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30日 · 明年帶來張藝謀劇場表演 兩大澳門項目翻新工程以萬呎計. 美高梅去年已預告2024年帶來由中國導演張藝謀設計的駐場劇院表演等非博彩投資何超瓊稱集團正籌備明年第三季完成改造位於澳門半島美高梅澳門1樓的6萬呎空間用作具科技元素的會議獎勵旅遊MIC用途。 在路氹項目方面,何超瓊稱,正籌備將10萬呎原用於中介人博彩、 餐飲等用途的地方作大型翻新,並已預留位置「利用上空、起多半座主題式的大樓」,她指已確認了新項目的方向,但目前未方便披露,亦要與政府磋商和申請改建。 何超瓊又指,去年投標已經了解到會有額外投資條款,除了上述翻新和建築工程,集團也在探索「大健康」發展機會,並考慮銀團貸款等融資可能性。 她強調公司已錄盈利,相信6家博彩商面對加碼投資都處於穩健狀況。

  2. 2023年8月4日 · 第一:要識睇設計圖. 你有執過相就知道。 調一調色、按一按廣角,將空間感倍增係幾咁容易。 設計圖就係做緊咁既野啦! 仲有其他移除雜物等等招式,令你覺得屋企因為佢既設計而成功大變身。 錯! 靚既真係只係設計圖。 到完工現場睇睇真實情況吧! 第二:要識分析自己間屋點解亂. 修佬圖叫大家搵不同,其實係想大家留意一下,自己間屋係點樣由亂入治。 好多人都鍾意增加儲物空間,冇用架。 如果你間屋之所以亂,並唔係因為一D可以擺入櫃既野。 你越多櫃,空間就越少,咁間屋就只會越亂! 第三:唔好自己會改變. 好多人有個美好既幻想,覺得將間屋裝修靚靚後,就會勤力執屋,保持間屋嘅美好狀態。 千祈唔好咁諗。 你唔會架! 呢個唔係悲觀,係務實。 如果你覺得自己會改變。 改咗先裝修。

  3. 2024年5月18日 · 發布時間: 2024/05/18 12:00. 分享:. 近年香港藝術風氣逐漸變得旺盛,不少大型藝術展覽及活動都相繼在港「落腳」,嘗試提升市民的藝術水平。. 然而,要將藝術作品真正帶入市民的生活,讓藝術更「接地氣」,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世界上就有一群 ...

  4. 2020年10月31日 · 發布時間: 2020/10/31 14:01. 分享: 洪永城因性格「跳跳紮、坐唔定」,喜歡探索新事物,在2005年參加有綫電視主持招募時加入娛樂圈,經歷過兩次轉行,做過行銷及製作公司。 2012年加入TVB後除了主持工作外更成為演員張保仔一劇成功入屋斷斷續續在娛樂圈打滾了逾10個年頭他1年多前斥資千萬置業成為業主,但這位新業主原來曾經欠下10數萬元卡數,連最低還款額也還不起,更因收過討債電話,令自己一度對電話產生恐懼症。 這段「血淚史」令他慢慢學習理財,懂得「斷捨離」。 【名人專訪】藝人收入不穩 洪永城鍾情長揸美國科網股 【下一頁】 【有片睇】洪永城理財「斷捨離」 投資儲蓄消費3大心得 【下一頁】

  5. 2017年6月9日 · 要數全球最有名的香港設計師,蝸居權威智強(Gary Chang)必是其一。 他設計有如變形金剛的32平方米(344平方呎)家居,約20年來不斷獲環球媒體報道。 當大家抱怨香港樓細逼人,他卻正面地指出此乃全球趨勢,且是都市遊牧民族的必然生活模式。 現年53歲的建築及室內設計師智強,1987年畢業於香港大學建築系,1994年創立建築設計公司EDGE Design Institute Ltd.,其代表作除了他自小已居住的西灣河32平方米蝸居,還有百老匯電影中心、北京「箱宅」等。 他亦是李澤楷石澳道木屋的室內設計師,以及曾為其他富豪名流設計家居,所以從40,000呎的單位,到最近200呎的何文田加多利軒他也設計過。

  6. 2021年8月20日 · 業主家中有一部體積很重的吸濕機,在櫃的某一處角落是沒有底板的,而是把櫃的長度拉長,方便業主推下吸濕機。 餐枱有時可以拉出推入,推入時變成兩人座,拉出來時則變成四至八人座,而底部有電座,可以招呼朋友打邊爐。 點擊圖片放大. +15. 工程詳情: 裝修時間:約3個月. 清拆 :約5,000元. 油漆:約31,000元. 泥水:約30000元. 木工連訂造傢俬:約155,000元. 水電:約30,000元. 材料雜項及設計費連工程管理 :約20,000元. 合共 :約340,000元. 圖片由室內設計公司 萬事屋室內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提供. 如讀者有意分享裝修設計故事,或想申請驗樓,歡迎向《iMoney》投稿! 【 投稿連結 】 延伸閱讀:

  7. 2023年9月3日 · - 香港經濟日報 - 即時新聞頻道 - App專區 - D230903. 【女力崛起】打破既定印象 女性測量師行內立足要點做? 發布時間: 2023/09/03 10:00. 分享: 現為建築測量師的陳蔚晴直言,希望打破外界對測量師的既定印象。 不少人認為測量行業是男性的專利,但近年愈來愈多女性投身相關行業,2018年於香港理工大學畢業、現為建築測量師的陳蔚晴就是其中之一。 她表示,原以為修讀相關課程的大多為男生,怎料一進教室,發現女生也不少,班上男女比例約為6:4。 【人手荒】專訪測量界老行尊+新力軍 分享入行小貼士. 【金融人才】Sun Life 永明揀蟀 強調與企業文化契合 籲新人才付出時間增值. 她直言,希望打破外界對測量師的既定印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