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Yahoo字典
    • 1. Shenzhen subprovincial city in Guangdong, special economic zone close to Hong Kong

    Powered by CEDict

    • Shenzhen

      • 深圳市喺廣東嘅位置 深圳 Sam 1 Zan 3 ( 客家話 拼音:Chhṳ̂m-chun, 潮州話 拼音:Chhim tsùn, 普通話拼音 :Shēnzhèn,外文名:Shenzhen,舊外文名:Sham Chun、Shamchun、Shum Chun,舊地圖標爲 Po On(寶安))係 中國 廣東省 中南部 珠三角地區 一城。
      zh-yue.wikipedia.org/wiki/深圳
  2. en.wikipedia.org › wiki › ShenzhenShenzhen - Wikipedia

    Shenzhen is located with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bordering Hong Kong to the south, Huizhou to the north and northeast, Dongguan to the north and northwest. Lingdingyang and Pearl River to the west and Mirs Bay to the east and roughly 100 kilometres (62 mi) southeast of the provincial capital of Guangzhou.

  3. 深圳市,简称深,别称鹏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广东省的计划单列,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之一。地处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伶仃洋,南與香港接壤,北与惠州、东莞毗邻。

  4. 深圳知名的直屬中學包括深圳中學、深圳實驗學校、深圳外國語學校、深圳高級中學,一本上線率均超過90%,被稱為「深圳四大名校」 [162],其中前三所中學因歷史悠久、聲譽卓著,早年間也被稱為「深圳教育的三面紅旗」 [163]。

  5. 深圳的英文名叫Shenzhen。 深圳简称“深”,别称 鹏城 ,是广东省下辖的副省级市、 计划单列市 、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深圳地处中国 华南地区 、广东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 大亚湾 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连,是连接香港和中国内地的纽带和桥梁,也是国家定位的 粤港澳大湾区 四大中心城市之一。 扩展资料: 深圳,位于南海之滨,毗邻港澳,是一座充满魅力、活力、动力和创新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大都市。 深圳,是中国经济中心城市,是中国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 深圳,因改革而生,以创新为魂,是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奇迹。

    • 概览
    • 历史沿革
    • 行政区划
    • 地理环境
    • 自然资源
    • 人口
    • 经济
    • 社会事业
    • 交通运输
    • 历史文化

    [shēn zhèn shì]

    广东省辖地级市

    深圳市,简称“深”,别称鹏城,广东省辖地级市、副省级市 [277]、国家计划单列市,超大城市 [260],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北回归线以南,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连,北部与东莞市、惠州市接壤 [202],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 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之一 [237]。截至2022年末,全市下辖9个区,总面积1997.47平方千米,2023年末,深圳市常住人口1779.01万人。 [202]

    深圳市的前身是宝安县 [248] [250] [301],明清时期主体部分属广州府新安县 ,建市之前属惠阳地区。 [251]深圳之名始见史籍于明朝永乐八年(1410年)。1979年3月,改宝安县为深圳市,由广东省和惠阳地区双重领导,11月直属广东省领导。1980年8月,深圳市建立深圳经济特区。 [306]深圳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被誉为“中国硅谷” [267]。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 、国家物流枢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中国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 ,并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

    深圳最早的前身为广州府宝安县 [110],深圳的经济特区发展史虽只有40多年,却拥有着67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新石器时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有着6000多年的人类开发史和海洋经济发展史、1700多年的城市史、600多年的海防史、悠久的广府民系和客家移民史 。

    先秦时期,广东地区居住的是被称为“南越”的少数民族(百越的一支),包括壮族、畲族和疍家等 。深圳是南越部族远征海洋的一个驻脚点。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区域的南越部族以捕鱼、航海维生,甚少农垦。

    自秦朝,即为广东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14年在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谪徙秦国人50万人开发。时属南海郡的深圳,便融入了秦代的中原文化,后为南越国地。大汉帝国、东汉属于交州(管辖广东、广西、越南大部)南海郡。西汉设郡前属越地、南粤地(南越地)。

    深圳最早的前身为广州府宝安县,宝安作为县建制始于东晋咸和六年(331年)。朝廷置辖地六县的东官郡,辖地大概为现今的深圳市、东莞市和香港等范围。郡治在宝安县(南头)。

