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1年7月13日 ·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謝雅寶) 衛生署昨指令中成藥製造商濟生堂製藥廠有限公司從市面回收5款散劑藥物包括萬應保嬰丹 (紙盒裝) (註冊編號HKP-10826)、萬應保嬰丹 (鐵盒裝) (註冊編號HKP-10833)、萬應金裝雙料保嬰丹 (註冊編號HKP-10849)、萬應猴棗散 (註冊編號HKP-11029)及萬應疳癪肥仔散 (註冊編號:HKP-10844)(見圖),前4款中成藥適用於小孩,可用作治療咳嗽;最後1款則適用於成人及小孩,可用作增進食慾。 衛生署的調查顯示,該製造商在入樽的過程中注入過多藥粉,每款超標重量達11%至45%,但產品含鉛量未有超標。 發言人表示,暫未接獲巿民服用產品後不適的報告,呼籲擁有該些產品的市民應立即停用,如服用後有任何不適,應盡快求醫。

  2. 2018年12月25日 · 山 林. 魯迅先生在《秋夜》裡寫道:「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名人下筆,語境不凡,這句話既易於記誦,又意味深長。 在微信公眾號上,我見過有些寫作者刻意模仿這種寫法,公然把棗樹換成桃樹、槐樹、柳樹等。 然而棗樹永遠是兩株棗樹,它根在泥土,梢指雲天,後園牆外,默默相伴。 傳說,王母娘娘派遣手下的金童玉女去凡間送兩枚仙給大禹吃,鼓勵他繼續治水,造福民間。 半路上,兩個孩子禁不住誘惑,每人吃了一枚仙。 王母娘娘知道後,大發雷霆,把金童玉女變成了兩枚棗核,打落到了凡間。 兩枚棗核本來就受仙氣滋潤,資質非凡,適逢天降甘霖,很快長成兩株棗樹。 傳說肯定是不靠譜的,但是老百姓喜歡聽啊! 我爺爺奶奶就信奉「種成雙」的說法。

  3. 2020年6月11日 · 2020-06-11. 花與蜂。 (韓鳳平攝)作者供圖. 扶 雲. 山東作家路來森說,仰望棗樹的每一寸時光,會感受到一種硬實的厚重和滄桑。 初夏,林裏的棵棵棗樹,像一頂頂老而彌新的綠傘張開着,在層層疊疊淡綠的葉中間,細碎的花綻放了。 恍若一夜間,一層米色的雪落滿了樹冠,黃黃白白的連成一片。 米粒大小的花苞漸次綻放,在光影斑駁、簌簌顫動的葉片中間,向人釋放着纏綿的愛意。 徜徉在這樣一片棗樹林裏,望着花上採蜜的蜜蜂起起落落,呼吸着帶有花香的新鮮空氣,我的心裏愜意極了。 幾十年過去,北京肖復興對於小時候自家大院的3棵老棗樹,也是念念不忘,還專門寫下文章。 記得幼時,我家的老棗樹是長在南院的,小棗兒就藏在葉間,格外顯眼。

  4. 2018年9月30日 · 如同為濕疹常用的方劑包括龍膽瀉肝湯萆薢滲濕湯除濕胃苓湯參苓白朮散當歸飲子或四物消風飲。 證型不同,治法用藥便不一樣。

  5. 2015年12月6日 · 就臨床所見,具體可分為以下四種情況。 現代醫學認為,手冰腳凍是由人體血液迴圈出現障礙或代謝功能失常而引起的一種症狀,常與糖尿病、雷諾氏病、甲狀腺功能低下、風濕性關節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閉塞性動脈硬化症等疾病有關,臨床上應予識別,並及早防治。 文:藍永豪(香港中醫學會教務長) 1. 陽氣鬱閉宜疏肝行氣. 倘若患者手足厥冷,伴抑鬱煩躁,經常唉聲嘆氣,胸脅脹滿疼痛等症狀,辯證屬陽氣鬱閉,多因肝氣鬱遏於內,氣血運行不暢所致。 治宜疏肝解鬱,宣達陽氣,方選四逆或柴胡疏肝。 四逆出自漢代張仲景的《傷寒論》,藥用柴胡、白芍、枳實、炙甘草,能透邪解鬱,疏肝行氣,用於手足溫或脅肋疼痛屬陽鬱厥逆證;而柴胡疏肝是在四逆的基礎上(枳實轉用枳殼)加入陳皮、香附及川芎,以加強行氣疏肝的作用。 2.

  6. 2017年5月7日 · 2017-05-07. 大. 材料:浮小麥50克、大15枚、炙甘草10克. 做法:將所有材料洗乾淨,放於煲中煮10-15分鐘後即可飲用。 功效:養心安神、滋陰養臟。 甘麥大湯出自東漢醫家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婦人雜病篇》,當中記載婦人因「臟躁」而有「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的症狀。 而現今女性由於生活壓力過大使臟腑陰陽失調,多以煩躁、易怒、焦慮等情緒問題,都可飲用甘麥大湯。 讀文匯報PDF版面. 相關新聞.

  7. 2021年5月9日 · 中醫提倡「冬病夏治」,該理論的依據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利用夏季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來治療某些寒性疾病,從而達到標本兼治、預防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