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林夕 (英語: Albert Leung ,1961年12月7日 — ),本名 梁偉文 , 香港 填詞人、文字工作者,创作超過四千首粤、国语作品,與 黃偉文 合稱香港詞壇的「兩個偉文」。 林夕1995年至2003年连续九年獲 叱咤乐坛流行榜頒獎典禮 填词人大奖,是最长连续夺得该奖项的填词人,又于2006年至2009年再度连续四年获叱咤乐坛填词人大奖。 1999年憑王菲的歌曲《臉》及2010年憑張惠妹的歌曲《開門見山》,兩度獲得 台灣金曲獎 的流行類最佳作詞人獎。 2009年獲頒香港樂壇最高榮譽 金針獎 。 筆名. 林夕在2007年.

  2. 2024年5月20日 · 林夕 (英语: Albert Leung ,1961年12月7日 — ),本名 梁伟文 , 香港 填词人、文字工作者,创作超过四千首粤、国语作品,与 黄伟文 合称香港词坛的“两个伟文”。 林夕1995年至2003年连续九年获 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 填词人大奖,是最长连续夺得该奖项的填词人,又于2006年至2009年再度连续四年获叱咤乐坛填词人大奖。 1999年凭王菲的歌曲《脸》及2010年凭张惠妹的歌曲《开门见山》,两度获得 台湾金曲奖 的流行类最佳作词人奖。 2009年获颁香港乐坛最高荣誉 金针奖 。 笔名 [ 编辑] 林夕在2007年.

  3. 2017年11月21日 · 林夕,原名梁偉文,香港土生土長的文字創作人,填詞人的身份最為人熟悉,至今創作逾3000多首歌詞,是香港樂壇的多產詞人之一。 王菲、張國榮、陳奕迅、楊千嬅、張學友等多首名歌都是出自林夕之手,他筆下細膩的意象、深刻的情感、對社會和人生的刻劃,配以雅俗共通的文字、琅琅上口的聲韻,打造出一首又一首深入人心的經典。 《逆生》 作者:林夕. 出版:亮光文化,2017. ISBN:9789888365944. 試閲. 《無常,所以有膽》 作者:林夕. 出版:亮光文化,2016. ISBN:9789888365494. 試閲. 無論是情感、人生、生活、社會、乃至世界,你很難不認同林夕的觀察入微和對萬事萬物的敏感;或者就是這份天賦,才能造就出這位天才作詞人的誕生。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5月20日 · 林夕 (英語: Albert Leung ,1961年12月7日 — ),本名 梁偉文 , 香港 填詞人、文字工作者,創作超過四千首粵、國語作品,與 黃偉文 合稱香港詞壇的「兩個偉文」。. 林夕1995年至2003年連續九年獲 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 填詞人大獎,是最長連續奪得 ...

    • 這時代為何還要讀林夕?
    • 佛家思想:執著與看破
    • 情感的發明
    • 政治關懷

    林夕是香港最重要的詞人之一,他的歌詞曾陪許多人渡過人生許多困難的時刻,難以輕易抹去;他的作品既富文學修養,也極追求新意,情感細微矛盾之處,他寫出了不少人所難及的高度。他對於香港的愛,也是香港人應該銘記於心的。 林夕,本名梁偉文,香港著名填詞人,生於香港,中學畢業於陳瑞祺(喇沙)書院,會考文科九科成績2A5B2C,預科畢業於喇沙書院。1984年畢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是九葉派詩人,但沒畢業。曾任大學助教、亞洲電視節目創作主任、報刊編輯、音樂工廠總經理及商業電台廣告部創作總監。林夕從大學時期就開始在報章雜誌上撰寫專欄,著有散文集《曾經——林夕90前後》、《我所愛的香港》、《原來你非不快樂》、《拼命無恙》等。小說包括《似是故人來》、《小城無故事》(合著)。大學時期曾與詩人吳美筠、洛楓、飲江等...

    林夕信佛,對他的歌詞創作有很大影響,許多佛教的概念和術語,在他筆下都信手拈來可以入詞。像〈顛倒夢想〉直接採自《心經》句子「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佛教修行講究以「放下執念」、「遠離顛倒夢想」為目標,但林夕則極強於寫執念和「無法遠離」的掙扎,來來去去的輪迴感,這是他的情歌能唱到萬千凡人刻骨銘心的原因。 麥浚龍概念大碟《無念》有濃厚的佛家思想色彩。〈無念〉浮生幻覺,都是自尋煩惱,無法靜處,乃有妄念。六祖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歌詞反過來寫:「無塵亦不斷打掃/讓氣息顫動/猶如密室牽掛猛風/無人在腦內打擾/沒有輕與重/猶如紙鷂恐懼太空/靜坐淨得無縱/剩低自己卻又/惶恐」,把無明妄念之生成,與現代人害怕孤獨的情緒連結在一起,也算是對現代眾生獨有的悲憫式理解。「一熄燈...