    深圳在宋朝时期是南方海路贸易的重要枢纽,属于广州府宝安县。盛产食盐、香料。至元朝,又以出产珍珠著名。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在今深圳境内设立了东莞守御千户所及大鹏守御千户所。有600多年历史的南头古城,曾是晚清前深港澳地区的政治中心。

    区划沿革

    1982年1月,成立罗湖区,辖经济特区全部范围,盐田区域为罗湖区管辖。 1982年9月,沙头角镇作为县级镇从罗湖区划出 。 1983年6月,深圳经济特区设罗湖、上步、南头、沙头角4个区办事处。 1984年5月设为管理区,仍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 1989年10月,上步管理区改名福田管理区。 1990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特区内撤销罗湖、福田、南头、蛇口、沙头角管理区,设立罗湖、福田、南山3个市辖区。同年3月,沙头角区并入罗湖区。 1992年11月,民政部批复,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宝安县,设立宝安区、龙岗区(1993年元旦实施)。 1997年10月,国务院批准增设深圳市盐田区(1998年实施),辖从罗湖区划入的沙头角镇和盐田、梅沙2个街道。 1998年3月,以沙头角为中心的区域从罗湖区析出,设盐田区,仍为特区范围。 2007年5月,光明新区成立,管辖公明、光明两个街道,地处深圳西部。 2009年6月,深圳市委市政府为推进以大工业区为中心的东部片区统筹发展,促进深圳市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化水平,将原深圳市大工业区和原龙岗区坪山街道、坑梓街道,整合为坪山新区。 2011年12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宝安和龙岗新增两个功能新区,分别为“龙华新区”和“大鹏新区” 。 2016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深圳市龙华区和坪山区,以龙华、大浪、民治、观湖、福城、观澜等6个街道的行政区域为龙华区行政区域;以坪山、坑梓2个街道的行政区域为坪山区的行政区域 。 2018年5月,国务院批复广东省设立深圳市光明区,光明区人民政府驻光明街道广场路1号 。 2018年12月16日,中国共产党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工作委员会、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揭牌,为深圳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5月,深圳市下辖9个行政区(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盐田区、宝安区、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和1个功能区(大鹏新区),共有74个街道办事处,676个社区,782个居民委员会。市政府驻深圳市福田区福中三路深圳市民中心 [146] [255]。

    位置境域

    深圳市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毗邻香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3′至114°38′,北纬22°24′至22°52′之间。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边深圳河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连;北部与东莞市、惠州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997.47平方千米 [176]。

    地形地貌

    深圳市全境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大部分为低丘陵地,间以平缓的台地;西部为滨海平原。境内最高山峰为梧桐山,海拔943.7米 [176]。东部地区留存了独特的火山地质遗迹和海蚀地貌,大鹏半岛国家地质自然公园内七娘山火山穹丘、大雁顶火山通道等火山地质遗迹,以及鹿咀伏鲸崖等海岸地貌资源,是稀有、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 [171]。

    气候

    深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短冬,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3.3℃,历史极端最高气温38.7℃,历史极端最低气温0.2℃;一年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平均为15.7℃,7月平均气温最高,平均为29.0℃;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853.0小时;年降水量平均为1932.9 毫米,全年86%的雨量出现在汛期(4~9月)。春季天气多变,常出现“乍暖乍冷”的天气,盛行偏东风;夏季长达6个多月(平均夏季长202天),盛行偏南风,高温多雨;秋冬季节盛行东北季风,天气干燥少雨。 深圳气候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热量资源、降水资源均居全省前列,但又是灾害性天气多发区,春季常有低温阴雨、强对流、春旱等,少数年份还可出现寒潮;夏季受锋面低槽、热带气旋、季风云团等天气系统的影响,暴雨、雷暴、台风多发;秋季多秋高气爽的晴好天气,是旅游度假的最好季节,但由于雨水少,蒸发大,常有秋旱发生,一些年份还会出现台风和寒潮;冬季雨水稀少,大多数年份都会出现秋冬连旱,寒潮、低温霜冻也是这个季节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水资源

    深圳市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河流共有362条,分属12大流域,大小湖库168座。位于深圳市区东部的深圳水库,总库容4000多万立方米,是深圳与香港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地下水资源总量6.5亿立方米/年,年可开采资源量1亿立方米。天然淡水资源总量19.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500立方米,约为全国和广东省的1/3和1/4。

