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3年12月,由 香港佛教聯合會 會長 覺光法師 擔任社長、 長江實業 主席 李嘉誠 擔任名譽顧問的 香海正覺蓮社 提出了發展慈山寺的計劃有關項目主要為了傳揚 佛教 ,提供靜修環境為目的 [4] [5] ,並且保證不會作為 骨灰龕 或者發展成為旅遊項目。 計劃曾經引起 環境保護 團體以及部份區內居民的關注,例如需要砍伐山林,並且擔心區內唯一出入的道路 汀角路 不能夠應付其落成後所增加的交通流量,惟經過覺光法師及工程設計人員在 區議會 及 城市規劃委員會 解說後,此計劃獲 民政事務局 及 規劃署 同意,於2006年6月獲得 城市規劃委員會 批准 [6] 。 2008年7月, 香港政府 以7,121萬港元撥地予正覺蓮社修築慈山寺及觀音像,土地有效期達50年。

  2. 慈山寺 ,為香港寺廟,地處 大埔 洞梓 ,背依 八仙嶺 ,面向 船灣淡水湖 ,佔地約五十萬平方呎,由 李嘉誠 出資於2003年起興建,歷時十餘年竣工,於2015年4月向公眾開放。 [1] 設施[編輯] 庭院內的洛迦池. 慈山寺分三個區域,中間是寺殿、僧寮和觀音像則分別座落在兩旁。 當中大雄寶殿的建築比例乃依從 唐朝 (中晚唐)佛寺,屋頂不高,尺度配合 八仙嶺 的高度。 在大雄寶殿前,大庭院的青銅燈籠則參照了位於 日本 奈良 的 東大寺 的作品。 慈山寺的設施包括 [1] : 一座76米高的戶外 青銅 、 合金 素白觀音聖像,為全球第二高,僅次於108米高的 海南 南山海上觀音聖像 ,坐北向南,與位於 大嶼山 的 天壇大佛 遙遙相對。

  3. 慈山寺 ,為香港寺廟,地處 大埔 洞梓 ,背依 八仙嶺 ,面向 船灣淡水湖 ,佔地約五十萬平方呎,由 李嘉誠 出資于2003年起興建歷時十余年竣工于2015年4月向公眾開放。 [1] 設施[编辑] 庭院內的洛迦池. 慈山寺分三個區域,中間是寺殿、僧寮和觀音像則分別座落在兩旁。 當中大雄寶殿的建築比例乃依從 唐朝 (中晚唐)佛寺,屋頂不高,尺度配合 八仙嶺 的高度。 在大雄寶殿前,大庭院的青銅燈籠則參照了位於 日本 奈良 的 東大寺 的作品。 慈山寺的設施包括 [1] : 一座76米高的戶外 青銅 、 合金 素白觀音聖像,為全球第二高,僅次於108米高的 海南 南山海上觀音聖像 ,坐北向南,與位於 大嶼山 的 天壇大佛 遙遙相對。

  4. 2024年3月5日 · 慈山寺 ,为香港寺庙,地处 大埔 洞梓 ,背依 八仙岭 ,面向 船湾淡水湖 ,占地约五十万平方呎,由 李嘉诚 出资于2003年起兴建,历时十余年竣工,于2015年4月向公众开放。 [1] 设施[编辑] 庭院内的洛迦池. 慈山寺分三个区域,中间是寺殿、僧寮和观音像则分别座落在两旁。 当中大雄宝殿的建筑比例乃依从 唐朝 (中晚唐)佛寺,屋顶不高,尺度配合 八仙岭 的高度。 在大雄宝殿前,大庭院的青铜灯笼则参照了位于 日本 奈良 的 东大寺 的作品。 慈山寺的设施包括 [1] : 一座76米高的户外 青铜 、 合金 素白观音圣像,为全球第二高,仅次于108米高的 海南 南山海上观音圣像 ,坐北向南,与位于 大屿山 的 天坛大佛 遥遥相对。

  5. 黃大仙祠 (香港) /  22.342572°N 114.193649°E  / 22.342572; 114.193649. ( 1921 ). 黃大仙祠 (英語: Wong Tai Sin Temple ),全稱 赤松黃大仙祠 或 嗇色園黃大仙祠 ,是 香港 的一座著名 廟宇 ,位於 九龍東 黃大仙 ,佔地約18,000平方米,由非牟利宗教慈善團體 嗇色園 管理 ...

  6. 佛陀誕生 佛誕,通常是慶祝佛教 創始人 釋迦牟尼誕生的日子,又稱「浴佛節」、「灌佛會」、「龍華會」、「華嚴會」等。 紀念的日期,漢傳佛教一般訂為農曆 四月初八。日本的佛教原傳承自中國的漢傳佛教,但明治維新後已改為公曆四月八日。 在藏傳佛教裏,佛誕日為藏曆四月初七,同月 ...

  7. 黃大仙祠(英語: Wong Tai Sin Temple ),全稱赤松黃大仙祠或嗇色園黃大仙祠,是香港的一座著名廟宇,位於九龍東 黃大仙,佔地約18,000平方米,由非牟利宗教慈善團體嗇色園管理。 廟宇主要供奉東晉時南中國 道教著名神祇黃初平,另亦有供奉儒、兩教的神祇如孔子、觀音等,故三教融合為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