神經反饋治療. 撰文:王玥晨. 出版: 2022-12-20 15:29 更新:2024-03-07 17:35. 10. 當子女被診斷為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對不少家長而言是晴天霹靂的消息眼見自己小朋友的學習能力及各方面的發展都比同年紀的小朋友遲緩而隨着時間過去與同儕成長的距離越來越遠家長更感憂慮與徬徨。 香港及澳洲註冊臨床心理學家何嘉保博士指出,醫學界已利用突破性的創新治療——大腦神經反饋治療(Neurofeedback Therapy),幫助這些有特殊需要的小朋友改善他們的問題,而且成效顯注。 何博士將會講解當中的治療原理,更分享成功個案。 「大腦具塑造性,年紀越小,大腦的塑造性越高,家長應及早把握黃金治療期! 攝影:歐嘉樂.

  6. 2022年12月9日 · 1. ADHD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學童做功課通常難以集中精神坐不定教導他們做功課並不容易社工表示教導小朋友,盡量減少環境滋擾,他們做功課應提供安靜的環境,「 視覺上都要安靜」,另外教導他們都要有趣。 做功課環境應「 視覺都安靜」 香港小童群益會服務總監姚清嫦指出陪伴小朋友做功課, 「單對單」通常會好一些。 她建議家長陪伴ADHD的小朋友做功課,應該減少環境滋擾,避免他們做功課的環境有很多雜物、玩具,應提供安靜的環境防止他們做功課時分心。 「這些小朋友很容易寫了一個字,望到我喜歡的熊公仔在旁邊,她就會去了玩熊公仔,所以有時我會叫家長提供整齊、乾净的環境給ADHD孩子,「 聲音的安靜,不是絕對的安靜,周圍不應該有太多誘惑,要包括視覺上的安靜。 示意圖.

  7. 2019年9月13日 · 第一招:以時間來計算溫習進度. 其中一個常見的「家長投訴」,就是「明明未做完功課,就走去做其他嘢」。 「其他嘢」的意思可能是飲水、去洗手間、甚至把玩文具,總之,心情就不是放在功課上。 其實要「做完功課才可以休息」可能是一個詛咒! 小孩子專注力有限而現在的功課有時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 其實不只做功課,溫習亦然! 「明明未溫完書,但係又走去話要抖一抖! 」可能是你的心聲! 問題是愈坐就愈沒專注,越沒專注就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完成功課或溫習,變成惡性循環。 家長不妨試一下,用溫習時間來計算進度,而非硬性要求孩子「完成一項功課才可以休息」、或「溫完一科先可以停一停」。 家長可以先了解孩子現時的專注能力,然後訂下可達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