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城門水塘是香港首個開闢作郊遊及設置燒烤設施的地區 [1] 。 除了郊遊遠足外,水塘亦是一個認識及觀賞植物的好地點。 其中最為人熟悉的是白千層,在塘水滿溢時,白千層倒影處處,吸引不少遊人前來遊覽;而在一至二月間,山蒼樹花開,亦甚為可賞。 路線. 需時 3 hr. 長度 8.5 km. 難度. 景觀. 行程. 在城門道小巴站起行,沿左方車道經過士多微升,在分支右轉。 循車道行走,經過夾道白千層的路段後,在支路右轉往水塘北岸 (逆走衛奕信徑第七段)。 沿斜路上走,支路右走泥徑,繈續沿塘畔逆走衛奕信徑 (即緩步徑)走至主壩。 最後沿車道經過燒烤場返回城門道小巴站。 冬日天氣不俗. 城門水塘. 不經地意遇上山蒼樹. 細看精緻的小花. 串串低垂. 淡黃花長滿枝頭(左)花開極為燦爛(中)塘畔(右) 交通.

    • 窗花window1
    • 窗花window2
    • 窗花window3
    • 窗花window4
    • 窗花window5
  2. A A. 路線. 需時 3.5 hr. 長度 9 km. 難度. 景觀. 行程. 麥理浩徑第三段的起點在遠足集散地北潭凹。 在往黃石碼頭方向的巴士站下車後,後方數步豎立著 麥理浩徑 標誌。 循地圖資料牌旁的石級登山,首段山路頗為費勁,須一直急攀至 牛耳石山 。 途中既可眺望 赤徑 口,亦能觀摩 西貢 海,以及在遠方聳峙的 蚺蛇尖 。 此後路徑暫趨平坦。 路線先繞行 岩頭山 至 嶂上營地 ,飽覽群巒蔥木後,再登上 畫眉山 。 及後下降至 榕北走廊 的十字路口 ,左方及右方山徑分別可下降至北潭與榕樹澳。 麥理浩徑則復又上走至 雷打石 山腰。 由此便要下降深谷,繼而急升陡峭艱辛的山徑至雞公山。 登臨 雞公山 ,眼下是企嶺下海的泥灘海岸,不遠處聳立著 馬鞍山 。

  3. LANTAU TRAIL SECTION TWO. A A A. 路線. 需時 3.5 hrs. 長度 6 km. 難度. 景觀. 行程. 鳳凰徑第二段的起點在南山的牌樓。 從牌樓上走山丘的直昇機坪,輕降後便開始登山。 此路段多是泥徑與石級,雖然不斷上升,但也算好走。 一輪攀升後,走至近平緩處,風景漸見開揚。 此處可遙望 芝麻灣半島 及離岸較遠的 長洲 ,而 二東山 東南坡的叢叢樹木亦進入眼簾。 春夏季間,這片樹林翠綠茂盛,盡現生機。 由此徐徐上走,便可到達雙東坳。 蓮花山 此時展現在側,其碧油油的山坡不其自然讓人駐足觀賞。 再往前走,經過 黃龍坑郊遊徑 的地圖指示牌,便會到達 大東山 的爛頭營。 在秋冬時分,金色芒草滿坡,伴著星散的石屋,吸引不少遊人前來觀賞。

    • 窗花window1
    • 窗花window2
    • 窗花window3
    • 窗花window4
    • 窗花window5
  4. 大枕蓋. 在大枕蓋頂峰以東的山坡上,生長著植株頗大的吊鐘,在開花時節,東一撮西一撮地盛開,絢爛奪目;由此下降往鹿湖郊遊徑的山徑,也有一些零散的吊鐘。 開花情況: 相關路線: 大枕蓋. 鹿湖. 由西灣亭起,在鹿湖郊遊徑一直至牌額山南面的路徑兩旁,以及附近的山坡,都可發現吊鐘的蹤跡. 開花情況: 相關路線: 大枕蓋. 紫羅蘭山. 由黃泥涌水塘公園循大潭郊遊徑上攀,路旁不時出現吊鐘花。 由紫羅蘭山山巔走過山坳後,更可從高處下瞰北坡的吊鐘花叢。 開花情況: 相關路線: 紫羅蘭山. 青龍頭.

    • 窗花window1
    • 窗花window2
    • 窗花window3
    • 窗花window4
    • 窗花window5
  5. 2020年11月14日 · 在村中主車道可乘小巴離去。 注意 無注意事項. 總結. 此線行程簡易,以歷史文化為主題,先後遊訪錦田樹屋、便母橋及周王二公書院。 後感. 錦田樹屋外型出眾,是一棵不容錯過的古樹;便母橋由花崗岩石板鋪就,這類石橋在郊外不算多見,能在已發展的鄉郊地區保留下來也屬萬幸。 參考. Wikipedia: 〈錦田樹屋〉 。 2020(檢索) 發展局: 〈風水林及古樹名木〉 。 2020(檢索)

  6. A A A. 路線. 需時 1.5 hrs. 長度 6.5 km. 難度. 景觀. 行程. 港島徑第六段的起點在大風坳,即柏架山道。 大風坳是 畢拿山 與 柏架山 之間的山坳,是個十字路口,路徑可分別上攀柏架山、下降 鰂魚涌 或 大潭篤水塘 。 由於大風坳沒有車輛可達,如要行走港島徑第六段,須由鰂魚涌上走或經第五段續走。 路徑初段沿著 大潭篤水塘 方向下走,未幾經過兩旁以楠樹為主的路段。 這段路的林木樹幹高大,樹冠亦寬,令夏日暑氣大減,因此被稱作天然的「冷氣走廊」。 再走一段,會看見路旁一棵大樹,樹幹分支逾十處,不禁令人讚歎自然之奇。 再往下走,在分支右轉(左走可往大潭峽),途中窺見 大潭 上水塘。 不久即踏足逾100年歷史的水壩。 走畢水壩,道分左右兩途,卻沒有路牌指示。

  7. HO PUI. A A A. 河背水塘位處新界西的河背村側。 此水塘於1998年曾被漁農自然護理署選為郊野公園十大自然風景。 路線. 需時 4 hr. 長度 9 km. 難度. 景觀. 行程. 在荃綿公路的荃錦坳的漁護署管理站起步。 靠右(左方為麥理浩徑,可通往田夫仔)行走自然教育徑,遇分岔路棄教育徑往甲龍古道。 不久左轉(沿古道往下走可達雷公田)踏上甲龍林徑。 下一個分支路口捨甲龍林徑左走河背越野單車徑。 自此隨著迂迴的單車徑行走,路段不緩不急,且樹木蔽天,甚是陰涼。 離開兩旁林木後便是開揚小徑,可眺望八鄉。 再走不遠見右方有單車徑到河背水塘。 但單車徑側有一條專為遊人而設的郊遊徑(可避開越野單車),只需前行少許便可找到。 此時候可右降水塘。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