    海洋资源

    深圳市海洋水域总面积1145平方千米。深圳辽阔海域连接南海及太平洋,海岸线总长260.5千米,50处自然沙滩,51个无居民海岛和岛礁,拥有大梅沙、小梅沙、西冲、桔钓沙等知名沙滩,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深圳湾红树林、梧桐山郊野公园、内伶仃岛等自然生态保护区。

    生物资源

    深圳市盛产龙岗鸡、南头荔枝、南山桃、石岩沙梨、金龟桔和龙华方柿等农副产品。沙井蚝是深圳的另一大特产。栖息、繁衍的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有虎纹蛙、蟒蛇、猕猴、大灵猫、金钱豹和穿山甲等;经济价值较大的两栖类动物5种、爬行类动物23种、鸟类30种、兽类33种 [176]。

    历史上,深圳前身宝安县(新安县)原有四个民系杂处,广府、客家、福佬与疍家人,其中以客家人居多 [192] [290]。深圳最早的客家人始于何时,尚无翔实可证的资料,但大批量客家人进入深圳,则是在“迁界事件”发生之后的清康熙乾隆年间 [193]。

    深圳的广府人自宋元之交从东部迁入深圳,主要居住在罗湖.福田.南山.宝安.光明等地区。广府人散居于龙岗,平湖可谓是龙岗区广府民系最为集中的街道,在辖区12个社区里,有2个讲客家话,10个讲平湖围头话。唐安史之乱后,纷扰随之而来,每逢战争,岭南就成了“避风港”。这个过程中,广东南雄珠玑巷成了南迁的重要中转站,而广府人落户平湖也正是历史必然 。

    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年)至康熙七年(1668年)实施迁界,“寸板不许下海”“片帆不准入口”,将沿海居民内迁50里、再迁30里。康熙八年(1669年)新安县复界,其他地区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才得以复界,原居民回归者甚少,于是招垦粤东等地的客家人入籍新安县。粤闽赣和东江流域客家人,尤其是梅州、潮州、惠州等地的客家人,在优惠招垦政策的感召下,纷纷奔赴滨海深圳,掀起了恢复生产、开荒垦殖、重建家园的新高潮 。

    2020年11月1日零时,深圳市常住人口(含深汕特别合作区,下同)1756.01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数的13.9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42.40万人相比,增加713.61万人,增长68.46%,年均增长5.35% [286]。

    综述

    2021年,深圳市经济总量居亚洲城市第四位 [202],全市累计商事主体超385万户,商事主体总量和密度居全国第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量居全国第二 [224] [282]。2022年6月,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政策文件,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 。2022年,深圳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个产业集群)增加值达13324.02亿元;占GDP比重突破四成,达41.1%;同比增长6.9%,高于GDP增速3.6个百分点 [284];深圳商事主体数量持续增长,新增52.2万户,总量达393.78万户,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281]2023年1月,深圳市经济进入全球城市前十,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十年增加近2万亿元,总量突破3万亿元。 截至2022年底,深圳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2043家总量达2.3万家,在全国的占比为5.75%。同期深圳全社会约1779亿元的研发投入中,企业研发投入占比高达94.0%。 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营业。2004年5月,中小企业板正式推出。2009年10月,创业板正式启动。2016年12月,深港通正式开通。2020年4月27日,创业板正式拉开改革序幕 [222]。2022年11月,深圳数据交易所揭牌成立 [223]。 •数据

    第一产业

    2023年,深圳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7.10万亩,比上年下降1.3%,其中,蔬菜播种面积13.92万亩,增长4.4%。水果播种面积5.45万亩,下降10.7%。全年蔬菜产量16.68万吨,比上年下降3.0%;水果产量4.10万吨,增长25.4%。 2023年,深圳市水产品总产量8.66万吨,比上年增长4.7%。其中,海产品7.97万吨,增长5.7%;淡水产品0.69万吨,下降4.2%。

