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曹思诗(Cho Sze Sze),TVB 女艺人 中文名 曹思诗 外文名 Cho Sze Sze 出生日期 10月25日 星 座 天蠍座 身 高 165 cm 职 业 演员 目录 1 演艺经历 2 主要作品 参演电视剧 参演电影 ...

    • 概览
    • 作品原文
    • 作品注释
    • 译文
    • 作品鉴赏
    • 作者简介

    三国曹植诗作

    《情诗·微阴翳阳景》是三国时期诗人曹植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造语自然精妙,音节流美铿锵,意象生动传神,触目所感,情与景会。

    情诗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⑴微阴:浓黑的云。翳:遮蔽。阳景:太阳光。

    ⑵渌水:清澈的水。

    ⑶薄:靠近。

    客行士:出门在外奔波的人,指征夫。徭役:在远地服役。

    ⑸晞:晒干。

    ⑹游者:指征夫。黍离:《诗经》篇名,中有“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行进迟缓,忧心不安貌)”等句。这里借《黍离》来寓出门在外,心怀忧怨之意。《式微》寓家人盼其早归之意。

    微微的阴霾遮蔽了天空的日影,

    身侧的清风吹起我的衣襟。

    游鱼潜沉在碧绿的水面之下,

    翔鸟凌越于天际而飞起。

    那渺远的客行之士,

    苦于徭役而未卜归期;

    此篇在《玉台新咏》中题为《杂诗》,兹从《文选》。诗人因景感怀,发为浩叹。在微阴蔽日,一年容易又秋风的季节转换中,自然界万物各得其所,鱼鸟安然游翔之景,引发出役夫久戍他乡,有家难归的联想。曹植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时代,对民生疾苦有一定的了解和体察。诗中“游者”、“处者”两句,运用典故,映照出时代的动荡,男女之怨旷。游者,指役夫。《黍离》,指《诗经·王风·黍离》篇,是一首哀伤宗周覆灭诗。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的意思。处者,指役夫家中的亲人。《式微》,指《诗经·邶风·式微》篇。旧说是黎国诸侯被狄人所逐,寄居卫国,臣子劝归之作。这里取其劝归之意。通过典故的运用,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深化了人民在封建徭役制度重压下痛苦不安的悲剧间蕴,正如唐人王昌龄《从军行》叹当时边关征戍不断时所咏:“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由秦汉联想到唐代征戍之事,一处深沉的历史感油然而生。诗人悲天悯人式的同情心,不言而喻。

    这首诗造语自然精妙,音节流美铿锵,意象生动传神,触目所感,情与景会。诗中“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两句,色彩鲜明,境界开阔,用词精警,意象飞动,是历代读者激赏的名句。鱼、鸟形象的捕捉,渌水蓝天的空间幅度,鱼“潜”鸟“薄”静动映衬,在诗意的提炼上都达到了自然凑泊、了无痕迹的境界。鱼儿安然地潜游于渌水之中,鸟儿自由地翱翔于九霄之外,安然无惊、自由畅朗的图景,不但反衬出身不由己的役夫的可悲命运,同时也是作者处在动辄得咎的政治逆境身心备受压抑中对自由、解放的热切憧憬。“潜”、“薄”二字,最见作者炼字、炼意的用心。“潜”字属平声闭口韵,声音轻细,切合表现游鱼安然不惊的神态;“薄”字属入声,声音短促而有力,状翔鸟高飞蓝天的快意,神采顿见,其“飞飞摩苍天”的气势,如在眼前。这两个动词的妙用,充分显示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及其精湛准确的艺术表现力,堪称“诗眼”。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句与尔后“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两句,平仄声律和谐妥贴,文字对仗工整自然,暗合了律诗粘对、对仗的规则,不但见出这位才思敏锐,才华富赡的诗人在斟音酌句上的努力,和他对提高诗歌艺术表现力的贡献,同时也透露出中国古典诗歌由古体向新体、近体诗演进的讯息。

    [img]title=曹植像 style=right src=c856613e13affd0771cf6c45[/img]曹植

    (192-233)三国魏杰出诗人。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曹操第三子,封陈思王。因富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后失宠。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年封平原侯,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改为临淄侯。公元221年(魏文帝黄初二年)改封鄄城王。曹丕称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屡遭贬爵和改换封地。曹叡即位,曹植曾几次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忧郁而死。曹植的生活和创作,以曹丕即帝位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有少数作品出社会动乱和自己的抱负,诗的基调开朗、豪迈;后期作品则反映其所受压迫的苦闷的心情,部分诗篇有较浓厚的消极思想。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词采华茂,比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诗歌的成就,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影响。也善辞赋、散文。作品今存南宋嘉定刻本《曹子建集》10卷,辑录诗、赋、文共206篇。

  2. 《杂诗·高台多悲风》是 植 写的一首怀念远别亲友的诗。 所以这首诗很容易引起共鸣,富有典型性与 现实性 。 作品名称. 《杂诗·高台多悲风》 作 者. 植. 创作年代. 三国. 文学体裁. 五言诗. 目录. 1 作品原文. 2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作品译文. 3 作品鉴赏. 内容赏析. 名人评价. 4 作者简介. 作品原文. 播报. 编辑. 杂诗.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①。 之子②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③安可极? 离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④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⑤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1] 注释译文. 播报.

  3. 收藏. 0有用+1. 0. 朔风诗五章. 播报 讨论 上传视频. 三国植诗作. 《朔风诗五章》是汉末三国诗人 植 的诗作 。. 全诗五章,写冬寒时节诗人复还藩邑雍丘时的复杂情思。. 第一章以朔风起兴,抒写怀念魏都之情;第二章转入抒写自己身世飘泊的感伤;第三章 ...

  4. 六言诗是古代中国诗歌体裁的一种,属于旧诗。. 全诗都是六个字一句,不太流行。. 在《 诗经 》中已有萌芽。. 其后诗人也偶尔写过六言四句的短诗,如 王维 的《 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 更带朝烟。. 花落家僮未扫,鸟啼山客犹眠。. 六言诗作为一 ...

  5. 《情诗》是三国时期魏文学家、“三”之一植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该诗先从眼前景物写起,借游鱼、飞鸟反衬征夫羁于徭役而不得归乡的忧伤,继而写征夫归,亲人盼归,最后直抒征夫的感伤作结。

  6. 《三良》是三国时期魏文学家、“三”之一植创作的一首五言咏史诗。 诗中通过对秦穆公以人殉葬、“三良”无谓牺牲的描写,揭示三良杀身时的心理矛盾,说明并非“所安”,实出无奈,表达了对“三良”哀悼之情,以及对秦穆公用活人殉葬的不满之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