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22日 · 25至29歲易假陽性 宜做抹片 自2023年4月起,衛生署已為使用其子宮頸癌篩查服務的30至64歲婦女,採用HPV DNA檢測檢測結果為陰性的人士,建議每5年再檢測;至於25至29歲的婦女,由於出現短暫感染HPV的比率較高,若使用HPV DNA檢測,較大可能出現

  2. 2023年4月26日 · 家計會本月推出全新的合併子宮頸篩查檢測服務,將人類乳頭瘤病毒(即HPV病毒)的DNA檢測,與子宮頸細胞檢測(液基薄層柏氏抹片)合併,為30歲或以上婦女提供靈敏度較高的癌前病變子宮頸篩查服務,能於早期發現癌前病變,每次收費750元。

  3. 2023年6月12日 · 30至64歲女性:若連續2年柏氏抹片檢查結果正常,可每3年接受1次篩查,或每5年接受1次HPV檢測,或每5年接受1次合併子宮頸細胞及HPV檢測。 65歲或以上女性,過去10年常規篩查結果正常,可停止接受子宮頸細胞篩查。

  4. 4 天前 · 早前證供指,醫生認為事主兩肺之間的縱膈腔相隔7.5厘米,左右手臂量度的血壓相差不足20,不足以診斷為主動脈剝離。 譚廣明強調「數字係死,人嘅判斷應要靈活少少」,例如日本採用縱膈腔標準為6厘米以上,基於病人身型可以採用不同標準,醫生仍可以考慮主動脈剝離。 聆訊明(5日)續。 相關字詞﹕ 編輯推介 法庭.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五旬家庭主婦於2021年底因胸口痛入住瑪嘉烈醫院,翌日清晨離世,死因研訊今(4日)續。 心臟科專家證人、中大醫學院臨床助理教授譚廣明表示,事主有急性心臟病跡象,「可能一分鐘前十分穩定,之後就有變化」,院方應為事主接駁心臟監察儀器持續監測。

  5. 3 天前 · 針對事主無接駁心臟監察儀器,譚表示事主有急性心臟問題,病况轉變很快,應接受緊密監察;職員每隔4小時檢查一次較疏,難以觀察臨牀變化。 根據國際指引,事主應該駁上儀器,亦要恆常檢查心電圖和檢驗心酵素。

  6. 2018年3月12日 · 【明報專訊】黃麗儀說預防子宮頸癌,篩查為第二道防線,主要對象是25歲以上的女性,而第一道防線為子宮頸癌疫苗。上月,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就宣布,今年11月起免費為全台灣的國中一年級女生接種子宮頸癌疫苗,以降低子宮頸癌的風險,估計受惠人數約10萬。

  7. 2024年5月11日 · 委員會提出4項改善建議,包括遮蓋存放未使用樣本器皿位置,將器皿開口向下倒轉擺放;加強實驗室職員處理樣本培訓及監督,提醒務必仔細檢查樣本器皿,確保潔淨;建立清晰風險指引,妥善處理樣本懷疑被混雜等實驗室風險事件,職員應加強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