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0月3日 · 不做手術又有什麼方法紓緩? 骨刺最常出現的部位是膝關節、頸椎、腰椎和足跟。 (pixabay) 骨刺是什麼? 骨刺是指骨頭長出來的突出物,是骨質增生,屬於正常的關節退化,在任何關節都有可能出現。 中大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臨床助理教授凌家健醫生指出,最常出現骨刺的部位是活動量較大的地方,如膝關節、腰椎、頸椎及足跟。 在X光片上,骨刺會呈現出針刺的形狀。 骨刺常出現身體4個部位(按圖了解👇👇👇) : 骨刺年輕化? 骨刺不是老人家專利,年紀大的人因為關節開始退化或有關節炎跡象,所以較容易有骨刺。 另外,有強直性脊椎炎的人士亦易有骨刺。 而骨刺近年亦有年輕化跡象,以下3個高危習慣較易令關節勞損、提早退化而生骨刺。 3個壞習慣令關節提早退化(按圖了解👇👇👇) :

  2. 2023年6月2日 · 1. 穿較厚底的鞋,鞋底厚的同時必須帶有軟性和吸震的功能。 2. 選鞋略為向後翹起的鞋,有助減輕步行時踭和路面的撞擊力。 3. 多做紓緩運動,包括以腳趾夾毛巾,以腳掌寫A-Z以活動踝關節,走了較長路程後敷冰,用腳掌足弓位置踩著網球或高爾夫球滾動等。 4. 使用「度訂造」的矯型鞋墊。 吳慕德表示,「度訂造矯型鞋墊最大的作用,是可以根據個人的足弓情況,把部的壓力平均分配給整隻腳掌。 要知道,每個人每日平均可能要走6,000至10,000步,如果腳掌壓力分配不平均,便會有一些特別受力的『壓力點』,當這些『壓力點』每日受壓一萬次,問題自然會逐漸浮現。 若購買現成鞋墊,可能有一定幫助,但最好的效果一定是度訂造鞋墊。

  3. 2021年5月6日 · 本文邀來香港註冊骨科專科醫生何嘉棋醫生,探討導致膝關節退化的因素、各種減慢關節退化的方法,以及退化後的「補救」措施。 關節退化是指關節面的軟骨隨年月增長而出現磨損及剝落,從而影響關節活動順暢度,若情況惡化且沒有適時處理,就會變成「退化性關節炎」。 此外,當關節軟骨被磨薄或骨頭末端變厚時,會形成「骨質增生」或「骨刺」,干擾關節活動,造成痛楚。 以上種種都可統稱為關節退化,而最常出現關節退化的部位是膝頭,即膝關節。 患者走路時膝頭痛楚,尤在是長時間或長距離步行,膝頭活動自由度也會降低,例如屈曲幅度大減、無法大步行走。 膝關節是最常出現退化的部位。 (圖片:uweekly) 膝關節退化的四大因素 年輕亦有機會患病.

  4. 其他人也問了

    • 引發香港腳的原因、由來(按圖👇👇👇)
    • 香港腳的由來
    • 厚皮型
    • 潰瘍型
    • 外用藥膏與液劑
    • 針對腳氣問題,中醫有以下治療方法可供參考,主要是從穴位按摩、使用藥材泡腳及改善生活習慣出發(按圖👇👇👇)
    • 口服藥
    • 腳部保持通風涼爽
    • 避免交叉感染
    • 定時擦藥不偷懶

    足癬(Athlete’s foot)俗稱香港腳,是指足部遭黴菌感染後所致的傳染性皮膚病,而黴菌常隱身在足部皮膚的角質層,當帶有黴菌的皮屑掉落在襪子裏、地板上、浴室內、床上或梳化上,甚至泳池邊,旁人就可能接觸到這些皮屑,而感染香港腳。此外,黴菌也特別喜愛濕熱的環境,所以足部皮膚容易出汗者,遭黴菌感染而得到香港腳的風險較高。

    香港腳一名可追溯至鴉片戰爭時期,當時清朝戰敗簽訂《南京條約》,將香港割讓給英國。位處北方、氣候寒冷乾燥的英國人來到香港後,對於當地潮濕炎熱的亞熱帶氣候相當不適應,加上穿著皮鞋的習慣,不透氣且潮濕鞋內環境給了黴菌優良的繁殖空間,讓許多英國人雙腳長了水泡且奇癢無比。當他們回國就診後,英國當地的醫師因從未見過此種病狀,遂將其稱為香港腳。

    厚皮型香港腳常見症狀包括角質層增厚、皮膚乾燥及脫皮,發生的位置則多在腳掌與腳跟附近。與許多人印象中的典型症狀不同,厚皮型香港腳並不會出現發癢症狀,所以很多此類型的香港腳患者常會忽略自身的症狀,而延誤治療。

    潰瘍型香港腳患者的趾間死皮下,經常出現發紅、易裂的糜爛面,有時會感到疼痛,若未及時治療,患處會由趾間逐漸擴散到腳掌及腳背。 由於潰瘍型香港腳的傷口經常暴露外,因此更易遭細菌感染,應盡快就醫治療為佳,否則可能會使病況加劇,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治療香港腳的外用藥品繁多,通常以藥膏為主,而目前市面上藥膏中多含有唑類與丙烯胺類成分,建議應至皮膚科就診後,再依照醫師及藥師指示塗抹治療。塗抹外用藥膏時,應包括病灶外圍2公分正常皮膚區域,並加以按摩使藥膏吸收,治療時間約需2~6週,通常為1個月。

