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明報 》(英語: Ming Pao )是 香港 的 中文 報紙 ,由 武俠小說 泰斗 查良鏞 (筆名 金庸 )和 沈寶新 在1959年創立,內容以香港本地新聞為主、兩岸和國際新聞為輔,另有姊妹刊物《 明報周刊 》和《 明報月刊 》。 歷史. 《明報》由 武俠小說 泰斗 查良鏞 (筆名 金庸 )和 沈寶新 在1959年5月20日創立。 《明報》於1959年始創之際,只是一份走偏鋒的小報,利用一些小市民感興趣的話題, 簡而清 的馬評,再配上其 武俠小說 去吸引讀者。 當時金庸每天晚上熬夜寫武俠小說,但銷量始終不佳,最差時只有5至6千份 [3] 。 1960年代開始, 中國大陸 政局動盪,經歷 大躍進 、 文化大革命 等動亂。

  2. 其中部分報紙於 農曆新年 其間休刊兩或三日,東方日報 農曆 年初一及二照常發行,而兩份財經報章於 公眾假期 連續幾天時會休刊。. 英文收費報章. 報章名稱. 創辦人/創辦機構. 創刊日期. 刊期. 現行每份零售價(港幣). 現時最大股東. 報紙立場(以股東及 ...

    • 历史
    • 内容
    • 人事
    • 风格
    • 评价
    • 事件
    • 争议
    • 外部链接

    《明报》由武侠小说泰斗查良镛(笔名金庸)和沈宝新在1959年5月20日创立。《明报》于1959年始创之际,只是一份走偏锋的小报,利用一些小市民感兴趣的话题,简而清的马评,再配上其武侠小说去吸引读者。当时金庸每天晚上熬夜写武侠小说,但销量始终不佳,最差时只有5至6千份。 1960年代开始,中国大陆政局动荡,经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动乱。1962年4月期间,大量大陆难民涌入香港,明报报道与评论难民问题上,与香港乘势强大的“左派”立场南辕北辙。1964年12月,查良镛展开与《大公报》之间的笔战。 196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陈毅在北京对日本记者团发表“核裤论”,声明“不管中国有多穷,我当了裤子也要造核子!”查良镛立即在明报发表题为“要裤子不要核子”社评,反对在贫穷情况下造原子弹。此论一...

    新闻

    分为要闻、港闻、中国、国际、经济、体育、影视、马经和“社评.笔阵”共9个版面。

    副刊

    明报随报副刊“星期日生活”以文艺内容为主,篇幅为17版,通常以社会事件或热话作讨论主题,另含视觉艺术评论、装置艺术评论、幽默联想内容、儿童故事、电影、人物、漫画、音乐介绍、书评等。其广告栏为大半版的“非常书室”,集中书商广告以提高整体格调和书讯互动。

    专栏

    “时代”版、“世纪”版各占1版,刊于D叠副刊中间,每天16个栏目,涉猎时事、情感、艺术、文化、社会等。“时代”版的专栏作家有马家辉、林燕妮、吴志森、张文光、叶刘淑仪、阿宽(陈庆嘉)、陈惜姿、黄明乐、屈颖妍、林超荣、石琪等,漫画栏目作家黄照达和草日。“世纪”版的主要内容是1长篇文章或文艺作品(如:散文、诗),多为学者的深度探讨文章,主题围绕社会、政治、文化、文学、历史等,亦有一些重要人物访谈。此外,“世纪”版同时设特约作家的专栏,漫画专栏有尊子的“乜议员”。

    《明报》历任总编辑为潘粤生、张续良、梁小中、王世瑜、董桥、张健波、刘进图,之后总编辑一职一度由首席执行总编辑锺天祥暂代,其后于2015年元旦正式被委任为总编辑,任职至2017年元旦离任,由梁享南接替。2019年7月,陈锦强接任总编辑一职。2023年10月,刘颂阳担任总编辑。 2016年4月,《明报》集团管理层因“节流紧缩”宣布于4月20日凌晨裁退执行总编辑姜国元(笔名安裕)。到4月24日,多名专栏作家于明报副刊连续多日“开天窗”,抗议明报突然解雇执行总编辑姜国元。专栏亦加入编者按,指《明报》在4月20日已就此事发出声明,表示公司需积极采取节流紧缩政策,裁减人手实非得已,又表示《明报》编采方针保持不变。4月25日,近20名《明报》员工出席香港报业公会“2015年香港最佳新闻奖”颁奖礼午餐会时,...

