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19日 · 政府規劃2025年離岸風電容量為5.5GW,經濟部能源局今年上半年將容量分配完畢。 部分容量規定廠商要提出在地化規劃,藉離岸風電發展帶動國內產業鏈與工作機會。

  2. 2018年8月8日 · 如果政府只購買24小時穩定供應的綠電,民間就會去整合各種再生能源、應用大數據、各式各樣的儲能技術,並刺激新技術發展。 德國再生能源比例與穩定性的關係。

  3. 2021年5月12日 · 能源局草案規劃,最快將於明年(2022)上半年啟動第一階段3GW的選商作業,業者規劃的風場須環評初審通過才有參與競標資格。 至於外界關心區塊開發空間規劃的紅燈、黃燈與綠燈敏感區,能源局則表示,尚再協調當中,會盡可能於5月底前公告。

    • 政府年金計劃詳情20221
    • 政府年金計劃詳情20222
    • 政府年金計劃詳情20223
    • 政府年金計劃詳情20224
    • 政府年金計劃詳情20225
    • 什麼是全球碳計畫? 2022年最新預測結果為何?
    • 報告重要發現:還沒到達二氧化碳排放高峰
    • 管好錢包 嚴格控制排放 紐澳都開出國家碳預算

    人為排放多少二氧化碳進入大氣,陸地及海洋碳匯又吸收抵銷了多少?兩相計算差額,將可以得知地球的碳收支情形。若要控制暖化升溫1.5°C內,我們的碳排「扣打」已所剩不多。而就像財務預算一樣,「碳預算」也表明了一個國家在一段時間內,還有多少花費額度——只是單位是溫室氣體排放,而不是金錢。 全球碳預算報告預測,2022年碳排放仍居高不下,人為排放將達到406億噸二氧化碳,略高於2021年的402億噸,但略低於2019年的409億噸二氧化碳水準。 「全球碳預算」(Global Carbon Budget)自2006年起每年更新,今(2022)年是第17次報告,以統計至上月底的最新資料為基礎,共105位科學家參與、發表於國際期刊《地球系統科學資料》(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

    以增長趨勢來看,2022年碳排成長估計1%,過去十年(2012~2021)年均成長僅0.5%。等於是2000年3%的高成長以來,再出現向上趨勢。全球碳計畫研究團隊執行長、澳洲聯邦科學暨工業研究院(CSIRO)首席科學家卡納德爾(Pep Canadell)解讀起來並不樂觀,儘管增幅從3%緩降到1%,但可以確信的是,「還沒看到排放高峰」。 卡納德爾說,「2020年因為COVID-19的影響排放量下降,2021年回彈上升很多,2022年上升1%,之後還有可能持續上升。」 報告其他發現還包括,因毀林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約是67億噸,且2012~2021年間持續停留在這個高點。收支相抵的管道可透過重新造林和收穫林產品(HWP),抵銷33億噸二氧化碳排放。 此外,2022年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達到41...

    台灣尚未有完整碳預算清冊,以鄰近的紐澳為例,紐西蘭在《零碳排放法案》(The Zero Carbon Act)寫入排放預算(emission budget),今年5月更列出該國2035年以前的排放預算,代表接下來的14年間,二氧化碳排放必須控制在一定額度之內。 澳洲則是除了財政預算,今年還首次必須謹守碳預算。顧問公司NDEVR Environmental的調查顯示,澳洲在9.25年中花完了17年的二氧化碳預算。在新的工黨政府領導之下,澳洲才剛提交新版的2030年國家減排承諾,從減碳26%提高到43%(以2005年為基準),最近還宣示加入全球甲烷協議,但今年澳洲天然氣出口的大幅增長,排放量已較去年上升2%。 澳洲國立大學氣候與能源政策中心主任喬佐(Frank Jotzo)在2022碳預算報告發...

  4. 2022年12月28日 · 總統蔡英文2021年宣示我國將在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國發會於今年3月公布淨零路徑,包含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與社會轉型等「四大面向」,共12項關鍵戰略。 今(28)日進一步提出階段目標,公布2030年國家自定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s)減排目標為「24%±1%」。 目前我國依《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訂定五年一期的階段管制目標,第一期目標設定2020年較基準年(2005年)減量2%,第二期2025年需減量10%,第三期則是2030年前減20%,距離零排放皆有不小落差。

  5. 2024年4月19日 · 受到已開發經濟體用電量下降的影響,2023年全球電力需求增加速度放緩,電力需求增加2.2%,低於2022年的2.4%。 儘管中國、印度和東南亞許多國家的電力需求增長強勁,但因總體經濟環境低迷和高通貨膨脹,先進經濟體的用電量顯著下降,導致全球用電 ...

  6. 2023年1月3日 · 但反推2022年階段性目標,不管是風電還是光電皆未達標。 對此,經濟部解釋,再生能源推動為「先慢後快」,目前風、光電成長曲線皆趨平緩,可望如期達成2025年裝置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