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7年3月17日 · 99年於電腦公司兼職軟件導師的她因工作緣故邂逅曾國恆兩人數月後共墮愛河初時黃不知對方拋妻棄子與她相戀兩人不久於00年同居但數月後她得知真相在理智與感情之間她終背負著世俗目光決意追隨男友至曾國恆死前兩人同住於西貢月租3000元的村屋。 同居女友指男友不好賭錢. 被問及是否記得曾國恆於去年3月離世,黃燕瑩低頭嗚咽。 她除了能指出曾月入20000多元,還能即時說出曾的警員編號、曾駐守九龍城及尖沙咀警署、出事當晚的當值時間、地點,又與他的朋友熟絡,「曾國恆平時喜煮野食,睇波、睇馬,但不喜歡賭錢,我們亦從沒有拗撬。 」不過,據悉,曾國恆91年賭馬,一條3串7過關,贏了30多萬元。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2. 2006年9月20日 · 曾憲梓太太曾黃麗群和3名兒子包括事件主角曾智雄均有出席酒會活動面對十多位傳媒多番包圍追訪曾憲梓表現平靜更三番四次帶笑 ...

  3. 2017年11月27日 · 2017-11-27. 潘國森. 南京夫子廟內的華夏教育展有許多珍貴資料於舊社會傳統讀書人的生命周期有詳盡介紹今回談的展品是清末名臣曾國藩一八一一至一八七二的訃告。 訃告的格式與今天香港常見的大異其趣,先談筆者自小所見。 潘某人懂事之後,在報上見到大戶人家的訃文較多由管家的名義發。 公告說「某公某某府君」何時壽終、何時設靈,下款是「某氏某某堂」。 這樣在稱呼上就不會有混淆。 此話何解? 因為後來訃告常有改由死者的亡妻以「未亡人」的身份發消息,說「先夫某公某某府君」壽終,然後是「未亡人」領銜,子、女、孫等等依序排列在後。 這就出了問題,死者是「未亡人」的先夫,卻是「孝子」的先父,內孫的先祖父,外孫的先外祖父。 豈不是亂成一團。

  4. 2018年10月31日 · 2018-10-31.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享年94歲的查良鏞有過三段婚姻:1948年與杜冶芬結婚,其後離婚;1953年再娶第二任妻子朱玫,育有二子二女;1976年與朱玫感情破裂,提出離婚,並迎娶較他年輕29年的林樂怡為妻。 查良鏞與第一任妻子杜冶芬於1947年在杭州相識,當時查良鏞在《東南日報》工作,因主編幽默副刊與杜冶芬的弟弟杜冶秋認識。 查良鏞當時編理《咪咪博士答客問》欄目,杜冶秋寫了一封信去,「咪咪博士」回信:「閣下所言甚是,想來一定是個非常有趣的孩子,頗想能得見一面,親談一番。 」杜冶秋回信:「天天有空,歡迎光臨。 」查良鏞登門拜訪,邂逅17歲的杜冶芬。 據說兩人於1948年在上海舉辦婚禮,杜冶芬隨查良鏞到香港工作。

  5. 2008年6月14日 · 陳家不會慶祝父親節陳興濤兒子卻為爸爸送上一盆仙人掌讚賞爸爸面對逆境的堅毅也令陳興濤鼓起勇氣重新建立未完成的餐飲王國

  6. 2001年7月16日 · 志偉兒子捧父親 志偉的兒子也有到紅館捧場,女兒寶儀則未見出現。 志偉的兒子與一男二女朋友結伴而來,他已是第二次進場欣賞港姐選舉 ...

  7. 2017年7月25日 · 「上契」本來是一種正常的人際關係,可有些人假借這個名義與他人結下一些有違道德的關係。 尤其當兩者身份和年齡懸殊,即便不涉該種行為,也難免惹人竊竊私語,說什麼「契爺契上床」、「契仔契上床」等等。 廣東人叫已婚男人的情婦做「契家婆」(今多叫「小三」);已婚女人的情夫做「契家佬」。 兩者也以「老契」作簡稱,有時也稱「契勾」,其中「勾」帶勾引的成分。 值得一提的是,千萬別稱「乾弟」做「契弟」,因「契弟」含極大貶意,廣東人會叫兩個有同性戀關係的男性做「契兄弟」,箇中由來有如下說法: 話說廣州有條「光雅里」(現座落於廣州荔灣區),街內殯儀服務成行成市,當時每家長生店都僱用幾名「哭郎」--職業孝子,以增加甚至營造喪禮上的哀愁氣氛。 所僱用者均為「青靚白淨」(俊俏)的年青窮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