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10日 · 所以,為了調伏眾生、攝受眾生和自己覺悟,應當分別勤學聲明、因明、工巧、醫方和內。 “ 若不勤學五明處,聖亦難證一切智 ” , 因為一切種智是無礙照見一切所知法,而一切所知法又歸攝在五明之中,不在因地勤學總攝一切所知法的五明,又如何能證得遍知所知法的一切種智?

  2. 2018年10月21日 · 因果,了因果(講師秋伶) 2018.10.21 一、前言: 佛家:「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涅槃經》 道家:「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

  3. 2020年7月5日 · 六萬多年的輪迴,無明、習性、脾氣、毛病非常多,以戒律來警覺提醒,恢復清靜靈自性。. 戒律即三清四正。. 二、 何謂三清. 三清者即:聖凡清、錢財清、男女清。. (A) 聖凡清:. 就是聖事、凡情界限要分清楚,也就是公私分明,重聖輕凡,不可以假公濟私 ...

  4. 文憑」和「學位」有什麼不同? (刊載於 2007年 1月 13日《世界日報》) 大學畢業,頒發給學生的是 degree,中文譯為「學位」,例如:學士、碩士、博士,都是「學位」。 學院畢業,依學生所讀的課程,會獲得 diploma,中文翻譯為「文憑」,又分為「職業文憑」和「學術文憑」兩種。

  5. 了知貪著劣事的過患之後,即應努力修習對治法,滅除耽著惡劣事業的顛倒心。. 如云:“棄妙喜正法,無邊歡喜因,汝何故反喜,苦因散掉等。. “無邊歡喜因”,即出生無邊歡喜的來源——正法。. 如《入行論》所說:正法是能出生無邊歡喜的來源,為何你 ...

  6. 2020年11月10日 · 廣論消文215 215頁4行-216頁7行 第二,如次正修分三:① 修習希求利他之心; ② 修習希求菩提之心;③ 所修果即為發心。 具足圓滿體相的菩提心,包括希求利他之心和希求菩提之心。

  7. 閱讀歷史:成化帝與萬貴妃. 憲宗與萬貴妃. 這是一個明朝成化年間真實的宮廷愛情故事。. 女主角是萬貴妃 ,本名 萬貞兒 , 青州 諸城 人氏, 憲宗成化帝 的寵妃。. 生皇長子(未命名)。. 男主角就是明朝第八代皇帝憲宗 ,或作 成化帝 , 為明英宗的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