    林夕寫情歌,很有意識地視之為是一種大眾的情感教育,比如療癒許多失戀的心靈。節目中以林夕為題的一集,談到失戀時聽林夕,各嘉賓都幾乎要抱頭痛哭。失戀時聽林夕真的會有一種明燈指路的感覺,「請不要哀傷 我會當你是偶像/你要別人憐愛 先安裝一個藥箱/做甚麼也好 別為著得到讚賞/你要強壯到底 再去替對方設想」(王菲〈給自己的情書〉)、「沒 沒有蠟燭 就不用勉強慶祝/沒 沒想到答案 就不要尋找題目/沒 沒有退路 那我也不要散步/沒 沒人去仰慕 那我就繼續忙碌」(王菲〈笑忘書〉),好像指出了感情的可操作性,一切不是命定而是在於個人選擇與細節操作,經過重重規勸與修行,就可以自立自強。 歌詞作為大眾流行商品,未必首首都可以視為藝術精品,但在文化研究的角度而言,至少可以反映某種大眾的普遍情感結構。而在文學角度,這...

    政治關懷或個別政治事件的痕跡,在早期林夕的作品中並不算明顯;這一來是因為大眾流行工業往往視政治表態為危及巿場的行為。此外,在90年代林夕參與編輯的詩刊《九分壹》1990年最後一期「詩與政治」中,除刊載大量的六四詩作之外,亦有刊出中國文學學者袁可嘉的論文,指出中國文學與政治的關係歷來都是太過緊密,文學難有自己的獨立聲音。由此推想,在流行歌詞創作中,詞人亦可能儘量與政治保持距離,讓作品除政治以外亦可作其他解讀。 這種習慣在近年有所轉變,2011年的〈六月飛霜〉(陳奕迅)被視為紀念六四的歌曲,但我看此歌並沒有寫及六四的常見符號,反倒充滿了對資本主題的批判,單單重視經濟發展的思維令社會瘋狂,有如砒霜,但說不定這反而觸動了政權的痛處。林夕雖在2008年寫過奧運主題曲,但後來因為2014年寫過〈撐起雨傘...

  6. 2022年2月9日 · 林夕於VERSE香港文化學講座。 林夕是我們時代最重要的作詞人,甚至是一個傳奇。 當Bob Dylan以音樂人身分獲得諾貝爾文學奬,林夕的詞作不也早該獲得文學獎嗎? 他讓文字的運用成為一門藝術,而且讓文學的想像影響千萬個懂中文的人。 作為一個以表達理念為工作的人,他在過去幾年徹底實踐這個理念:更勇敢為香港的自由發聲,甚至不惜付出代價。 這是一個當代文化鬥士的典範。 在這個萬字長訪談中,我們從他的文學養成談起,談到歌詞的藝術,音樂產業的變化,他如何運用不同的媒介表達思想,甚至——這是他首次接受媒體訪談——分享他正在参與的一項AI歌詞寫作計畫。 |延伸閱讀|林夕的詞人之路(上):沒有比讓文字跟音樂結合更幸福的事. 張鐵志(以下簡稱鐵):你對台灣音樂產業也有很深的觀察。

  7. 2020年4月17日 · 林夕 專欄. 延伸閱讀. 【香港紅十字會專欄】氣候與衝突模擬體驗劇場:對抗氣候變化 由我們做起. 我們常說香港是一個福地,因為離天災很遙遠,惟反觀2023年——9月的世紀暴雨、54日酷熱天氣及4天極端酷熱天氣等等,皆提醒我們氣候危難迫在眉睫。 過去十年,氣候危難影響全球17億人,逾41萬人死亡,直接及間接引起 ... 教育. 專欄: 【護老系列】護老家庭中的溝通與衝突. 「我也想照顧媽媽,但是整件事就這樣落在我身上,讓我不舒服。 我的兄弟姊妹都認定照顧媽媽是我的責任,他們只願意幫一點忙。 然後他們居然還有臉給我意見,告訴我哪裡做得不對! 健康. 專欄: 黑的一夜. 黃燈是個錯誤。 黃燈不應該停車,可我偏偏減速了,該死,當時的我在發甚麼呆? 車還沒停定,後側門已被拉開,一個胖中年男準備上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