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7日 · 部份網民較為猜忌,認為一些父母想要子女高薪來為自己臉上貼金,甚至以孝親費(編按:相似於粵語中的「家用」)為由向子女斂財。 一些人則相信「講錢傷感情」,應避免揭開底牌,以及隨來的不必要計較和衝突。 很多父母本身有一定財力,不用靠子女接濟;退一步要是 雙親他朝遇上財困 ,子女 到時再援助 也不遲... 「確實,我也都說我一個月不到3萬」 「平常裝窮就好,等父母真的需要幫忙再說,創造彼此和諧沒什麼不好」 「我拿獎金不管多少都不會告訴父母,薪水也是低報,這個年代不跟父母拿錢已經很好了」 「家人問我年薪,我都只說100萬,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要低報,感覺是怕父母在親戚面前炫耀,所以就報一個還可以讓他們不擔心的數字」

  2. 2024年2月13日 · 這是白手興家的美國富豪、個人理財網站「I Will Teach You To Be Rich」創辦人Ramit Sethi分享的真實案例,他形容對年收入七位數的夫婦正在犯下一個「災難級」的理財錯誤。 Ramit Sethi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分享一對30多歲的夫婦如何花費他們近28萬美元(約218.9萬港元)的年薪。 這對匿名夫婦的收入、儲蓄、投資和消費習慣如下(銀碼以港元計算): 上表可見,這對夫婦每月合共淨入息約14萬港元,每月開支則約13.8萬港元,月內僅能撥出約1,700港元作應急之用,正式儲蓄欠奉。 此外,要注意他們合共約140萬港元的債務是包括學貸及信用卡卡數,然而每月的「還款」(Debt payments)開支為零,是拖欠學貸、卡數及相關利息,還是有清償但沒有納入該名目?

  3. 2023年12月26日 · 在與具謨當面對峙後,他承認這是手下員工無意所為,承諾歸還私自挪用的欠款,但懇請女眷們要質疑自己的繼承權。 「如果長輩們都根據繼承法主張各自的繼承權,那LG的經營權就會像現在這樣傳到第四代人手上了,」他表示。

  4. 2020年5月15日 · 此劇透過4個學生角色,深入探究在一個崇尚金錢的社會裏,來自不同階層青少年的犯罪心理,以及缺乏父母關愛所帶來的深遠影響。 劇中的學校只關心成績,不注意學生心靈健康,好的老師看到學生出現問題,卻又愛莫能助。 全劇整體節奏快速,隨着主角闖禍一發不可收拾,劇情發展愈見血腥暴力,變成連環命案,暴露了青春最暴烈最黑暗一面。 新人朴珠賢飾演富家女裴葵莉(左),為脫離父母掌控不惜犯罪賺錢。 憑着《梨泰院Class》張根秀一角彈起的金東希,於《人文教育101》飾演雙面人高中生吳智洙。

  5. 2019年7月5日 · 宋喬安除了新聞工作者之外,還是李曉明案的受害者家屬。 在一次意外下,她發現下屬李大芝就是李曉明的妹妹李曉文,並透過跟蹤她搶得獨家新聞。 東窗事發後,李曉文痛斥無良的媒體無形中殺了更多人。

  6. 2023年7月12日 · 衝動消費的電玩迷丈夫. Donnell和Monique同樣是被債務纏身的夫妻,並且兩人也不願意談論財務問題。 丈夫是個重度的電玩迷,經常有衝動消費的問題,也因此令妻子不願意與他開聯名戶口。 同時,兩人懂得很好管理財務,擁有很多銀行賬戶,清楚每月開支,總是入不敷出。 5. 及時行樂的KOL. Frank是一名網絡紅人,曾經參加一檔名氣比拼的節目The Circle中贏得了冠軍,除此之外,他還擔任社工和簡直治療師。 但由於他缺乏紀律,揮霍無度,加上特別喜歡購買設計師產品,導致背負20萬美元 (約156萬港元)的債務,並且沒有未來投資概念。 6. 即將結婚的月光族.

  7. 2023年2月21日 · 由於她父母從小離異,媽媽一人要撫養她和弟弟,因無法負擔一家三口的開支,需要靠信用卡維持生活,從而累積上百萬的債務。 林依晨的「226信封儲蓄法」是將每個月的收入分成三份,20%是生活費、20%是可動資金、60%是不可動資金。 當在背負大量債務時,償還債務必須是第一步,於是她將收入的6成都存下,這樣才能在短時間内存到一筆錢儘快償還,並且減少利息的滾存。 2.龔嘉欣 分開儲蓄戶口和出糧戶口. 龔嘉欣也曾分享過自己的儲錢法,她成功買下豪宅和開設火鍋店副業都離不開良好的儲錢習慣。 她的方法主要是將銀行戶口分成「儲蓄戶口」和「出糧戶口」,當「出糧戶口」有新資金時,便存一半薪酬到儲蓄戶口,養成儲蓄習慣。 其次,她為避免自己亂用錢,不會將提款卡帶在身上,時刻提醒自己要慳錢。 3.劉佩玥 「333儲蓄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