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7月5日 · 泰加暫停為8月後到期所有保險續保. 【明報專訊】接管泰加保險的德勤公布,基於對泰加的經營及財務狀况評估,為保障客戶利益,將暫停為今年8月或以後到期的所有保單續保。. 泰加早前已宣布不為2月至8月到期之的士保單續保,今次為泰加在1月7日被 ...

  2. 2022年7月15日 · 現時加仍有約3萬張保險,當中有96%為汽車保險,其中的士有5200張,約1300張為勞工及家庭保險。 另外,早前有報導指監局行政總監張雲正疑與加保險一名前高層有存在利益關係,張雲正回應指如任何人覺得有可疑,可向保監局舉報。 加保險年初突然斷8000張的士保單,1月初被監局接管,並委任德勤為經理。 本月初接管經理公布,評估加的經營及財務狀况後,將暫停為今年8月或以後到期的所有保單續。 相關字詞﹕ 編輯推介 保險業監管局 加保險 的士.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保險業監管局向加保險提出清盤呈請,並啟動香港汽車保險局及保險公司(僱員補償)無力償債管理局,管理無償付能力賠償基金計劃。

  3. 2024年5月20日 · 為愛車選擇「全保」時,宜於費與自負額之間取得平衡。不過,受車主向保險公司索償,也會影響日後的車保保費。現時市場上的車均設無索償折扣(NCD),即車主過去沒有索償便會取得新一年續保保費的折扣,沒有索償的年期愈長,折扣愈高。

    • 國泰發展本已好景難再
    • 內地客來港前景難料
    • 經營考慮不會攙雜幼稚離地政治動機

    國泰航空成立於1946年,今年已是74歲的「名牌老店」。截至2018年底,國泰航空連同旗下的港龍航空以及香港華民航空(國泰全資貨運子公司),營運共212架飛機,直接聯繫香港至全球35個國家共109個目的地,其中港龍航空共有48架飛機,國泰的內地航線均由其運營,包括內地26個目的地。 近年國泰的發展原本就已好景難再。集團主席在2018年年報中承認:「與其他航空公司(尤其是中國內地航空公司)之間存在激烈的競爭,燃油成本增加及美元逐漸走強,均對客運業務的表現構成不利影響」,顯示國泰面臨的發展限制,而港龍航空面對中國國航、海南航空、南航等同樣經營內地與香港之間航線的內地航空公司的競爭,明顯更為不易。一個港人恐怕並不知悉的現實是,在港的內地普通人士飛內地時,多數會選擇國內航空公司而非港龍,內地旅客赴港...

    然而,受到香港社會事件於2019年下半年升溫及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影響,進出境旅客量大幅下跌。隨着香港經濟步入衰退,集團的經營環境變得極其嚴峻,因此一般較上半年為佳的下半年業績跌幅遠超預期:2019年年報指出,國泰航空及國泰港龍於2019年下半年錄得應佔虧損4.34億元,而2019年上半年及2018年下半年則分別錄得應佔溢利6.75億元及12.53億元;集團2019年下半年僅錄得股東應佔溢利3.44億元,而同年上半年及2018年下半年則分別錄得應佔溢利13.47億元及26.08億元。集團主席稱:「(2019年)下半年香港的社會事件使運載率、機位預訂量及乘客運載人次大幅下跌。訪港客運量大受影響,尤以短途及中國內地航線為甚,而離境客運量亦同樣下跌。」 所謂「社會運動」尚未完全終結,新冠疫情又至,香港...

    然而香港資深傳媒人劉進圖在《明報》10月27日文章〈港龍停運——中英共利告終〉中,卻認為國泰停運港龍航空和大規模裁員的決定,「不是純粹的商業決定,更多是政治決定,標誌着中英兩國資本合作共利的年代告終」。這個結論的天馬行空,有點讓人無語。 國際性商業機構的經營考慮,一般不會攙雜部分港人建立「黃色經濟圈」一樣幼稚而又離地的政治動機,除非政治因素將明顯有損其未來經營前景。經濟發展前景、獲取最大利潤,一定會是商業機構首要的考量因素。把港人的離地思維套在國泰的決定上,不知是否會讓後者的決策者們偷笑。現在「黃色」消費者們只光顧「黃店」,一段時間內當然能讓「黃色經濟」受益,甚至能呈現一時的「黃色經濟」繁榮,但根本而言,這只是在塘水滾塘魚,維持長期繁榮靠的是「黃色經濟圈」消費者錢包始終充裕,而消費者們的收入...

  4. 2017年7月24日 · 【明報專訊】上周恒指升316點或1.2%,連升兩星期累漲1365點或5.4%。國指則全周升59點或0.55%。本倉快將開倉5年後,累積升幅亦已逾倍。港股急升過後稍作整固,但整體向上之勢不變。科技股表現強勁,騰訊(0700)上周急升4.3%,中資金融股則遇上阻力,資源股衝高回落,個股和板塊的波動開始增加。

  5. news.mingpao.com › ins › 港聞news.mingpao.com

    2024年5月14日 · news.mingpao.com

  6. 2023年2月1日 · 根據運輸署網頁,「T牌」只為車輛業界申請,不得轉讓及租售,有業界人士認為規例有灰色地帶,「T牌」或被車主借用試駕未獲運輸署發牌的車輛。.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