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2月27日 · 上月被揭欠下一身債的張致恒(Steven),近日被發現其元朗村寓所外貼滿追數街招,信箱亦塞滿追債信件及紙張。. Steven與妻兒未見在上址出入,疑已搬走,Steven的手機號碼亦已停用。. 正當外界以為Steven為避債而搬屋,今日卻有報道指Steven雖然欠下 ...

  2. 2020年11月22日 · 1.新技術打破僵硬規則? 《消防安全(建築物)條例》規定1987年3月1日或之前建成的綜合用途或住用建築物須安裝消防安全設備,即要求舊樓追上現代防火要求,這些樓宇共13,500幢,消防處及屋宇署稱至本年10月底已巡查9702幢,即佔總數約七成,當中8447幢收到共208,892張消防安全指示,遵辦或因不同原因撤銷的是84,139張,涉334幢。 也就是說,逾半指示沒有遵辦,只有約4%樓宇解決了問題。 「有些是錢的問題,有些是技術問題。

  3. 2024年4月14日 · 今個月22日開始,香港將實施《2023年產品環保責任(修訂)條例草案》(下稱走塑令),禁止本地銷售或提供多類即棄塑膠餐具和其他產品。 該名網民會用到紙匙羹,正因各大餐飲店提早為走塑令做準備。 這些新型即棄餐具,如何能兼顧使用和環保需要? 我們找到紙餐具製造商、家居回收公司和紙品回收專家一起探討。 簡介:垃圾收費計劃討論足足廿年,這減廢火車頭終將在今年8月開動。 垃圾打包後不再視不見為淨零成本,只盼大家想多一步,從源頭減廢,多多回收。 經濟誘因加上監察執法,能否推動不太環保的人踏上減廢旅途? 這欄目邀請社會各界打開朝夕相對的垃圾,一同設想在不遠的將來,人與垃圾將經歷不一樣的關係。 環保即棄餐具 或含小量塑膠. 談到管制即棄塑膠,要先理解什麼是「塑膠」。

  4. 2024年1月7日 · 零售點發售9種不同大小的指定袋,以配合使用者需要。 此外,另設240公升和660公升容量的大型指定袋主要售賣予設有垃圾槽的住宅處所,最大的660公升指定袋售價為73元,240公升則26元。

  5. 2021年9月19日 · Share. (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政府希望以「土地共享先導計劃」,透過「市場力量」,利用地產商已整合業權的私人土地,加快房屋供應,2019年宣布政策時講明,「土地共享」項目土地擁有人需要交出部分土地,提供最少七成總樓面面積作公營或「首置」房屋(以下簡稱「公」),餘下的土地地產商用作興建私人樓宇。 先導計劃申請編號LSPS/002項目位置在南生圍南部,鄰近今年2月獲批的東成里地產項目,是眾多地產商多年來不斷企圖入侵后海灣濕地的又一嘗試,今次的分別只在披上「土地共享」的外衣。 「土地共享」變政府出地建公.

  6. 2023年2月19日 · 【明報專訊】欽州街臨時小販市場上月關閉,有人喚它「棚仔」、有人叫「棚仔屋」、「最後的布市場」,檔主和熟客則稱作「棚(音:paang2)仔」。 本月初,16個檔主正式遷到約300米外、位於通州街天橋底的「深水埗布藝市場」,又稱「新棚仔」。 翻開新一頁之際,新棚仔對面的設計及時裝基地(基地)將近落成,深水埗地區則擬研究重建。 「棚仔未執笠,需要您規劃」是2016年的口號,檔主代表何應說今天仍然適切,望大家一同了解和構想新棚仔的未來。 棚仔模式 國外少見. 棚仔遷到新址,加上設計及時裝基地項目的規劃,也許會迎來香港布料市場的轉型時機。 香港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助理院長廖泳新回想自己在法國和英國等地所見,也請教業界朋友,卻說外國似乎未有同樣的轉型案例。

  7. 2021年4月18日 · 書中記述,十塱是一個僅有二百畝水田耕地的小山谷,主要有兩個聚落——分別是位於山谷頭的舊村,以及位於前往監獄路上、在岸邊的新村。 客家張氏可能於一六一五年已落戶十塱,他們一九三五年到現時新村的位置,而一八七五年也有來自廣東惠州的陳氏遷至。 據聞當年有人在的喜靈洲尖端架起了一座石灰窰,把十塱村的「十狼」山形遮蓋,其時正逢日軍侵佔,村裏大量年輕人因營養不良死亡,其後村中剩餘23戶、共89人。 村民誤以為是不祥之兆,才大舉往新村。 龍子維苦笑說,現時沿路所見外形老舊的房子其實是落成年期較後、還未被收購發展的新村所在,而荒廢農田上外貌簇新的豪華丁反而是舊村。 文獻記載,村民最初以沿海捕魚維生,龍子維也曾聽說從前海產極盛,村民有乜捉乜,有大量海膽,也有鬼爪螺和各種海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