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4月9日 · 2月啟動了腦神經外科的臨床研究。 各方計劃2020年開始銷售讓手術室內的設備幾乎全面實現協作的標準型號,2021年銷售採用機器人和AI的高性能型號。 價格為3億~5億日元,預計與單獨的圖像診斷設備處於相同水平。 日立表示,「來自東南亞的洽購突出,還希望在美國、中東、歐洲加以普及」。 智慧手術室的特徵是能統一顯示手術室內多種設備的數據。...

  2. 2018年8月13日 · AI醫院還將緩解醫生和護士的慢性人手短缺問題雖然2016年底日本的醫生人數同比增長2.7%為31.9萬人左右創歷史新高但各地區存在差異。 全球的人工智慧醫療器械開發十分活躍。在診斷設備領域,美國通用電氣和德國西門子佔據優勢。

  3. 2020年10月5日 · 飛利浦日本公司Philips Japan9月推出了由專業醫生為多個重症監護室ICU提供支援的遠程重症監護解決方案」。 據稱日本國內的重症監護醫生不到2000人人手不足成為課題該公司的社長堤浩幸表示這一解決方案能應對人才短缺和醫療質量的差距還有助於醫療從業者的勞動方式改革」。...

  4. 2021年1月8日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 前幾天,香港的一家衛星電視臺邀請我做嘉賓,談談日本為何沒能阻止住新冠病毒感染的第3波襲擊,為什麼會有可能發生醫療崩潰? 確實這是一個很叫人難以理解的謎團。 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OECD)調查,日本每1000人擁有13張病床。 7大工業國組織(G7)中,德國有8張病床,英美等5國只有2~6張病床。 日本的病床數之多非常突出。...

  5. 該大學調查了生活在北極圈的患有家族性阿茲海默症的人,發現了對治療該病起到關鍵作用的可溶性β-澱粉樣蛋白斑塊。 如果以此為目標製作出抗體,或許會成為劃時代的藥物。 於是,烏普薩拉大學創辦了總部設在斯德哥爾摩的新藥開發初創企業。 看中其研究潛力和前景的衛材於2005年和該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之後主導推進了實用化研究。 2014年,美國渤健(Biogen)也開始參與相關研究。...

  6. 2018年2月14日 · 2018/02/14. PRINT EMAIL. 「只靠醫生和患者努力是不夠的。 如果企業不做出改變,社會還是老樣子」, 日本保險公司LifeNet Insurance社長岩瀨大輔(41歲)在2017年夏季被NPO法人Florence代表理事駒崎弘樹(38歲)的上述講話所打動。 岩瀨在2017年10月主動擔任代表發起人,成立了匯總幫助患者的措施和煩惱的團體「癌ally部」。...

  7. 2017年5月19日 · 2016年8月日本的醫學專家們成立了擔負國民健康和醫療的中藥前景研究會」。 日本醫學會會長高久史麻呂擔任會長,並於2017年3月公佈了提議書。 提議書中明確表示將向癌症患者及其家屬介紹漢方的相關科學成果。 提議書強調漢方也有助於治療高齡人士,還提出了有效利用漢方來預防年齡增長導致的運動機能和認知功能低下的「虛弱症」。 「肌肉疼得厲害,有什麼辦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