    根据张圭阳著《金庸与报业》及《金庸与明报传奇》,明报创办人金庸称,报纸是老板的私器,不是公众的公器。又说新闻自由,是报社员工向外争取的,而不是向报社内争取的。报社内只有雇主与雇员的关系,并没有谁向谁争取自由的关系。 明报比较少使用震撼读者的大标题,而且亦同《成报》、《星岛日报》(香港版本)和《新报》一样没有“风月版”(色情文章),排版及色彩较单调,倾向使用中性用语,香港不少中学及小学均会代学生订阅明报。 在香港报业市场剧烈竞争下,近年明报大标题的语气和内容被指比较以前“软化”,即趋向“资讯娱乐化”,但整体而言,明报形象仍倾向严肃,而明报亦在金禧纪念后仿效星岛日报采用秀丽粗体。

    根据2006年香港中文大学调查指出,香港市民及传媒业界认为《明报》在香港报章中公信力良好,其报道亦屡次获奖。《明报》于1997年至2009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香港新闻机构公信力调查”中5度获评级为最具公信力的中文报章,《明报》因而约于2000年代初期开始在报头上注有“公信第一”的宣传标语。至2010年,排名被《香港经济日报》超越后仍然使用上述标语。至2014年,排名再下降至第3位后取消上述标语。2019年,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的传媒公信力调查,《明报》仍位列本港收费中文报章首位。

    席扬案

    1993年9月27日,明报记者席扬在北京工作期间被北京市国安局人员带走,当天下午新华社公布指席扬“从事非法窃取、刺探国家机密活动”而被拘留。10月7日公布正式逮捕席扬及涉嫌向席扬提供国家金融机密的中国人民银行员工田野,翌日港督彭定康表示关注事件;10月10日明报主席于品海公开表示:若席扬因采访而误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明报愿承担责任并道歉。当时明报员工设立“营救席扬联席会议”,不少新闻界人士高调声援。 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席扬与田野窃取大量国家金融、经济秘密,公开发表,致使国家经济受到重大损失。法院一直没有公布具体原因,但媒体相信因下面两篇报道所致:1993年5月11日“大陆采措施吸引存款 储蓄利率将提高2%”、同年7月28日“朱镕基昨视察京印钞厂 央行决定抛黄金换外汇”。不过,香港记者协会曾指香港报章(包括亲中报章《文汇报》)和台湾报章也早有同类报道。 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在1993年12月22日开始闭门审理,并在1994年3月28日判席扬有期徒刑12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在4月1日其父接获判刑的口头通知,田野则被判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当天明报两高层即赴北京了解状况...

    2005年爆炸恐吓

    2005年11月7日,柴湾明报工业中心收到内藏恐吓信的炸弹邮包,社长秘书拆阅时小炸弹爆炸受轻伤。事后编辑部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事件,并指捍卫新闻自由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香港特首曾荫权、保安局局长李少光,以及香港新闻行政人员协会亦公开谴责这次袭击事件,虽然早在1967年六七暴动左派份子已对包括《南华早报》在内的报馆发动土制炸弹袭击,却有部分媒体误称这是香港开埠以来首宗报馆爆炸袭击案。

    2014年前总编遇袭案

    2014年2月26日早上10时20分,总编辑刘进图如常驾车往西湾河鲤景湾吃早餐,在太康街55号入咪表时遭到袭击,当时有两人驾驶摩托车,其中一人跳跃下来袭击他,刘背部及腿背中六刀后倒地,被送往东区医院抢救,情况一度危殆。 香港行政长官梁振英和各大传媒等社会各界以及中联办,均强烈谴责凶徒冷血暴行,祝愿刘进图尽快康复。《明报》悬红100万港元追缉凶徒,将会全力配合警察侦缉案件,主席张晓卿及《明报》同事对刘进图和其家人致以最真挚的慰问;翌日,《明报》头版报头与大小标题均全数套黑,以示是香港新闻界最黑暗的一天。 刘进图自己评估称袭击非关私怨。梁慕娴认为,可能因为文章《一个推想》,令刘进图承受这六刀,但是文章指出这个推测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支持。 2014年3月12日,警方召开记者会,宣布在3月9日收到内地通知,两名袭击刘进图的疑凶在内地落网,两人均为37岁,香港居民,有黑社会背景。而在香港亦拘捕另外7人,合共9人被捕。

    报导出错

    《明报》每年刊登《更正与澄清》逾百次,于2012年10月1日至2013年10月1日,就刊登了《更正与澄清》逾70次,涉及新闻约90条,当中需要《更正并致歉》逾50次。 例如于2011年1月,一则《公益金涵盖受众远超关爱》报道,将公益金近年来的平均捐款“每年收到两亿多”错报为“每日收到两亿多”。于2012年12月,《明报》报道澳洲播音员假冒英女皇向护士打探王妃凯瑟琳病情时,将tummy bug误译为“腹中块肉”,事后由读者指正播音员实际为询问凯瑟琳有关“肠胃不适”的情况。同月,一则《公院停送奶粉 喂哺母乳倍增》报道,将香港大学护理学院名誉助理教授李丽贤错作李丽珍。2013年2月,一则《“梁粉”郑家纯 撑新招稳楼市》报道,“汇丰亚太区首席执行官王冬胜表示‘监管当局有见风险很大,做点事都无可厚非’”,事实上王冬胜从未发表相关关言论,《明报》事后刊登了《更正并致歉》[来源请求]。

