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元」有初始的意思,「旦」則表示太陽冒出地平線之時,意謂一天之始。所謂「元旦」,就是指一年的首天。元旦前夕,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的慶祝活動以迎接新一年來臨。在香港,多數人會擁到尖沙咀海旁、銅鑼灣時代廣場、蘭桂坊等熱點狂歡並等候倒數一刻。

  2. 1990年代,隨著來港的菲律賓傭工每逢假日都在廣場一帶集會休憩,遮打道在假日 都被劃為行人專用區,一些專欄作者就曾經將皇后像廣場譏為「賓妹廣場」。 自2003年起,皇后像廣場在每年12月均會舉行香港繽紛冬日節,廣場一帶仿照北歐 ...

  3. 地上一盤盤的花,叫「日本吊鐘花」,在香港較為少見,因色澤鮮艷,甚惹人注目。(攝於1974年) 農曆新年是中國傳統一個最重要的節日,世界各地的中國人都會大肆慶祝。在這個佳節,大家除了重視除夕吃團年飯,另一餘興節目便是舉家逛年宵花市。

  4. 自從60年代制水,香港和廣東省當局在1964年達成協議,由內地供水給香港,其後更修築東江,經深圳供水至香港,令本港有穩定食水供應。而香港上一次制水已經是1981年,當時每日供水兩次,分別每朝六至十時及下午四至十時,市民都要出動家中的大小水桶,甚至全家總動員,一桶二桶擔回家,飽 ...

  5. 香港第一間大會堂於1867年由巿民集資興建,及至1869年11月2日由當時訪港的愛丁堡公爵艾爾弗雷德王子主持揭幕儀式。這座兩層高的歐洲傳統柱廊及拱門式建築物,巍峨古典,內設劇院、圖書館、博物館及集會廳,是本港外籍人士及上流社會的文化中心。

  6. 一年容易又中秋。中國人重視這個團團圓圓的日子,總會一家人過。而擁有大片草地和球場的維多利亞公園(維園),多年來都成為中秋節享受天倫之樂的好地方。從六十年代至今,每逢中秋佳節和追月夜,維園的草地、屋村的公園例必人頭湧湧。

  7. 沙田車公廟是本港二級歷史建築,原建築建於十七世紀明朝末年,光緒十六年、即一八九 年曾重建,但已不開放給市民入內參拜。現時善信可進入的車公廟是建於舊廟前的新建築,在九四年完成興建,並曾分別在 七和一 年重修,面積逾九千平方米。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