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9月16日 · 受影響的瑞安護老中心租用地下至4樓為院舍,現有約110名院友。 (香港01記者攝) 【最後一個中秋】智障家舍被迫遷結業 十多年共對院友不捨別離 長者院舍券最快年底推行 張建宗:增院舍改善質素誘因 院舍負責人曾涉非禮 集團其他分院安全衛生差. 家屬:有信心不需搬遷. 多個瑞安護老中心的院友及家屬均對大廈清拆重建表示不知情,家屬莫生更指「個個星期都嚟都無聽講過」,更反問記者是否屬實。 對於清拆後逾百名長者同時湧出同區的安老院,他說只能見步行步,認為即使院舍面臨搬遷亦不會提早通知家屬。 亦有遷入院舍僅一個月的長者不相信院舍面臨清拆,「入面有百幾個老人家,唔會(拆)。

  2. 2017年3月11日 · 「沙田雅安護老中心」(前稱瑞安護老中心)位於威爾斯親王醫院職員宿舍E座1至4樓C及D室。 家屬關注組代表黃國雄表示,去年9年家屬收到院舍通知,政府產業署指本月31日租約期滿後不再續租。

  3. 2017年3月11日 · 威爾斯親王醫院二期重建計劃如箭在弦,納入計劃的E座宿舍,有一所護老院沙田雅安護老中心」(前稱瑞安護老中心)仍未遷出。 據了解,現時仍然有約80名長者,未找到安身之所。

  4. 2024年5月23日 · 「以老護老」情況日趨普遍,賽馬會撥款逾2.9億元策劃及捐助 本港面臨人口老化,每百萬居家長者中,有16.6%需要長期照顧,現時香港有24.6名護老者。 港聞

  5. 2021年7月27日 · 現時在新型安老院舍工作的她,其照顧模式更貼近自身的理想,她希望日後能把有溫度的照顧模式,帶進更多安老院內,為院舍建立一個新的形象。 90後的葉裕童6年前成為一名註冊護士,投身安老行業。 「我份人鍾意照顧人,唔怕麻煩,又多事,安老院舍工作充滿挑戰,覺得好適合我」。 入行時,她發現有不少關於安老院的負面新聞,她暗自道,「如果係我,有信心可以做得更好」。 90後的葉裕童6年前成為一名註冊護士,投身安老行業。 (曾鳳婷攝) 但當葉裕童到院舍上班首天,便察覺到當中的落差。 她憶述,院舍環境陰沉,每日的工作內容幾是一模一樣,大部分是在指定時間內完成相關的照顧工作。 「(安老院舍)啲嘢一式一樣,唔通全部長者都鍾意同一樣嘢? 90後註冊護士葉裕童(阿Bu) 照顧模式一式一樣 引起反思.

  6. 2024年5月8日 · 2017年,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發布《以老護老:基層年長老者服務需要問卷調查報告》,發現照顧者年齡中位數為70歲,最年長者甚至高達90歲——這個年齡層的照顧者,有的不太掌握社區照顧服務的資訊,有的則以「沒有需要」、「自食其力不想麻煩別人 ...

  7. 2017年10月23日 · 社區服務助長者減慢退化 護老者得喘息空間. 梁喜歡現時已86歲,是一個患輕度認知障礙症的獨居長者,她失去一邊視力及聽力,亦需以拐杖協助走路,女兒劉伙嬌周一至周五會在早上過去照顧她,她亦已使用政府津貼的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近2年,主要是上門的認知障礙訓練。 對於梁婆婆而言,每次訓練均是開心的時光,除了玩遊戲外,更可以和不同的照顧員訴說她以前在大澳的舊事。 「她覺得現時每天都是賺回來的! 」女兒劉伙嬌說。 「她不想到老人院,現在對她來說很自由,父親離世前一段時間無法自理,她24小時照顧他,後來體力不繼還是送到老人院了,她知道住老人院不好,現在可以自理還是留在家中生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