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5月31日 · 台大北護分院復健科醫師蕭名彥表示,足底筋膜炎非真正發炎,而是退化性疾病足底筋膜的角色是維持足弓、穩定足踝、協助吸震,不過若長時間 ...

  2. 2016年6月28日 · 骨科專科醫生凌家健解釋,傳統手術雖能夠達到矯正效果,可惜需要較多的鐵片及螺絲去固定位置,且傷口較大,除影響腳部外觀,還增加傷口受 ...

  3. 2019年6月2日 · 湧泉穴位置. 香港註冊中醫師 楊沃林. 腎經的第一大穴在足底,不在腰! 人體各器官在足底的定位,就是這些器官在足底的反射區。 在反射區出現的生理變化和病理變化的陽性反應物,就是治癒疾病的特效治療點。 春秋戰國時期醫聖扁鵲,精通足底治療術,刺激足底救活了死去三天的虢國太子;東漢神醫華佗編著了《華佗秘笈足心道》,從足底治療全身疾病,救人於分秒之中,治病在點撥之間。 腳雖然位於人體最低處,但它是人體的根本。 一個人的步調如果輕盈則反映這個人精神很好,如果步調沉重,則反映身體疲憊不堪。 一些生活中的小毛病,的確可以從足部來調節,足部反射區是「上病取下,百病治足」的理論依據。 腎經的第一個大穴,就是湧泉穴! 湧泉穴是腎經的井穴,即腎經的源頭,把它養好了,我們的腎氣就源源不斷,身體才會健康!

  4. 2019年10月10日 · 出生於台灣的吳彥醫生,於加拿大學醫,二十多年前來港定居,是第一位將「非截骨韌帶聯合術」引入香港的骨科專科醫生,也是目前亞洲唯一一位 ...

  5. 2020年6月15日 · 一、瞬間釋放身體靜電。 腳底接地時,地表負離子經由腳底湧泉穴和皮膚進入身體,啓動身體自我調節與療癒機制,調節體質趨向中性。 接着人體因電位失衡所產生的健康問題即可獲得緩解。 二、接地時,人體會立即釋放身體的靜電,大地游離電子瞬間進入身體,並在體外形成「電離子保護罩」。 接地同時使人體和大地電位平衡,啓動人體的自癒力。 接地好處如下: .排除人體靜電囤積,減少靜電觸電的現象。 .促進血液循環、增進血液含氧量,啓動人體自癒力,趨向自然健康。 .調節趨向中性體質,調節自律神經,好睡眠,穩定情緒,增進免疫功能,加速傷口癒合,緩解發炎疼痛,緩解神經疼痛提高腦神經傳導。

  6. 2015年1月11日 · 中醫治療足跟痛的手段多樣,根據筆者的臨床經驗總結,首選針灸治療,並配合中藥外敷,酌服中藥以內外兼治,療效顯著。 針灸方面,宜循經選穴,多選肝腎兩經的穴位,並局部針刺足跟附近的穴位,尤須以毫針雙針針刺壓痛區,並配合脈衝治療,酌加TDP紅外線燈照射患處,每次留針20分鐘,隔天至三天一次,以四至六次為一療程。 外敷方面,足跟痛屬急性損傷者,多配合外敷跌打膏藥治療,藥用雙柏散合自擬方,藥用黃柏、側柏葉、大黃、澤蘭、蘇木、川烏、透骨草、乳香、沒藥、當歸、桂枝、麻黃等,均磨成粉末,加水煮熱,調成膏狀,暖敷足跟患處,並以繃帶包紮固定,每次外敷四至六小時。

  7. 2020年4月24日 · 2020-04-24. 梁冬陽醫生. 最近我們的好朋友腦外科專家郭正光醫生被召回了天堂,我堅信他是上天派來的天使,完成了在凡間的使命,接受新的角色和任命。 我們一家同郭醫生相識相知四十餘年,他是我先生最好的朋友,親如兄弟,四十多年前一齊在異國他鄉讀醫,回到香港是在廣華醫院工作的好拍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