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7月14日 · 早上是 AM7:00 左右,收攤關門點完東西是 PM 11:00,. 如果中間沒有輪著休息,一整天的 工時就是 16 小時 。. 可能有鄉民會覺得「阿不就冰上面丟東西,花三小時間?. 但是那些丟在冰上面的東西都是要熬煮要切的,. 像蔽店自己熬煮的配料有紅豆、綠豆 ...

    • 有勇無謀
    • 辨識認知
    • 復活重生
    • 例行程序
    • 報酬獎勵
    • 延伸閱讀

    1980 年代時我常常去一家夜店,那兒有塊宣傳招牌寫著:「愛的故事從這裡開始。」那些客人幾年後舊地重遊,心裡想的大概又是一段不同的故事吧。交易新手與市場的愛的故事,大概都是從有勇無謀的浪漫開始,我自己就是這樣。玫瑰花浪漫無比,卻也帶著銳利尖刺。 我剛開始做交易的時候,常常從這個市場跳到那個市場,金融工具變來變去,一心只想趕快賺大錢、發大財。交易方法一個換過一個,交易平台也陸陸續續換了四個,我成天毛毛糙糙,心裡七上八下,守著未平倉部位,只會一直盯盤,還有那些財經新聞台超激動的主播,更是讓我整個神經緊繃。 回顧過去那段日子,幸虧我一向熱愛股票,而且生性節儉,才沒有惹出太多麻煩。要感謝老天的是,我不是那種只靠直覺、愛找明牌,就盲目投入交易的人,像這樣子做買賣當然是個災難,很多交易新手就這麼虧了一大...

    我後來認識一些交易者,發現大家的故事都一樣,誠實的新手承認自己一直在賠錢,其他的可能是不好意思承認,或者是因為太廢、太懶,而無法改變。雖然大家都來自不同的文化和教育背景,在市場上也使用不一樣的方法,可是我們都陷在一樣的困境。 醫護急救人員到達事故現場,第一件事就是止血。同樣的,我們發現自己交易其實有勇無謀的時候,也是要先止血,讓帳戶資金不會繼續流失,這時候就要先暫時停止交易。 交易新手陣亡的主要原因通常是做太多交易。更糟的是,交易者不是在「輸」錢,而是整個被搬走,他們不是輸給華爾街,而是直接流進別的交易者的戶頭。像這樣的業餘外行,每天都有好幾千個帳戶、幾十億美元的資金,流向那為數只有幾百人的行家手裡。輸家只有趕快停止交易,才不會讓贏家繼續搬走你的乳酪。 糟糕的交易者就是很不會討價還價,一坐上...

    虧損交易者掛出停戰牌以後,需要再花點時間來做決定:決定自己要像浴火鳳凰一樣,靠著努力和耐心,走向復活重生之路,還是就此斷念死心放棄交易,這也是帳戶殘餘資金唯一剩下的兩種選擇。 如果是選擇復活重生之路,就要按步驟操作如下: ①切實評估自己的交易能力。 ②接受合理的投資報酬。 ③確認自己要做交易的市場。 ④找到適合自己性格、生活方式和資源條件的交易方法。 ⑤學習一種已獲證實可以獲利的交易策略。 ⑥一定要採用風險管理工具。 ⑦做好交易紀錄。 ⑧謙虛低調,心胸開放。 開始採用新規則、詳細記錄做交易以後,帳戶餘額的失血大概就能停止了,同時可能還不會增加,至少不會馬上增加。這個狀況可謂尋常,而且其實是個好訊號,表示交易已經有進步了!這時候交易可以繼續下去,但不像之前賠得那麼慘,就是風險管理工具已經發揮功...

    我們在前一章說過例行程序的重要,所以當各位開始注意例行程序,就是復活重生開始加速的好訊號。不過了解例行程序的必要性是一回事,真正設定一套而且持續運用又是另一回事。 不採用一致的方法和缺乏例行程序,往往也是自己造成的障礙。這不只是在交易方面,而是生活的各個面向都可能出現的問題,有時候我們就是會不斷改變主意,然後放棄過去的想法。看看自己的老照片,當時的穿著或正做著什麼,可以會心一笑?!但以後的你要是看到你現在在市場的作為,還笑得出來嗎? 只因為是新的或與眾不同,不一定會更好。但是如果不能貫徹執行,在交易上卻很要命,各位要是游移在幾個策略之間無所依歸,實在是非常危險。這不是「這一次狀況不一樣」,而是你根本每一次都不一樣!要是我們一直改變,那就是個大問題。如果我們對市場的看法、對怎麼做交易、對獲利之...

    各位只要學會控制虧損,之後的獲利就會自己找到出路。最重要的是,要對自己選擇的策略有信心,然後專注堅持例行程序。做交易的時候不要忙著盤算會賺多少錢,把交易平台上帳戶餘額的視窗縮到最小,就是最好的做法。 我們在盤中如果有幾個未平倉部位,最好不要去計算到底賺了多少。因為交易的獲利其實就像你家院子的草皮一樣,整天盯著它,看起來就永遠不會長高,因為你就站在它上頭,而且擋住了陽光!各位只要專注保養自己的工具,使用優質肥料,不出多日,那片草皮就會綠油油,指日可待。 對於要怎麼花錢,大家都不太需要建議吧。如果可以把獲利累積起來,就可以慢慢做點長期投資,即使沒賺到錢,短線交易也不太成功,獲得的這些經驗和教訓,還是可以用來管理投資組合,而我們在市場上花費許多時間來學習,也就不會白白浪費了。 《我靠交易賺大錢:從...

