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早期胰臟癌通常不會引起任何症狀當出現症狀時腫瘤通常已經生長至較大的體積或癌細胞已經擴散到胰臟外部以下是一些中晚期胰臟癌的常見症狀黃疸是不少胰臟癌病人最初發現的症狀之一。 除眼睛和皮膚發黃之外,黃疸亦有可能導致尿液顏色變濃,出現茶色尿、糞便變淺色或油性,以及皮膚瘙癢等。 在正常情況下,肝臟會釋放膽汁,並通過膽總管進入腸道,幫助分解脂肪,並隨糞便離開人體。 但當膽總管阻塞時,膽汁無法進入腸道,體內的膽紅素就會增加,引發黃疸。 黃疸這個症狀的出現時間亦視乎腫瘤生長的位置。 部分腫瘤生長在膽總管附近,即使腫瘤體積小,也有可能因為壓到膽管而引起黃疸,令患者有機會在病情較輕的階段察覺症狀。 不過,亦有一些腫瘤始於胰臟的中間或尾部,當癌細胞擴散後才有可能壓住膽管,令患者無法及早發現。

  2. 2021年4月28日 · 18/11/2020. 持續胃痛恐患胰臟癌. 胰臟癌是本港第五大殺手早期的胰臟癌鮮有症狀5年存活率僅有約10%所以很多人會稱胰臟癌為癌中之王有病人長期胃痛胃鏡檢查亦無異樣拖延了兩三年方能確診胰臟癌了解更多. 篩查及診斷, 胰臟癌病徵 | 最新癌症資訊. 14/11/2020. 喬布斯 錢國偉 患惡癌離世 拆解胰臟癌難醫之謎. 雖然胰臟癌只位列本港第十一位最常見的癌症,但卻是全港第五位致命的癌症。 前節目監製錢國偉及蘋果教主喬布斯都是因胰臟癌離世,這棘手癌症向來聞之色變,與它腫瘤位置隱蔽與病徵不明顯大有關係。

  3. www.hkioc.com.hk › a-glimmer-of-hope-for-pancreatic-cancer胰臟癌不絕望 - HKIOC

    2018年9月26日 · 胰臟癌之所以成爲癌中之王」,皆因其病徵不容易察覺早期徵狀例如持續上腹痛作嘔體重下降等胰臟癌的徵狀容易與腸胃問題混淆即使腫瘤長大至壓迫胃部後方的脊椎神經患者也有機會誤以爲普通背痛錯失治療黃金期。 亦有部分患者因爲腫瘤位於胰臟頭部,有機會擠壓膽管造成阻塞,令膽汁無法經膽管輸送至腸道,繼而出現較明顯的黃疸病徵。 早期胰臟癌治療以手術爲主,輔以化療減低復發風險。 至於中期胰臟癌個案則視乎腫瘤的位置和大小,這類病人多會在手術和化療以外再加上電療,以取得較佳治療效果。 最近有一位40多歲的男士確診中期胰臟癌,經磁力共振檢查後發現腫瘤非常接近靜脈血管,即使透過影像觀測,外科醫生亦難以確定是否能夠透過手術切除腫瘤。 權衡風險利弊後,決定先為患者施行電療和化療,嘗試將腫瘤縮小。

  4. 2021年11月15日 · LinkedIn. 胰臟癌的三個難. 胰臟癌素有癌王之稱由於早期幾乎沒有症狀確診時多屆晚期治愈率一向較低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在連續兩年的香港癌症摘要報告也特別提到胰臟癌這個沉默殺手」,因為胰臟癌新症個案在本港顯著增加過去10年新症累積升幅達九成2019年躍升成為本港第11位最常見癌症錄得946宗新症按年增10.6%全港致命癌症中胰臟癌更排第五2019年導致740人死亡胰臟癌這種癌症實在值得大眾好好了解。 胰臟癌有三難,難發現、難確診、難治療。 逾七成胰臟癌病人的腫瘤長在胰頭,腫瘤細小時沒有病徵,若腫瘤稍大壓到膽管和十二指腸,才有進食難下嚥等不適感覺,有機會早些發現不妥。

  5. 2020年11月18日 · 胰臟癌是本港第五大殺手確診人數每年持續上升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張寬耀指胰臟位處腹部深處早期的胰臟癌鮮有症狀到出現症狀大多已是晚期難以手術根治5年存活率僅有約10%所以很多人會稱胰臟癌為癌中之王。. 有病人長期胃痛 ...

  6. 2020年11月4日 · 胰臟癌之所以會較遲發現主要是因為胰臟癌徵狀難以察覺當出現消瘦黃疸腹痛背痛時癌症已發展至中晚期加上胰臟癌有明顯的早期擴散傾向令該癌症急速惡化成為兇惡的癌症殺手要治療胰臟癌較有效的方案是透過外科手術切除再輔以化療減低復發風險但只有早期患者才有望以此法治癒至於中期胰臟癌則視乎腫瘤位置和大小多會在手術和化療以外再加上電療。 晚期胰臟癌除了有對應的化療可以使用,標靶治療方面亦有最新獲批使用的口服PARP抑制劑,適用於無法以根治性手術切除的轉移性胰臟癌患者,臨床數據指能令病人的無惡化存活期增加一倍至7.4個月,但與其他標靶藥的使用要求一樣,病人需要有指定基因變異,故能用藥者只有少數。

  7. 虽然胰脏癌并不属于本港十大常见癌症但却是2018年全港第五位致命的癌症该年有711人因胰脏癌而死亡胰脏癌死亡率偏高与胰脏的位置有密切的关系胰脏组织位于腹下部后方位置隐蔽致使早期胰脏癌大多没有病征令患者难以及早发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