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老人用品專門店 相關

    廣告
  2. 院裝護膚品、香薰、浸浴、軟硬膜粉、即棄用品、工具、消毒劑、紙巾、手套、棉花等

  3. 選擇適合座椅寬度、深度、高度、靠背及扶手的高度,毎位便用人士身型都不同,最好親身試坐。 怎様選擇輪椅 輪椅種類繁多,超過16年的中藥機械製造和康復產品。零售經驗 供應

搜尋結果

  1. 2018年1月18日 · 【明報專訊】深水埗有一家得到國際美食指南米芝蓮推介的街頭小食,從早到晚都逼滿食客。 一名50多歲的街坊與身旁遊客介紹道:「我從小就吃這家出品的豆腐了,今天也特意過來吃……」這就是深水埗公和荳品廠。 但誰會想到,門庭若市的荳品廠2016年曾因為經營方式與牌照不符,被食環署多次票控,差點成為歷史。 這家老至今仍然屹立不倒,可以說有賴它的第四代傳人蘇意霞 (Renee)。 牌照風波 掀起波瀾. 2017年是Renee面對人生最大挑戰的一年。 2016年母親被診斷患癌,荳品廠面臨結業關口,急需在2017年跟進和改變。 荳品廠開業時申領的是食物製造廠牌照,時移世易,內堂食生意增多,與申領牌照規限的經營方式不符,被食物環境衛生署多次票控。 雖然裏一度改以外賣模式營運,但顧客始終會流失。

  2. 餅店最初研發蛋白蛋糕對象本來是給愛健美的年輕女士當作減肥食品但後來餅店發現愈來愈多老人家來買這七元一塊的小蛋糕──原來因為高蛋白蛋糕的水分較多老人家吃來便沒有普通蛋糕那麼容易嗆到。 一個巧合,不單令餅店發現長者的飲食需要,也更注意到長者巿場的存在。 說這有趣的銷售故事的,是現任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兼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總監陳章明。 「現時的長者,有錢有資產,但消費巿場沒注意到他們,食品巿場尤其缺乏。 我們所不認識的新老年. 我們的確不認識社區內的長者。 從前我們對長者的印象,總離不開百無聊賴,每天到公園看人捉棋、玩十五湖、「等食等屙等瞓」。 但現在的退休長者,跟十年前已大相徑庭。

  3. 2023年7月23日 · 【明報專訊】香港人口持續高齡化,過去10年長者住戶家庭增逾七成,長者因重建或其他因素影響需遷出再租樓、長者業主賣樓轉租樓遇困難等問題亦浮現。 本報記者日前查詢個別地產代理,部分表明放租單位業主會因健康理由不願租予長者,縱肯租亦只會逐個月租。 有立法會議員稱長者租樓被拒問題普遍,曾接觸不同情况,包括長者業主欲賣樓租屋被拒最終只能做逆按揭,以及大坑西邨有「以老護老」 (照顧與被照顧均為長者)的長者戶欲租樓遷居受阻 (見另稿)等,倡政府借鏡新加坡「樂齡公寓」模式,在未來樂齡社區增設合適單位讓長者住戶遷入,以解決居住問題。

  4. 2020年10月17日 · 半世紀跌打館 醫師:病人唔捨得我. 胡奇醫館位於山東街一號,屬是次重建計劃範圍內。. 醫館佈置古雅,胡醫師說,內的椅子都為百年古董,而他開藥方仍是用毛筆。. (楊柏賢攝). 【明報專訊】山東街∕地士道街重建項目選址鄰近旺角街市,附近都為舊樓 ...

  5. 2019年1月7日 · 閃電波鞋. 計算步行次數. 蘇嘉寶:「 (設計團隊)組員外公慨嘆自己老了又沒有運動習慣,身體機能衰退,提醒了組員想長壽就要多做運動,因此啟發這產品的設計。 」波鞋透過編程自動計算長者步行次數,達到一定的標準即發提示。 蘇嘉寶說:「推介產品時,長者都想試,可惜鞋碼不合。 」 (圖b) 藥盒計時器.

  6. 2023年10月6日 · 從今年8月起已在老人屋輪候名單上的申請人如果資產超過15萬元則有兩個選擇一就是自動放棄一是填寫一份資產申報表如申請人擁有物業及其他資產將獲得2年寬限期他們須在2年內或將物業出售或將資產分配他人而舊有條例下,「老人屋申請者不限資產但入往前半年不得擁有住宅物業。 76歲華裔長者陳先生就表示﹐自己已申請輪候廉租老人屋7年﹐最近才收到社區服務機構的通知﹐這才知道市府改例。 偏偏他擁有一個物業﹐如按照要求﹐除要將物業出售外﹐還要被迫提早「分身家」給子女﹐使資產不逾15萬,令他處於兩難。 他表示﹐不少同輩的朋友都收到通知﹐在得知政府改例之後﹐都寧願放棄申請﹐換言之﹐過去數年的輪候都是白費。 多倫多市廉租老人屋的申請人必須在59歲後才能申請。

  7. 2023年10月2日 · 明報專訊在香港護理行業有30多年經驗的李寶滿曾涉足內地養老行業她稱長者北上顧慮主要在3方面一是擔心家人探視不方便二是對醫療制度不熟悉三是遠離過去社交圈子。 李寶滿稱,廣東省飲食口味、文化相近,又在「一小時生活圈」內,已是最方便港人的地方。 李寶滿曾擔任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慈善基金會長者服務總監10多年,任內開??設數間長者護養院,「我第一間做的院舍在龍蝦灣那麼遠,草也高過我」。 她亦擔任過香港中文大學護理系講師,曾到江門市為維達紙業公司開辦高端養老院,近年創辦熙護健康顧問公司並擔任董事。 「如果我要選養老院,我會選內地。 」李寶滿說,香港院舍沒空間、不舒服,「內地地方一定沒得彈,價錢平、地平、人工平,高檔院舍在香港可能3萬元,在內地1萬多就可以。 但為什麼大家不去? 原因很複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