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沙田 小瀝源 客家 村落將花燈掛在 土地壇 前,每名新丁一個花燈。. 元宵點燈 ,又稱 慶燈 、 開燈 、 賀燈 ,是 中國南方 、 台灣 、 香港 一些村落在 元宵節 前後的傳統習俗。. 粵語 、 閩南語 、 客家話 、 廣府語系 的 圍頭話 等南方漢語中“燈”和 ...

  2. 元宵點燈 ,又稱 慶燈 、 開燈 、 賀燈 ,是 中國南方 、 台灣 、 香港 一些村落在 元宵節 前後的傳統習俗。 粵語 、 閩南語 、 客家話 、 廣府語系 的 圍頭話 等南方漢語中「燈」和「丁」諧音,點燈意寓添丁,據說可以帶來 添丁 的彩數,並且是向祖先稟告族中有新成員的儀式。 故客家人、福建、潮州、臺灣、 香港新界原居民 等人認為元宵燈即為添丁的佳兆 [1] 。 儀式 [ 編輯] 點燈一般在元宵此日或之前開始,實際日子則由初十至二十不等,視乎各村俗例而定。

  3. 在廣東省 廣州市,民俗是正月初十到元宵期間要「開燈」,多選在宗祠大門、神堂正中央和兩旁掛起蓮花燈,在開燈夜親朋戚友一齊相聚「飲燈酒」。正月十三為「試燈」日,即試點元宵燈。到正月十四坊間搭燈棚,預演賀節戲目,街市同時開售紙燈 [11]。

  4. 在廣東省 廣州市,民俗是正月初十到元宵期間要「開燈」,多選在宗祠大門、神堂正中央和兩旁掛起蓮花燈,在開燈夜親朋戚友一齊相聚「飲燈酒」。正月十三為「試燈」日,即試點元宵燈。到正月十四坊間搭燈棚,預演賀節戲目,街市同時開售紙燈 [11]。

  5. 新城市廣場一期. 沙田市中心面貌. 沙田市中心 (英語: Sha Tin Central )是 香港 新界 沙田新市鎮 的中心及最繁忙的地方,通常是指 大圍 以北, 城門河 以西, 火炭渠 以南的新市鎮發展區,狹義的沙田市中心僅包括 沙田鄉事會路 至 獅子山隧道公路 之間的商住混合發展區和休憩用地,而沙田鄉事會路以北至 火炭路 之間的公營房屋區和社區設施在地理環境和道路系統與核心商業區同屬一體,可被視爲市中心的擴展部分,至於 火炭路 以北的學校和政府設施則一般被視爲 火炭 的一部分。 歷史 [ 編輯] 沙田市中心大部份地方是 填海 而成。 1950年代沙田市中心發展成一個墟市,稱為 沙田墟 , 沙田 居民便無需再前往 大埔墟 市。

  6. 謎,在中國 習俗的活動上會稱做猜謎,每年逢正月十五元宵節,會將燈謎結合賞花燈,變成許多人可共同參與的猜謎遊戲。 與一般的 謎語 相比,具有更嚴格的規則。

  7. 沙田大會堂 (英語: Sha Tin Town Hall )是 香港 繼 香港大會堂 和 荃灣大會堂 後第三座大會堂,於1987年1月16日落成開幕,位於 新界 沙田 源禾路 1號,由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管理。 沙田大會堂耗資1.38億港元興建,是 新界東 部的主要文娛中心,經常舉辦 戲劇 、 音樂 及 舞蹈 等活動,或是展覽及會議。 歷史[编辑] 沙田大會堂連同 沙田中央圖書館 項目原本稱為 沙田文化中心 。 地基工程於1981年至1982年建成,於1982年3月1日由 港督 麥理浩爵士 主持奠基禮。 政府隨後將工程批給日本承建商負責興建,合約總值9,300萬港元。 項目於1983年9月15日已動工,並且在1986年完成工程,1987年1月16日由署理港督 鍾逸傑爵士 主持落成啟用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