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深獲海內外方家高度評價,譽之為何香凝先生之後的中國女性書畫家第一人。 此次出版的方召麐書法集由方召麐書法集編委會」編纂,收入方女史生前的書法作品八十餘幅,既有扇面小品,也有書法長卷,書風大氣淋漓,又多有童真稚樸。國學...

  2. 已將刊於 1997 年方召麐書畫集 (Vol. II) 的大作 Guilty hermit 譯為中文、佩服 David 將紅樓夢譯成英文、探詢 Reabie、身體健康狀況、近三年留港舉行書畫展覽、出版書畫冊及作品等 (Note 2)

  3. 方在香港經營出入口公司同時跟隨國畫大師趙少昂習書畫,1951年與國畫大師趙少昂到日本舉辦畫展,於東京出版《方召麐近作集》。 1953年她拜國畫大師 張大千 為師,1954年入讀 香港大學 ,隨國學大師 饒宗頤 、 劉百閔 等研讀中國哲學及文學,1955年在港大舉 ...

  4. www.alisan.com.hk › tc › artists_detail方召麐

    簡介. 方召麐出生於一九一四年江蘇無錫,書香門第,自幼喜習書法,早年於無錫畫院隨陳舊村學習花鳥畫,跟錢松喦學習山水畫,十九歲時作品參展無錫白浪畫會展,屬於早慧的天才。 一九五O 年移居香港,拜嶺南派第二代傳人趙少昂為師,從事花鳥畫創作。 一九五三年成為二十世紀國畫大師張大千的入室弟子,一九六 O 年代後她深入鑽研吳昌碩、齊白石以書法作畫的精品。 一九六 O 至七 O 年代,她赴巴西和加洲陪伴張大千,並與他一起參加多個海外展覽。 方氏於二 OO 六年逝世。 藝倡畫廊自一九九O 年代代理方氏作品,並於多個聯展中展出她的作品,和二 O 一二年為她舉行個展。 二 O 一四年牛津大學阿什莫爾藝術考古博物館為紀念她百歲而舉行她的個展。

  5. 方在香港經營出入口公司同時跟隨國畫大師趙少昂習書畫,1951年與國畫大師趙少昂到日本舉辦畫展,於東京出版《方召麐近作集》。 1953年她拜國畫大師 張大千 為師,1954年入讀 香港大學 ,隨國學大師 饒宗頤 、 劉百閔 等研讀中國哲學及文學,1955年在 ...

  6. 其他人也問了

  7. 方召麐. 自強不息——這樣鼓勵自己。 我也要像太陽不斷前進! 他緊握著視至之如寶石的、夫君生前給他的信件。 重生開始了! 他繼承了夫君的貿易生意,並開辦了畫室;更盡力給予子女們,過去自己母親給自己的「最好的教育」。 孩子們的聲音、一舉一動裡,就像自己愛人的活著。 孩子們的成長,也使夫君變得更偉大。 堅毅的她,當教育子女的工作安頓下來,便再次向「學問之道」邁進。 除了學習書畫,她更考進香港大學,畢業後再往牛津大學深造。 在倫敦生活的日子,探求開拓中國畫的新境地,並學習油畫等西方的藝術。 她自問:「你能否畫出獨自的、嶄新的人物畫、山水畫? 」一定要要一邊學習古今中外的偉大畫家作品,一邊創造出自己獨特的作品。 不介意人家怎麼說,我向著自己的人生活下去。 我要完成我的畫!

  8. 方召麐認為,成功的藝術家能夠突出自己風格主要在三方面:對作品內涵的體味、寬度和創作力。 她相信用功是繪畫之道,初期是臨摹,仿效老師和其他大師的作品以求熟習基本畫法;第二階段是擴闊視野,多觀摩中外名家作品;隨後即須廣遊名山大川,探索大自然的奧祕,汲取靈感。 方召麐今天已創立了自己的風格,那是多年實踐和吸收名家感染的結晶。 方召麐不以追隨一家一派為滿足,而是以自己直率和果敢的個性,以及生活的體驗,逐步形成了個人獨特的畫風。 她祟拜的西方畫家是馬蒂斯和畢加索。 她在倫敦居住時,曾獨往巴黎參觀畢加索畫展,對展出的畢氏作品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