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28日 · 荃灣芙蓉山大窩村周日(26日)發生大火,有居民存放屋內數十萬元現金大部分化為灰燼,只尋回約百張燒毁及熏黑不完整鈔票。 燒毁鈔票能否兌換取回完整鈔票? 平日若收到破爛鈔票,又或是紙幣撕爛,可如何處理? 本文整合香港金融管理局資料,解答相關疑問。

  2. 2023年12月8日 · 明報專訊一名商人前日到旺角加密貨幣找換店轉帳售出約值400萬港元的泰達幣後未能收回現金於是報案警方拘捕兩人涉嫌以偽鈔騙取虛擬貨幣檢獲4000張1000元面值偽鈔8張真鈔及點鈔機警方接獲40歲男子報案他稱早前從社交平台接觸到自稱加密貨幣找換店負責人前日到旺角聯合廣場星鏈CRYPTO交易男店員展示4疊以保鮮紙包好的1000元紙幣事主將價值約400萬港幣的泰達幣轉至對方提供的加密貨幣錢包後店員以不同藉口推搪包括收不到負責人指示拒絕交出現金。 轉帳後店方拒付 警到場揭發.

  3. 2024年2月2日 · 陌生警長探監後轉任證人 張劍虹:因閱判辭 無被游說 會面6句鐘「講荔枝生活講運動」 不久申律師. 【明報專訊】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蘋果日報》3間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昨第21日審訊,前社長張劍虹繼續接受辯方盤問。. 辯方提及,張 ...

  4. 2024年5月5日 · jck笑言:「其實我們很無聊只是在街上看到很多事物覺得有趣不停把它們拍下漸漸發現這些文字民體字在城市的出現率太高了。. 」他們嘗試從「民體字」的一撇一捺、一筆一畫研究其字型設計,並有系統地分析。. jck強調他們不是從教科書的角度去 ...

    • 政府的管治愈來愈不得民心
    • 居住環境惡劣是香港國際都會之恥
    • 疏導才是應對人群聚集的辦法

    第一,是市民愈來愈不信任政府的管治。試以政府處理年宵市場的手法為例:為了避免人群聚集,政府最初的決定是全面取消年宵市場,後來在花農的抗議聲中改變主意,容許年宵市場在特定的條件下開放。政府在短時間內改變決定,已不是第一次,去年中,因應疫情嚴峻,政府曾一度全面禁止食肆堂食,但在傳媒報道有市民踎街進食後,政府不得不在兩天之內改變主意,准許食肆開放午間堂食。 政府這樣朝令夕改,並不單是決策過程出現問題,而是政府對這樣嚴重影響民生的政策,竟是如此草率和倉卒!禁止食肆午間堂食,負責官員承認做決定時,並不知道有這麼多工人不能在家工作,在冷氣食肆午膳,是他們辛勞半天後的「享受」;同樣,政府在取消年宵市場前,官員有否想到花農辛苦了一年、甚至兩年栽種花卉,等待的就是一年一度的年宵市場換回他們的「血汗錢」?官員做...

    第二,香港是走在衰敗路上的國際都會。政府多年來對外宣傳:香港是亞洲的國際都會(Asia's World City)。單看維多利亞港兩岸美輪美奐的大廈,香港在亞太區大城市中,氣勢可算數一數二,唯有新加坡可與香港媲美。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後,市民發現,香港作為國際都會的美譽,實在虛有其表,中環等商業核心區顯示的,並不代表市民實際的住屋情况,一些區域環境的惡劣程度,更與發展中國家的城市沒有差別。 早在2003年「沙士」那一趟,已有專家指出,市民為了爭取更多居住空間,常對單位作出有違《建築物條例》的改動,胡亂接駁喉管不是新鮮的事,近年更出現大量「劏房」。現在離開「沙士」18年,香港的居住環境有改善嗎?相信市民的答案是:現在的情况比以前更差! 香港作為國際都會,衰敗之象由市民的居住狀况可見一斑。疫情之下,...

    第三,香港作為國際都會,市民生活卻枯燥乏味。疫情出現後,市民的生活出現了變化。過往,到了假期和長周末,市民喜歡出外旅遊,鄰近廣東省的大小城市是港人旅遊熱點,遠一點的台灣、泰國曼谷、韓國和日本,已成為港人的「鄉下」。港人為什麼這麼喜歡外遊?答案很簡單:香港缺乏的是消閒好去處!這一年來,港人無法外遊,結果香港的離島、郊野行山徑、水塘堤壩等,到處都有人滿之患,郊區變成市區。 疫情開始初期,市民還可忍受不一樣的生活節奏,但日子一久,枯燥乏味和百無聊賴的生活成為常態時,一些市民感到情緒不安,更多是尋找可以宣泄心中鬱悶的去處,怎可停留在狹小的居住空間?政府在作出各項限聚措施時,有沒有想過市民實際的住屋情况?是否明白市民必須出外透透氣、鬆一鬆?政府現在重開運動場及其他康樂設施,早前關閉時,有沒有想過,這樣...

  5. 2021年4月17日 · 劇中他扮演失意落魄導演更要被罵是垃圾拍完該場戲時他非常感觸原來現實中他也遇過不少類似情況他說:「好多次試完造型角色最終換了別人我應該不是得罪人

  6. 2022年9月5日 · 明報專訊年過40的你慢慢發現看近物時矇查查對着手機屏幕餐牌時要瞇起眼睛才能對焦不願面對也終須面對你已踏進了老眼昏花的歲月因年齡增長而出現老花presbyopia),是幾乎所有人都會發生的老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