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0月13日 · 吳醫生表示,「提到心律不整,最大的症狀大多是心悸,包括心臟異常用力地跳動;患者有時甚至會感覺到脈搏及頸部血管在彈動,繼而造成乏力或胸悶心翳。 另一種心悸情況是即使人體處於平靜狀態時,心律不正常地過快或變得紊亂,就像剛跑完步、做完劇烈運動一樣;如果心律影響心臟輸出,會有機會引發頭暈、氣促,甚至導致昏厥或休克。 這種情況通常意味著心律不整的問題已相當嚴重,患者不應輕視,並要盡快就醫。 除非特意測量,否則一般而言,心律不整未必會有症狀,所以容易被忽略。 要避免心悸,除了醫治本身患有心臟病之外,應該避免咖啡、酒精和濃茶等會誘發心悸的食物;部分舒緩哮喘的吸入式藥物,降血壓、抗憂鬱藥物亦會令心跳加速。

  2. 2021年4月21日 · 心跳突然變快又代表心律不正嗎?今次有請心臟科專科醫生陳普來拆解心臟病徵狀的迷思,同大家全民講「心」事! 迷思:運動員體格的心跳會較慢?心跳速度愈慢愈好?醫生:一般正常人的心跳是每分鐘60至100次,運動員靜止下的心跳是比較慢,大約40 ...

  3. 2021年8月16日 · 伊利沙伯醫院是全港首間引入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TAVI)的醫院,此微創手術透過取代病變瓣膜延長患者性命。. 伊院心臟科顧問醫生及主管李耿淵稱,該院由2010年起,為年邁體弱、不適合接受傳統開胸手術的主動脈瓣狹窄患者施行TAVI,至今共進行了258 ...

  4. 2019年1月2日 · 本港最年輕的求心病人-只有13個月大的許智愷,因患上限制性心肌病,現時心臟無法發揮功能,並有多器官嚴重衰竭,情況十分危急,急需換心續命。其主診醫生指,限制性的心肌病十分罕見,一年也未必有一個新症,惟暫無藥可治,必須換心續命。

  5. 2021年3月27日 · 心律不正的西醫治療. 一方面,臨床上針對「心動過速」的心律不正患者,西醫所使用抗心律不正藥的療效肯定,而其臨床上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包括頭暈、頭痛、失眠、噁心、嘔吐、口乾、腹脹、 胃脹、食欲下降、便秘或腹瀉等等,部分病人或需服用其它西藥以減輕其副作用。 還有,並非所有患者的病情都適合使用抗心律不正藥。 另一方面,有時「心動遲緩」的心律不正患者,可能需使用心臟起搏器,安置心臟起搏器須終身攜帶,有時患者會感到緊張、焦慮、恐懼及抑鬱等心理障礙。 「心動遲緩」的心律不正患者,可能需使用心臟起搏器。 (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中醫治療心律不正的證據.

  6. 2020年5月8日 · 心漏症,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卻不一定能在孩童時期發現,不少患者要到中年出現問題才知道。要了解心漏症,就先要知道心臟運作,心臟科專科醫生陳麒尹藉一宗個案解釋什麼是心漏症。撰文:心臟科專科醫生陳麒尹

  7. 2024年3月13日 · 心臟科專科醫生曾振峯講解心碎綜合症的成因、症狀與預防方法。 問題3:女性是否特別容易「心碎」? 曾振峯醫生:臨床上,患上心碎綜合症的女性比男性高10倍,當中普遍為更年期後的女性。 心碎綜合症的死亡率達4%,不過大部分患者接受治療後,心臟功能可完全恢復正常。 問題4:如何避免患上心碎綜合症? 曾振峯醫生:想擁有健康的生活,調整心態至為重要。 由於此病主要因情緒觸發,所以日常應避免過度受壓。 當情緒出現嚴重困擾,或者遇到悲傷的事情時,應與親友傾訴,並尋找釋放情緒的方法,切忌獨自承受。 若出現身體不適,應立即求醫。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取代臨床醫學意見,詳情請向專業醫護人員查詢。 冠心病. 心臟病. feed. 11. 0. 1. 0. 傷心過度原來真的會「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