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2日 · 並且讓寫日記的過程,真正成為生活、工作改變的一個契機呢?. 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關鍵步驟, 就是在寫日記、筆記時,多思考「下一次行動」 。. 最近在旅行途中,來到一個很久之前到過的地點,想要查詢一下之前在這個地點的旅行經驗,於是我找 ...

  2. 5 天前 · 「如果你覺得某一個筆記條目不需要重新謄寫,那就表示這則筆記根本不重要,不如直接刪除。 每個禮拜天晚上,我會空出一小段時間(大約30分鐘), 把那些分布在不同任務筆記、專案筆記中真正重要的行動,重新改寫、安排到每一週的待辦清單,這對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一個思考儀式: 我會 真正回頭檢視 那些任務、專案,重新確認他們的目標,甚至利用這個時機思考更有效的方案。 當我要把行動寫入每天的待辦清單時,我會重新思考他們的可行性, 改寫出更好的下一步行動 。 當我逐步改寫每一天的待辦清單時,我會 同時思考自己可以負擔的工作量 ,手動的進行優先順序與數量的調整。

  3. 2018年9月17日 · 把子彈筆記直接改寫成日記,串連計畫、執行與反省的循環流程. 作者: Esor Huang 9月 17, 2018. 從 2015 年在電腦玩物撰寫了第一篇子彈筆記術的介紹後:「 子彈筆記術 (上) Bullet Journal 快狠準清單日記法教學 」,我就搭配自己的需求,不斷改造這個國外知名的方法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7年8月30日 · 1. 每一個工作或生活任務,我都會以一則新筆記開始。 不是寫在行事曆或待辦清單,就是用一則空白新筆記開始(當然是用 Evernote )。 2. 在這則任務筆記中,我會開始記錄自己怎麼想、怎麼做,把大腦內的構思逐步記錄到筆記中。 3. 我會利用這則筆記直接規劃任務執行流程,而不是另外有一個待辦清單,所以筆記本身就記錄了任務過程。 4. 我會隨時遇到什麼問題、意外時,都在這則任務筆記上做記錄。 5. 任務完結後,我會在這則任務筆記中加入我的「 KPT反省 」,設想下一次可以怎麼做會更好。 因為我的筆記習慣像是上面這樣,所以其實我平常執行任務的構思、歷程與最後的檢討,就會在我的筆記中自然留下記錄,反而不需要特別的時間來寫日記做反省。

  6. 2022年1月23日 · 01. 超市採購清單. 建立一則專屬的「超市採購清單」筆記,建立幾個常去超市的關鍵字,這樣之後只要輸入超市採購,或是特定超市關鍵字,就能搜尋到這則筆記。 生活中隨時註記缺少的物品,例如今天發現咖啡豆快喝完,就搜尋這則筆記,隨手寫下下次要買咖啡豆。 下次要採購時當然也會搜尋這則筆記,自然就能看到之前累積的需要採購的清單。 這樣的方式,不需要複雜表格管理,也不需要額外的標籤或提醒,但幾乎不可能忘記或漏買、多買什麼物品。 每次採購與使用後,把一些好用或不好用的物品寫下註記,幫助下次買到好用、好吃的東西,避免買到地雷。 如果有一些會重複使用的採購清單,例如特殊節日、聚會的採買清單,留下筆記,下次就能重複使用。

  7. 2018年9月12日 · 這套方法中,有一個重點是: 「根據自己的年度目標來寫日記,看看自己每天做了什麼跟年度目標一致的行動」。 這個想法,終於讓我知道如何用自己的方式,來介紹「格志日記」。 「格志日記」目前只有 iOS App ,雖然可惜,但他的寫日記方法,或許可以根據你慣用的工具,移植到你自己的日記載體中。 在「格志日記」裡,預先設定好多個「 格子 」,每個格子中一個「 問題 」,讓你根據問題來回答自己今日做了什麼相關的事情,這樣就不怕日記沒東西可以寫。 但是,比起日記沒東西可以寫,更重要的是日記要寫出對自己有意義的東西,甚至是對未來有幫助的東西。 這時候,我就參考永錫書裡的方法,把每天的日記問題,設定成「 跟我的年度目標有關 」。

  8. 2015年7月13日 · 我常常在電腦玩物推廣行動筆記的概念,不是用行動裝置做筆記,而是讓筆記產生行動,三層筆記讓我們聚焦在做完筆記後下一步延伸出什麼具體行動。 三、保留過程。 三層筆記中的封存層帶有累積過去經驗、還原思考過程的意義,那些在行動整理中暫時覺得不需要的內容移動到封存層,這些現在用不到的東西或許在未來思考或行動中會起死回生。 四、動態筆記。 行動的筆記應該是流動的筆記,隨著行動產生的意外而不斷修正,而三層空間結構與數位筆記複製貼上特性,內容可以隨時從封存再次進入構思,從構思具體歸納行動,而搬移特別容易。 (註1:關於三層筆記方法的詳細作法,可以參考: 一分鐘學會幫你理出頭緒的筆記 3 層空間格式法 ) 1. 資料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