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最新劇情當中,羅雲熙與白鹿大婚場面相當唯美,不過有觀眾發揮聯想力,截圖戲稱他們的婚服像是「肥牛卷」,沒想到白鹿也發揮幽默細胞,高EQ發出自拍文並寫下:「肥牛卷桑酒(白鹿角色名)來囉!

  2. 2020年6月20日 · 下面就是解釋。 然所求中略有二類,謂於現位,須應希求,及是究竟所應希求。 生死之中身等圓滿,希解脫者,於現法中,亦須希求,以由展轉漸受此身,後邊乃得決定勝故。 非凡所有身及受用,眷屬圓滿,增上生事,一切皆是生死所攝。 以其身等圓滿究竟,即佛色身,圓滿佛土,佛眷屬故。 因為修學者所追求的目標有二種,現世的利益及究竟的利益。 雖然獲得身體、受用等世間圓滿,只算現世圓滿,但是對追求究竟解脫的人來說,現世圓滿的暇身也還是需要的;因為有了暇滿人身作為修行的工具,才能生生展轉增上,最後達到決定勝的果位。 所以,並不是所有身、受用、眷屬等一切世間圓滿的增上生等事,都屬於輪迴。 因為以身的圓滿,到究竟時,就是佛的色身;受用的圓滿,到究竟時,就是佛的淨土;而眷屬的圓滿究竟,就是佛的眷屬。

  3. 2020年6月12日 · 是故無餘清淨之義,謂是能感非悅意果,無餘永淨,起道證等,極為遙遠,故應勵力,令初無犯。. 這裡說明了,雖然罪業已經藉由懺悔清淨,但是要獲得忍位,無論多麼努力,最快也須再多花十劫時間。. 所以「無餘清淨」的意思,是從淨罪方面來看 ...

  4. 2020年8月12日 · 所謂“邊際”是對相續而安立的,即某一相續的起點和終點叫做初際和後際,所以應當這樣解釋。. 戌三、明彼修行之理. 有人問:思惟這個道理為何會就能厭患輪迴呢?. 此成厭患因之理者,如《四百論》:“若時雖一果,初因非可見,見一亦增多 ...

  5. 2020年10月27日 · 《本生論》: “ 捨慚為天王,意違於正法,寧瓦缽蔽衣,觀敵家盛事。” 《本生論》說: “ 如果為了獲得天王的安樂而捨棄慚愧,心與正法相違,還不如手持瓦缽、身穿破衣,到怨家門口乞討。” 《親友書》云: “ 大王應知念身住,善逝說為惟一 ...

  6. 2020年12月30日 · 《入行論》: “ 捨一切涅槃,我心修滅度,一切終頓捨,施諸有為勝。 《入行論》說:施捨一切給有情,便能證得涅槃,而我的心是想修證涅槃,我所擁有的一切身體、受用等,終究會頓時捨棄,與其在痛苦中捨離,不如趁現在自在、有自主時施捨 ...

  7. 2021年12月8日 · 將佛陀所有的法語具體化為修行的方法: 總體而言,追求解脫的人們,要想要在每個修行階段都能有所領悟、甚至獲得究竟的利樂解脫,只有依循佛陀的教誨才是唯一的辦法。 因為只有佛陀能教導人們如何遠離錯誤的教法。 這一點如同《寶性論》所說:「佛陀所說的任何一部經典,都不應被隨意扭曲。 因為世界上沒有比佛陀更加善巧、通曉一切最勝性的了。 所以,扭曲佛法會破壞如來的正宗法軌。 」由此可見,珍貴的經典及密續(密教、密宗)這些佛陀的傳承,都是無比珍貴的教導。 雖其如是,然因末代諸所化機,若不具足定量釋論及善教授,於佛至言自力趣者,密意莫獲,故諸大車造諸釋論及諸教授。 雖然如此,由於末法時代的眾生天資不足,若沒有詳盡的解釋以及善知識的教導,要憑一己之力去參悟佛陀的教誨,是無法了解正確的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