    第二产业

    2023年,深圳市全部工业增加值11818.61亿元,比上年增长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2.6%;重工业增加值增长6.9%。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4.4%,制造业增长5.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9.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3%,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58.4%和66.8%。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前十大行业依次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7.8%;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0%;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4.5%;汽车制造业增长47.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7%;烟草制品业增长33.8%;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0.3%;金属制品业增长23.2%;医药制造业增长13.5%。 2023年,深圳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上年增长4.5%。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4%,与上年持平。 2023年,深圳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932.61亿元,比上年下降1.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79.50元,增加0.03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05%,下降0.31个百分点。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39.25万元/人,比上年增长10.0%。 2023年,深圳市建筑业增加值1239.65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全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147.6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教育事业

    •综述 2023年末,深圳市各级各类学校总数达2940所,毕业生66.03万人,招生74.85万人,在校学生274.80万人。年末全市有幼儿园1973所,在园幼儿55.51万人。有小学359所,在校学生122.66万人。有普通中学554所,在校学生66.92万人。有普通高等学校14所,在校学生16.08万人。2023年,深圳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4.99万人,在校生16.08万人,毕业生4.57万人;成人高等学校招生1.37万人,在校生4.10万人,毕业生1.27万人。 2020年,教育部会同广东省人民政府将深圳列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市域试点,联合印发《教育部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深圳职业教育高端发展 争创世界一流的实施意见》 。2021年9月24日,教育部办公厅决定在广东省深圳市设立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134]。2022年11月,深圳西丽湖国际科教城X9高校院所联盟正式成立,初期成员包括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鹏城实验室以及未来落户该片区的高校 [236]。 •高等教育 •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 •特殊教育 •其他

    科学技术

    2022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49%,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7.25%,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94.0%。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43家,总量2.3万家。深圳高新区综合排名全国第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城市首位。深-港-穗科技集群连续3年排名全球第二 [214],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居亚太地区第五位。 截至2022年末,全市科技型企业已超过3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2万家;有39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24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17家市级双创示范基地 [215]。 2023年末,深圳市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42.88万人,比上年增长6.4%,其中具有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34.44万人,增长12.2%。 2022年11月,深圳零一学院、深圳科创学院正式揭牌。深圳零一学院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推动创办的一所创新型学院,总部落户南山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创院院长由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创办首席教授郑泉水院士担任 [296]。

    文化事业

    2023年末,深圳市有各类公共图书馆845座,公共图书馆总藏量6476.33万册,比上年增长7.0%。全市拥有博物馆61座,美术馆13座,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2座,广播电视中心3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 2022年9月,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颁布《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2021—2025)》。规划显示,“十四五”时期,深圳市计划完成新建大型图书馆3家、中型图书馆5家、小型图书馆20家,改、扩建中小型图书馆7家,全市新增公共图书馆面积约27万平方米,与“十三五”期末相比增幅达64.7% [244]。福田区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复核,获全省唯一“优秀”等次。深圳在广东省地市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中蝉联第一,南山、福田、龙岗、盐田、宝安等区在全省122个县(市、区)中包揽前五 [243]。 深圳市主要文艺院团 深圳交响乐团 深圳歌剧舞剧院 深圳粤剧团 深圳话剧院(筹) 深圳管弦乐团(筹) [243] 深圳民族管弦乐团(筹) [243]

    数据

    2023年,深圳市旅客运输总量20639.0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6.9%,旅客运输周转量983.82亿人公里,增长133.0%。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28664.04万吨,比上年增长5.2%;集装箱吞吐量2988.00万标箱,下降0.5%,其中,出口集装箱吞吐量1477.08万标箱,下降0.1%。全市年末拥有港口泊位数144个,其中万吨级泊位79个。全年机场旅客吞吐量5273.4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4.6%。 2023年末,深圳市民用汽车保有量410.27万辆,比上年增长4.3%,其中,私人汽车316.91万辆,增长4.9%。民用轿车保有量198.38万辆,增长1.0%,其中,私人轿车180.06万辆,增长1.3%。 2023年末,深圳市公路总里程72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92公里。年末公共交通营运线路总长度19591公里。年末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35979辆,比上年增长1.2%。其中,公共汽车15354辆,下降3.8%;出租小汽车20625辆,增长5.2%。全年公共汽(电)车客运总量11.03亿人次,增长11.9%。建成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567公里,比上年增加8公里。轨道交通线路17条,轨道交通客运总量27.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54.5%。