    1966年玛格丽特公主访港报导

    1966年3月1日,玛格丽特公主访问香港,于启德机场乘搭慕莲夫人号往皇后码头,而海军则鸣放礼炮21响以示欢迎。当时《明报》报道这件新闻时,使用“打炮廿一响,送御妹过海”作为标题。由于打炮除了解作鸣炮之外,亦可以解作男性自慰以至性交,令当时负责审查报章的华民政务司不满,而负责标题的编辑韩中旋认为自己没错,不甘被报社降职,所以自行辞职。

    2005年香港世贸会议示威报导

    《明报》在2005年香港举办世贸部长级会议其间有关韩国农民示威行动的报导被批评者指摘为不公正、不合理及有抺黑之嫌。2005年12月18日的《明报》头版标题为“湾仔沦陷 防暴队拘留900人”;批评者认为标题以“沦陷”形容2005年12月17日晚上及翌日凌晨的湾仔区并不恰当。事实上就算根据其当天内文亦不过指出“由韩国农民组成的千人庞大示威队伍进逼会展中心(世贸开会地点),湾仔交通陷于瘫痪。他们与警方对峙,警方发射催泪弹驱散,并拘捕900人”,称不上“沦陷”。当日香港其他主要报章的标题用语:《太阳报》为“镇暴清场”,《星岛日报》为“港岛大暴动 催泪弹镇压”、《成报》为“湾仔变战场”,而《苹果日报》为“最长的一夜”。[来源请求]

    香港

    1. 明报新闻网(包含当日与昔日明报部分内容、即时新闻、娱乐新闻、明报健康网、会员平台等) 2. 明报即时新闻的Facebook专页 3. 明报娱乐版的Facebook专页 4. 明报副刊的Facebook专页 5. 明报财经的Facebook专页 6. 明报体育的Facebook专页 7. 明报教育的Facebook专页

    海外

    1. 明报加东版 2. 明报多伦多的Facebook专页 3. YouTube上的明报多伦多频道 4. 明报多伦多的Instagram账户 5. 明报多伦多的X(前Twitter)账户 6. 明报加西版 7. 明报温哥华的Facebook专页 8. YouTube上的明报温哥华频道 9. 明报温哥华的Instagram账户

    其它资料

    1. 世界华文媒体有限公司公告 - 更改公司名称与股份简称(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金庸与报业》简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1年11月6日深圳特区报 3. 明报与星洲媒体合并正式文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7年1月29日 4. 明报与大马媒体合并 金庸是关键(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评社2007年1月31日

  3. 明報 》(英語: Ming Pao )是 香港 的 中文 報紙 ,由 武俠小說 泰斗 查良鏞 (筆名 金庸 )和 沈寶新 在1959年創立,內容以香港本地新聞為主、兩岸和國際新聞為輔,另有姊妹刊物《 明报周刊 》和《 明报月刊 》。 历史. 《明报》由 武俠小說 泰斗 查良鏞 (筆名 金庸 )和 沈寶新 在1959年5月20日創立。 《明報》於1959年始創之際,只是一份走偏鋒的小報,利用一些小市民感興趣的話題, 簡而清 的馬評,再配上其 武俠小說 去吸引讀者。 當時金庸每天晚上熬夜寫武俠小說,但銷量始終不佳,最差時只有5至6千份 [3] 。 1960年代開始, 中國大陸 政局動盪,經歷 大躍進 、 文化大革命 等動亂。

  4. 世界華文媒體有限公司(英語: Media Chinese International Ltd. ),前身為明企業及明報集團,由查良鏞(筆名金庸)和沈寶新於1959年創立。 主要業務是出版中文報章、期刊與書籍、提供旅遊及旅遊有關服務及物業投資。

  5. 明報周刊》(英語: Ming Pao Weekly )或稱《明周》,於1968年創刊,是香港綜合雜誌之一,內容包括娛樂新聞、電影、旅遊、時裝潮流及文化趨勢等多元化主題。

  6. 此作是一部懸疑喜劇,每集都會有豪華來賓客串。. 講述了一位靈感枯竭的知名推理小說家,以及一位沒有辦案能力的菁英刑警,兩人都因壓力而患上無法發揮原本能力的「 易普症 (英语:Yips) 」。. 同時擁有這種心理障礙的兩位主人公成為一同面對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