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4日 · 民主派初選案47名被告提堂,上千人無懼限聚令,在法院大樓外聲援,久違了互相守望的群眾場面令人動容,向獨裁政權展示民心不死,民憤不平。 上 / 下一篇新聞. 世紀.四探城市:倫敦平信徒看英國的基督宗教 / 文.曾繁裕/編輯.林凱敏. 世紀.玻璃大叔:書築成堡(二) / 文.鄧正健. 趙婷與李安 /文.陳永仁 / 文.陳永仁. 乜議員 / 尊. 替老師傅洗洗澡 / 馬家輝. 黃花風鈴木 / 屈曉彤. 公務員管理文化需改革 / 葉劉淑儀. 未經證實 / 竟齊. 要令學生想學 / 趙志成. 信唔過自己條命 / 阿寬. 現實和戲 / 關麗珊. 喵喵咪咪麼 / 草日. 施受法 / 韓麗珠. 馬斯克的營銷 Apple Car的酷 / 陳增濤. 老外愛香港 / 馬傑偉.

  2. 2022年7月25日 · 【明報專訊】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今年委任5名資深大律師,委任儀式上月舉行。其中兩名新出爐的資深大狀接受本報專訪,包括擅長刑事案的李頌然、身兼大律師公會名譽秘書及財政的馬嘉駿則擅長民事案,二人談執業路,以及對不同法律議題的 ...

  3. 2020年11月18日 · 2020年11月18日星期三. 港聞一. 下一篇 上一篇. 引烈顯倫言論 贊同司法改革. 圖11 - 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點名引述終院前常任法官烈顯倫(圖)月前呼籲 . . . . . . (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建制派媒體、內地學者等持續批評香港司法機構,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昨日點名讚終審法院前常任法官烈顯倫早前提出的「是時候進行司法改革了」言論,指司法機構也要改革。 港大法律學院公法講座教授陳文敏稱,烈顯倫有其意見,但並非主流,亦不代表整個司法界的看法。 被問到會否憂慮法院受壓,陳文敏稱香港作為法治地方,相信法院是看理由、而非看是否京官發表意見。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4. 2022年4月2日 · 葉在港土生土長,得獎作品亦以港人難以克服的「f」和「th」發音為切入點,他接受大會訪問稱,希望可探討香港的變化,以及隨以來的憤怒、沮喪和離散者內疚情緒。

  5. 2024年4月28日 · 《鐵馬集》是陳夢家的第二本詩集,也可以說是第三本詩集。 因為在《夢家詩集》之後,北平晨報社的《北晨學園》在1932年7月印過一本陳夢家的小詩集《在前線》,但此書全書,即〈在蘊藻浜的戰場上〉等4首詩並附錄方瑋德譯詩〈他是走了〉,均已編入了《鐵馬集》。 這樣,若說《鐵馬集》是陳夢家的第二本詩集,也未嘗不可,《鐵馬集》書脊上也明確印着「陳夢家作詩第二種」。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6. 2024年5月5日 · 這可從三個面向來理解:首先是思想文化內涵,要知道作者湯顯祖寫作的歷史文化背景、動機與寓意,如何以美妙文辭構築出他心目中的想像世界,嚮往自由開放,追求理想幸福,才能深刻認識到不朽作品為什麼可以超越時代,歷久彌新,讓千百年後的人們為之感染同情,觀興歎。 其次,是表演性,《牡丹亭》不僅是文學作品(「案頭書」),也是在舞台上粉墨登場的戲曲表演(「筵上曲」),這就需要理解從南戲到崑曲的演劇傳統,知道明傳奇編劇與崑曲演出的互動關係,展示了最精緻優美的審美境界,以詩歌演唱的寫意手法,展示人間悲歡離合的百態。

  7. 2023年9月15日 · 2023年9月15日星期五. 日光. 七齣好戲. 下一篇 上一篇. 在火山下 / 日光. 【明報文章】54歲那年,松家仁之出版了一部長篇小說《在火山下》。 大半生從事編輯工作的他,以建築師視角書寫一間建築事務所的故事,低調穩定為小說基調;當中提及多個建築師的軼事史事,拓闊建築想像,而他們只不過是血肉之軀,也有欲望與低潮。 事務所的人處事嚴謹、注重細節,各有性情,其中受人景仰的村井老師為人低調,他強調「建築不是藝術,而是現實」。 建築有其使用年限,人們搬進去使用,也是它衰老、折損的開始。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1. 相關搜尋

    梁家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