    相關閱讀:【香港腳】濕熱氣虛可致反覆發作 3類型香港腳之中最難癒是... 以下為香港腳外用藥膏與液劑的名稱、使用方式與注意事項: - 黴可舒乳膏(Mentax Cream):每日需適量塗抹黴可舒乳膏2~3次,可有效治療香港腳趾間的黴菌感染;塗抹藥膏後可能會出現發紅、發癢等副作用。此外,若開封6個月後未使用完畢,就應將其丟棄。 - 優足達親水乳膏(Exelderm Cream):每天應適量塗抹優足達親水乳膏2~3次,可有效治療香港腳趾間黴菌感染;塗抹藥膏後,可能使皮膚受到局部刺激及疼痛。開封後使用期限為6個月,過期應丟棄。 - 美康乳膏(Mycomb cream):主要用於治療濕疹、過敏性及發炎性皮膚病、香港腳及其他續發性細菌或黴菌感染,一天需塗抹2~3次;塗抹於患部後,可能會引發皮膚過敏、乾...

    除需塗抹藥膏外,香港腳症狀較為嚴重時,醫師可能會建議患者搭配口服藥治療,以下2種是治療香港腳較為常見的口服藥: 1. 療黴舒錠(Lamisil tablets):療黴舒錠多用於治療腳趾甲黴菌感染、髮癬或其它透過局部治療已無效用之皮膚黴菌感染,每日服用1顆即可,建議應於飯後立即服用,以獲得最佳吸收效果。患者服藥後可能會出現厭食、噁心、倦怠、腸胃不適、便秘等副作用,而孕婦、對此藥成分過敏者、心室功能異常者則應避免使用。 2. 適撲諾膠囊(Sporanox):可有效治療全身性或深部黴菌感染、灰指甲及髮癬,每日需服用1顆,建議應於飯後服用,以利藥效吸收。

    - 容易流腳汗者可穿純棉吸汗的襪子,保持腳部乾燥。外出時,可攜帶襪子在外替換,並於鞋內撒上如滑石粉之類的粉末或在腳上擦止汗劑,以減緩出汗。 - 回家後應趕緊脫下襪子,將足部沖洗乾淨,並用風筒吹乾,才可防止黴菌孳生。 - 由於潮濕的腳縫是黴菌孳生的溫床,因此建議於洗澡、游泳完或從事會讓腳碰到水的活動後,記得要將雙腳擦乾,若能風筒吹乾則更佳。 - 選擇通風的鞋子(如涼鞋),若因工作或場合要求必須穿包覆的鞋子,應以真皮或布料材質為佳,避免選擇塑膠及合成皮製的不透氣鞋類。

    若家人當中有香港腳患者,應避免共穿室內拖鞋或外用鞋,並將彼此的襪子分開清洗,以避免交叉感染。 由於黴菌可能附著於家中地板,建議應改掉赤腳在家中走動習慣,改穿室內拖鞋,降低遭黴菌感染或傳染給其他家人的風險。

    定時塗抹香港腳藥膏不僅有止癢功效,其主要作用是消滅雙腳的黴菌,因此務必依據醫囑勤擦藥,勿自行停藥,導致黴菌殘留再度孳生,致使香港腳反覆發作而難以痊癒。 延伸閲讀: 預防香港腳傳染!這2個衛生觀念要做好 鹹魚味飄出來了?抗腳臭8招請記得 【本文獲「Hello醫師」授權轉載,原文:治療香港腳靠這5招!了解香港腳4大類型,徹底根治沒問】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

  5. 2022年5月20日 · 4式紓緩頸僵硬呢1招超推薦. 撰文:關頴琪. 出版: 2022-05-20 09:30 更新:2022-05-23 11:30. 17. 頸椎症候群是長時間使用電腦、玩手機的人的通病,對「頸緊膊痛」習以為常,但可有想過有日可能會惡化到手麻痺,影響活動能力? 日經電子版「NIKKEI STYLE」訪問了3位日本專家,就頸椎症候群作出一系列的講解,更介紹了一個檢測的方法讓大家測試自己有沒有患頸椎症候群的風險,以及4個伸展方法,紓緩及預防頸椎疼痛。 頸椎症候群成因. 頸椎症候群主因包括因為 年紀增長 而出現的頸椎變形,以及日常的 不良姿勢 。 頸椎本是向前呈微微彎曲的狀態,支撐着上方的頭部,但假如長期駝背看電腦,就會導致頸椎錯位變成「直頸」。

  6. 2022年11月1日 · 足底筋膜炎長骨刺一定要切除? 多做伸展運動預防. 「治療足底筋膜炎最好的方式是預防。 」葉文凌表示足底筋膜炎急性疼痛時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只有暫時性效果主要是減壓手術骨刺切除並非必要若仍無法改善可考慮進行微創關節鏡手術治療建議平時多做足夠強度的伸展運動訓練後大小腿肌腱及足跟的柔軟度並避免久站長期負重及不良鞋具。 足底筋膜炎|腎陰虛損易致腳跟痛 中醫教按6穴位治疼痛滋陰補腎 足底筋膜炎|扁平足高足弓易腳痛! 受壓不正確致傷膝肌肉硬4問題 足底筋膜炎|糖尿病扁平足9類人高危 紓緩腳底痛熱敷或冷敷好? 【懶人包】足底筋膜炎每步都煎熬 分析成因症狀及改善方法. 延伸閲讀:

  7. 2020年12月9日 · 胡楓面色紅潤,十分精神,他分享自己靠行路養生!. 行路有助鍛煉身體,但也要步姿正確才可達至養生之效,步姿錯誤反而會導致腰痛或痛。. 脊醫指出有2種常見步姿除了會造成痛症,更可能反映出身體疾病!. 行路很大力可能是扁平足、骨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