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年金計劃 (英語: HKMC Annuity Plan )是 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 於2017年4月10日公佈的公共 年金 計劃。 公共年金計劃以60歲或以上人士為對象 [1] ,投保人在存入一筆過保費後可即時開始提取年金直至終老。 香港年金計劃的個人保費總金額為5萬港元至500萬港元 [2] 。 於2018年7月5日正式推出,並正式命名為「香港年金計劃」。 [3] 計劃內容 [ 編輯] 投保資格 [ 編輯] 60 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 保費限額 [ 編輯] 下限50000 港元,上限5000000 港元。 年金發放 [ 編輯] 繳付保費後年金年每月固定發放,直至投保人身故。 若以初步估計內部回報率3% - 4%計算,終身年金的每月收入如下: 身故保障 [ 編輯]

  2. 香港年金計劃 (英語: HKMC Annuity Plan )是 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 於2017年4月10日公佈的公共 年金 計劃。 公共年金計劃以60歲或以上人士為對象 [1] ,投保人在存入一筆過保費後可即時開始提取年金直至終老。 香港年金計劃的個人保費總金額為5萬港元至500萬港元 [2] 。 於2018年7月5日正式推出,並正式命名為「香港年金計劃」。 [3] 計劃內容. 投保資格. 60 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 保費限額. 下限50000 港元,上限5000000 港元。 年金發放. 繳付保費後年金年每月固定發放,直至投保人身故。 若以初步估計內部回報率3% - 4%計算,終身年金的每月收入如下: 身故保障.

  3. 香港年金計劃 (英語: HKMC Annuity Plan )是 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 於2017年4月10日公佈的公共 年金 計劃。 公共年金計劃以60歲或以上人士為對象 [1] ,投保人在存入一筆過保費後可即時開始提取年金直至終老。 香港年金計劃的個人保費總金額為5萬港元至500萬港元 [2] 。 於2018年7月5日正式推出,並正式命名為「香港年金計劃」。 [3] 計劃內容 [ 编辑] 投保資格 [ 编辑] 60 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 保費限額 [ 编辑] 下限50000 港元,上限5000000 港元。 年金發放 [ 编辑] 繳付保費後年金年每月固定發放,直至投保人身故。 若以初步估計內部回報率3% - 4%計算,終身年金的每月收入如下: 身故保障 [ 编辑]

  4. 2023年10月22日 · 1种语言. 大陆简体. 工具. 香港年金计划 (英语: HKMC Annuity Plan )是 香港按揭证券有限公司 于2017年4月10日公布的公共 年金 计划。 公共年金计划以60岁或以上人士为对象 [1] ,投保人在存入一笔过保费后可即时开始提取年金直至终老。 香港年金计划的个人保费总金额为5万港元至500万港元 [2] 。 于2018年7月5日正式推出,并正式命名为“香港年金计划”。 [3] 计划内容 [ 编辑] 投保资格 [ 编辑] 60 岁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 保费限额 [ 编辑] 下限50000 港元,上限5000000 港元。 年金发放 [ 编辑] 缴付保费后年金年每月固定发放,直至投保人身故。 若以初步估计内部回报率3% - 4%计算,终身年金的每月收入如下:

  5. 序言. 政府. 大事時序. 逝世. 其他資訊. 注解. 参考文献. 2022年香港. 政府. 行政長官 : 李家超. 政務司司長 : 陳國基. 財政司司長 : 陳茂波. 律政司司長 : 林定國. 立法會主席 : 梁君彥. 司法.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 : 張舉能. 成員變動. 行政長官: 林鄭月娥 (任期屆滿) 政務司司長:李家超(辭職) 律政司司長: 鄭若驊 (任期屆滿) 民政事務局局長: 徐英偉 (被免職) 大事時序. 1月1日: 香港旅遊發展局 及New TV,分別於 西九文化區 及 中環新海濱 舉辦「香港跨年倒數演唱會」及「2021美麗的夜香港跨年演唱會」,為相隔一年後在 疫情 下舉辦的新年慶祝活動 [1] 。 1月2日:

  6. 政府設立的終身年金計劃「香港年金」出爐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旗下香港年金公司公布年金詳情將以一筆過整付保費形式接受65歲或以上長者投保隨後保證每月向受保人派發固定年金金額保障年期終身

  7. 香港繁體. 工具. 2021年至2022年度財政預算案記者會. 《 2021年至2022年度香港政府財政預算案 》,是 財政司司長 陳茂波 於2021年2月24日在 立法會綜合大樓 發表的 香港政府財政預算案 。 [1] 是次預算案紓困「派糖」措施總額較2020/21年度減少近三成,予人「輕基層」的觀感。 [2] 而財政赤字高達2576億元,為歷年最高。 加上陳茂波宣讀《財政預算案》時隻字不提《 港區國安法 》的80億港元國安費用,只列在預算案開支預算摘要中最後一項,結果記者會上被媒體多次追問。 [3] 而行政費用達6億元到電子消費券亦被民間批評惠澤大商界多於市民。 [4] 內容摘要 [ 編輯] 支持企業和就業 [ 編輯] 支持企業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