    公路

    深圳市主要高速公路有机荷高速公路、梅观高速公路、盐坝高速公路、水官高速公路。

    铁路

    深圳市是国家铁路枢纽城市,贯穿中国大陆的两条主要铁路干线在深圳交汇,基本明确了深圳“东西贯通、南北终到”的铁路布局。

    地名由来

    根据档案史料的记载,正式文件中第一次出现“深圳市”名称的是1978年中共惠阳地委向广东省委报送的《关于宝安县改为深圳市的请示报告》。 关于“深圳”地名,说法一认为始见史籍于明永乐八年(1410年),于清朝初年建墟。“圳”在客家方言里指田间水沟,顾名思义,“深圳”即是田间有一条深水沟之意 [194] ;说法二认为在深、港、莞大部分村落中,不论广府抑或客家村落,村中多有“圳边”“圳头”“圳口”“新圳”等地名,均指流经田边的小河涌,“深圳”由此衍生(“圳”字指田间小河涌)。深圳河因深圳墟而得名,而深圳墟则因为附近有“深圳”流过而得名,有专家分析此“深圳”为今布吉河。深圳墟(或者是惠民桥附近的“深圳”)周边的湖贝、黄贝岭、罗湖、笋岗、蔡屋围等村子,村民均操莞宝粤语,而莞宝话中亦有用“圳”来称呼河流的习惯 [311],深圳地名就是来源于深圳河边的深圳墟,深圳墟则是由包括湖贝村在内的张氏一族所建设。

    地域文化

    深圳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积淀,集海防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红色文化等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精神等现当代文化于一体 [171]。 经历多次中原汉人由北向南的大迁徙,约至宋元之间,岭南地区形成以不同方言和习俗为主要界定标志的广府、客家两大民系。深圳地区属珠江三角洲文化圈,居民历来以广府、客家两大民系为主。直至1979年建市,深圳仍然保持着这种居民结构格局。在风俗方面,以两大民系为主,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风貌特色 [157]。 广府民系居民(以下简称广府人)广府人在深圳俗称“本地人”,指世居本地讲粤语(又称“白话”)的居民。深圳广府族群基本集中在沿珠江沙田地区和广九铁路深圳段以西的西乡、福永、沙井、松岗、公明、光明6个镇,南山区(西丽街道除外)、罗湖区(桂园、笋岗、东门、南湖以及水贝、黄贝岭村)、福田区(梅林除外)及平湖(山厦、李朗除外)、大鹏、南澳(东涌、西涌、半天云除外)等镇。深圳地区最早的广府人,是由早期中原移民与古南越族人自秦汉以来的(包括公元前204年至公元前110年由赵佗建立的南越国时期)长期互相交融中,逐渐形成的最早的汉族民系 [109] 。 客家民系居民(以下简称客家人)客家方言地区主要在广九铁路深圳段以东的盐田、沙头角、横岗、龙岗、坪地、坪山、坑梓、葵涌、石岩、布吉、龙华、观澜等地,罗湖区(莲塘、东晓、东湖、清水河以及罗芳、水库新村)、福田区(梅林、莲花街道)、南山区(沙河、西丽街道)。据《宝安县志.方言》载“客家方言使用人口占全县户籍人口56%,粤方言44%”(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版)。第一批进人深圳地区的客家先民难以确证。一般认为自宋末开始,从中原辗转闽、赣、粤山区迁人 。客家人是来自于中原的汉族,是由于战乱迁徙至闽粤赣这一个特定的区域 [130],文化方面与当地的土著居民融合而成的一个具有独特客家方言系统、独特文化习俗和情感心态稳定的汉族支系 。清初“迁海复界”政策有关,客家人大批量进入深圳,大都是来自今梅州市的梅县、兴宁、五华等县,带来了客家传统文化因素。深圳是客家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交融点,许多客家遗迹都可以显示出滨海客家的海洋文化特点 [113]。

    非遗

    截至2021年,深圳市纳入各级非遗代表性名录的项目有214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27项、市级63项;全市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76人,其中国家级3人、省级24人、市级30人,区级119人;全市各级非遗展示传承场所39处 [170]。

  6. Many translated example sentences containing "深圳市" –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and search engine for English translations.

  7. About SZ. What’s On. Get ready to paddle on rivers, sea. An evening of original works. Photo. Sports parks help you get active. City goes flowery. Video. SZ company listed among world's most innovative companies. From Milan to SZ: Cross-cultural fashion feast hits town. 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