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江西省 ( 江西 ⓘ , 汉语拼音 : Jiāngxī , 邮政式拼音 : Kiangsi 或 Chianghsi , 赣语 : Kongsi , 客家话 : Gong Si ),简称 赣 ,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东南地区 的内陆 省份 [3] 及 一级行政区 [4] ,位于 长江 中下游南岸,东接 浙江 与 福建 、北邻 安徽 和 湖北 ...

  2. 标音 官话 (現代標準漢語)- 汉语拼音 Wéijī bǎikē - 通用拼音 Wéiji bǎike - 威妥瑪拼音 Wei 2-chi 1 pai 3-k'e 1- 國際音標[we ɪtɕi pa ɪkʰɤ ]- 國語羅馬字 Weiji baeke - 注音符號 ㄨㄟˊ ㄐㄧ ㄅㄞˇ ㄎㄜ 闽语- 白話字 Uî-ki pah-kho - 臺語 羅馬字拼音 Uî-ki pah-kho - 閩東語 平話字

  3. www.wikipedia.orgWikipedia

    Wikipedia is a free online encyclopedia, created and edited by volunteers around the world and hosted by the Wikimedia Foundation. Download Wikipedia for Android or iOS Save your favorite articles to read offline, sync your reading lists across devices and

    • 历史沿革
    • 行政区划
    • 地理
    • 交通
    • 人口
    • 风景名胜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休宁县洪真谋反,经三年讨平。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析休宁县回玉乡和乐平县的怀金乡置婺源县,治清华镇,隶歙州。天复元年(901年),县治迁至弦高(今紫阳镇)。 北宋宣和三年,歙州改称徽州,婺源县属之。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徽州置徽州路,婺源县属之。元贞元年(1295年)升婺源县置婺源州,仍属徽州路。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改徽州路为兴安府,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又改徽州府,婺源州属之。明洪武二年(1369年)婺源州复降为县,仍属徽州府。清延明制。 辛亥革命后,废府留县,婺源县直属安徽省管辖。 1934年为便于“剿共”,婺源划归江西省第五行政区管辖,爆发婺源回皖运动(婺源返皖运动),1947年又划回安徽省第七行政区管辖。 1949年5月1日,中国...

    婺源县下辖1个街道办事处、10个镇、6个乡: 蚺城街道、​紫阳镇、​清华镇、​秋口镇、​江湾镇、​思口镇、​赋春镇、​镇头镇、​太白镇、​中云镇、​许村镇、​溪头乡、​段莘乡、​浙源乡、​沱川乡、​大鄣山乡和珍珠山乡。

    区位

    婺源县位于江西东北部,与安徽省、浙江省交界。东为浙江开化县,北为安徽休宁县,西为景德镇市、浮梁县和乐平市,南邻德兴市。

    地形地貌

    东部、北部为山区,中部、南部多丘陵、盆地。基本地貌特征呈北高南低。最高山峰擂鼓峰,位于北部与休宁交界处,海拔1629米。

    水系

    全县大部分地区属乐安江流域。

    铁路:合福客运专线、衢九铁路
    公路: 杭瑞高速公路、 德婺高速公路、 237国道、 351国道过境。

    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常住人口共334020人,其中男性169724人,占50.81%;女性164296人,占49.19%。全县常住人口中以汉族为主,各少数民族人口共有208人。 截至2021年末,婺源縣常住人口312311人,比2020年末減少2674人,其中,城鎮人口165569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53.01%,比2020年末提高0.98個百分點。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华彩虹桥、婺源宗祠(篁村余氏宗祠、阳春方氏宗祠、汪口俞氏宗祠、黄村经义堂、洪村光裕堂、西冲敦伦堂、豸峰成义堂)、理坑村民居、凤山查氏宗祠、新源俞氏宗祠、
    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朱瓌墓、龙天塔、坑头村民居、江湾村民居、豸峰村民居、灵岩洞遗墨题刻、理坑诒裕堂、胡昌翼墓、詹初墓、婺源明清祠堂(岭下村大经堂、水岚村詹氏宗祠、豸峰村资深堂、旃坑村萧江宗祠、洪村霭庭公祠)、下溪头社公坛、汪口平渡堰等等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理坑村、汪口村、延村、虹关村、思溪村、篁岭村、西冲村、
    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李坑村、晓起村、江湾村、游山村、庆源村、凤山村、考水村、
  4. wiki ( i / ˈwɪkiː / )是一種可通过 浏览器 访问并由用户协同编辑其内容的 网站 。 沃德·坎宁安 於1995年开发了最初的wiki。 他将wiki定义为“一种允许一群用户用简单的描述来创建和连接一组 网页 的社会计算系统” [1] 。 有些人認爲 [2] ,wiki系統屬於一種人類知識的網路系統,讓人們可以在web的基礎上對wiki 文本 進行瀏覽、創建和更改,而且這種創建、更改及發佈的成本遠比HTML文本小。 與此同時,wiki系統還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爲協作式寫作提供必要的幫助。 最後wiki的寫作者自然構成一個社群,wiki系統爲這個社群提供簡單的交流工具。 與其它超文本系統相比,wiki有使用簡便且開放的特點,有助於在一個社群內共享某個領域的知識。 詞源

  5. العربية Azərbaycanca ব ল Català کوردی Čeština Dansk Deutsch English Esperanto Español Eesti فارسی Suomi Français עברית Interlingua ...

  6. 京都(日语: 京都 / きょうと Kyōto )是位於日本 近畿地方的都市,約等同於今日京都市的市中心區域。 其歷史起於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