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甲狀腺檢查計劃 相關

    廣告
  2. 提供有關甲狀腺治療的資訊,包括大頸泡,甲狀腺腫大,甲狀腺亢進,甲狀腺癌等等

搜尋結果

  1. 2019年1月27日 · 2019-01-27. 文︰香港仲景堂中醫綜合診療中心主任中醫師 郭岳峰. 橋本氏病即橋本氏甲狀腺炎又名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液中可以檢查化驗出效價很高的抗甲狀腺組織的自身抗體患者甲狀腺組織中有大量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以及淋巴濾泡形成有的患者同時併發其他免疫性疾病如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病症。 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橋本氏病)有發展為甲狀腺功能減退的趨勢。 多見於30歲至50歲女性,起病隱匿,發展緩慢,病程較長,大部分病人在開始無症狀,最早症狀為乏力。 主要表現為甲狀腺腫大,多數為彌漫性,少數可為局限性,可呈結節狀,質地較硬。 部分以顏面、四肢腫脹感起病。 隨着病情的發展,可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及黏液性水腫表現。

  2. 2017年5月24日 · 80%病人發生在65歲或以前。 現時傳統藥物治療長達12至18個月,當中約半患者服藥無效,需接受放射性碘治療或切除手術,惟前者會釋出輻射,後者有損害聲帶及留疤等問題。 瑪麗前年引入超聲刀治療. 瑪麗醫院2015年底引入超聲刀並用於甲狀腺臨床治療至今已為逾110名甲亢甲狀腺結節等甲狀腺良性疾病病人進行治療。 梁熊顯指出,超聲刀原理如同放大鏡,將太陽光聚集並令指定部位加熱燃燒,破壞甲狀腺腫脹部位,從而令其面積縮小,及做到無藥無疤。 不過他估計,仍有30%患者術後半年內有機會復發,30%至40%病人術後出現腫脹,更有病人出現暫時聲沙。 現年54歲、任職家庭主婦的周小姐於2015年2月期間,雖然飲食及作息正常,體重仍驟然由50公斤暴跌至38公斤。

  3. 2007年5月3日 · 甲狀腺毛病休息兩年 張可頤復工 價值觀變了.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5-03] 放大圖片. 張可頤復工,自問已搖身一變,成為全新的姿態。 【本報訊】(記者 李思穎張可頤年多前拍竣劇集長恨歌因甲狀腺出現問題要將工作停頓經過年多時間的治療後身體已完全康復未來日子會逐步復工她已答應下周四出席一個活動任嘉賓是病癒後首度公開露面西醫轉中醫.

  4. 2017年11月16日 ·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文華港人生活壓力大容易因情志失調引發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患上甲亢。 香港浸會大學醫藥學院日前一項以中醫藥治療甲亢的臨床觀察發現,有家族遺傳病史及情志失調是甲亢發病的兩大主要因素,30歲至40歲處於生育年齡的職業女性發病率最高。 香港浸會大學醫藥學院分析了115名於2013年5月至2017年4月期間,前住浸大中醫藥診所求診的甲亢患者病例。 當中78.3%患者年齡介乎21歲至50歲,女性患者較男性多,男女患病比例為1比5,以30歲至40歲處於生育年齡的職業女性發病率為高。 另外,有家族遺傳病史及情志失調是甲亢發病的兩大主要因素,其中40.9%患者家屬曾患甲亢,62.6%首次發病或病情復發前曾有情緒刺激或受到壓力影響。

  5. 2020年8月26日 · 普測計劃是一個大我的觀念作為醫生醫學專家不能只考慮自己是否健康是否受到感染不能只以此來表明自己不會報名協助計劃亦不會參與或推薦病人參加檢測如此從小我出發未免自私狹隘。 香港人十分聽從醫生、專家的意見,但現在卻有醫生、專家沒有以身作則,會令很多市民認為醫生也不參與普檢,自己都可以不參與。 如果有醫生甚至「呼籲」市民考慮風險決定是否參與檢測,那是對市民生命健康不負責任的態度,有悖於醫生的職業操守。 政治計算抹黑普測凌駕防疫.

  6. 2020年9月7日 ·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指出在經濟和社會層面普及社區檢測計劃有重要的溢外效益這並非單從識別出隱形患者的 ...

  7. 2020年9月1日 ·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普及社區檢測計劃今日開始為已預約的市民採集樣本雖然別有用心的醫管局黑醫護日前對計劃肆意抹黑但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醫療成效及科技管理庾慧玲昨日強調局方支持普檢認為過往出現不少隱形病人在社區造成群組感染相信該計劃有助找出隱形患者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的防疫策略一致並提醒市民即使檢測結果呈陰性也不能鬆懈應繼續保持社交距離及注意個人 生。 庾慧玲期望,計劃可以協助早日截斷在社區的隱形傳播鏈,以減輕公立醫院服務壓力,從而恢復正常服務。 她表示,醫管局會支持同事參與計劃,各部門會視乎運作安排,審批員工參與協助計劃的申請。 病床壓力紓緩 可納隱形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