    【理財成功的主因不只是洞察力?】華爾街日報《致富心態》:找出巴菲特沒做過「哪 5 件事」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我靠交易賺大錢:從散戶到專職操盤手的真實獲利法則》,由 今周刊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2. 2022年9月7日 · 有些人認為念 EMBA 最大的好處是拓展人脈,不過對暢銷作家吳淡如來說,就讀商學院更為她帶來思維上的轉變,以下內容摘自她的新書《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一起聽聽她的故事吧。 文 / 吳淡如. 一開始去念商學院的原因很簡單:我想學理財。 這當然是一場天大的誤會,誤打誤撞、僥倖考上後才發現, 商學院其實不會教你怎麼理財 。 事實上理財成不成功,也跟商學院成績沒任何直接關係。 商學院頂多就是教你看懂財務報表、會計原則,還有成功企業的策略思考。 第一次讀商學院的時候,我其實就是個自由工作者(其實就是打工)。 寫過書,主持過節目,在理財上鴉鴉烏,既沒有公司要管理,也缺乏商學院相關基本知識。 我很認真地念了一本「圖解財報」之類的書和「企業管理」的大眾版書籍,僥倖讓我考上臺大 EMBA 。

  3. 2021年5月24日 · 據了解,林敏雄抱持的信念是,全聯作為超市龍頭,必須接受大眾拿放大鏡檢視,消費者吃下去不好是要負責的,從來不要求生鮮要成為全聯的銷售金雞母。 不過,即便生鮮獲利是最後才考慮的因素,卻也是全聯長遠發展戰略之一,理由是,年輕消費者到傳統市場採買的比例不高,反而轉向到超市採購逐漸形成趨勢。 在這次本土疫情中,可發現,消費者除了到全聯搶衛生紙、泡麵和米等民生用品與乾貨,生鮮更是掃貨重點,到超市採買生鮮的習慣可望因而加深,全聯正在築起高門檻,長遠目標是看齊日本超市業,生鮮占營收比重達 40%,逐漸拋開後面追兵。 林敏雄也說,40% 不是目標,全聯是一定要達到。

  4. 2018年1月16日 · 文/ 吳尚軒. 前陣子那個傳統製造業、中小企業的話題好像很夯,回憶起來,人生中有段時間也是成天跟這些族群打交道。 話說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去傳產當業務助理,是做紡織帶類的機械,像鞋帶、皮帶、鬆緊帶、安全帶等都在範圍內;那時候因為要拜訪客戶的緣故,每1、2個月就要往台中、彰化跑,菜歸菜,一年下來也是看了幾十家工廠。 小型的織帶廠,大概放個1、2台機械,到3、4台已經是很多了,人員就是老闆、老闆娘加幾個年輕人,有時候自己小孩,有時候是移工,還看過那種車庫後面清一塊地放機台,根本是家庭代工等級的。 而很多老闆雖然會做生意、懂紡織,但不懂機械,所以還需要找技師;然而織帶機技師在台灣根本是稀有單位,很多時候是一個師傅要在好幾間小工廠之間巡迴。 小型的傳產企業技術停留在 2、30 年前,怎麼轉型?

  5. 2018年7月20日 · 1、研究資金投入. 2、研發人員情況. 3、研發設備. 4、研發產品的技術先進性及發展趨勢. 三、產品與服務. *創業者必須將自己的產品或服務創意作一介紹。 主要有下列內容: 1、產品的名稱、特征及性能用途;*介紹企業的產品或服務及對客戶的價值. 2、產品的開發過程,*同樣的產品是否還沒有在市場上出現? 為什麽? 3、產品處於生命周期的哪一段. 4、產品的市場前景和競爭力如何. 5、產品的技術改進和更新換代計劃及成本,*利潤的來源及持續營利的商業模式. *生產經營計劃。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新產品的生產經營計劃:生產產品的原料如何采購、供應商的有關情況,勞動力和雇員的情況,生產資金的安排以及廠房、土地等。 2、公司的生產技術能力.

  6. 2020年10月20日 · 從 25 家大型企業崛起到破產,學會經營管理的智慧和陷阱 》,作者荒木博行是日本學習設計股份有限公司社長、Flier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營運長,曾經從事人才培育的工作經驗,讓他了解 讓學生成長的不是成功人士的經驗,而是解析為什麼失敗 。 (責任編輯:鄒鎮鴻) 書本裡滿滿是成功案例,只因為比較好解釋. 現在我負責經營新創企業 Flier,以及我自己創立的學習設計公司,閒暇之餘我還會到商學院教書,跟前來進修的社會人士一起探討「經營戰略」。 經營組織和出謀畫策是我的本務,辦完這些工作以後,我還要教導學生實用的知識,這種兼顧「經營和教育」的生活已經持續十幾年了。 身為一個傳道授業的人,我很清楚這些理論要拿來活用有多困難。 通常商學院都是列舉實際的企業案例,來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