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29日 · 現行膠袋徵費成效低 促政府儘快檢討及推廣環保習慣. Posted on 29 September 2021. 根據環保署資料顯示自2015年全面實施膠袋收費計劃以來膠袋棄置量每年遞增到2019年才稍為回落至40.7億個但仍高於2015年的39.3億個而每日人均棄置的膠袋數目則一直維持約1.6個可見計劃內容及其成效有待進行全面檢討的必要性。 就此,工聯會九龍東辦事處及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於8月9日至27日,向311名18歲或以上市民進行網上問卷調查,以初步了解市民使用膠袋的習慣及對現行膠袋收費計劃的意見。 調查發現,超過7成受訪者經常自備環保購物袋,但如上所述,膠袋的棄置量仍然太高。

    • 首階段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2009年7月7日-2015年3月31日)
    • 全面推行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 (2015年4月1日-2022年12月30日)
    • 現行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 (2022年12月31日 –)
    • 參考資料

    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計劃)首階段於2009年7月7日實施,涵蓋3,000多個主要為大型連鎖超級市場、便利店及健康護理和化妝品店的零售點。來自受規管店舖零售類別的膠袋棄置量由首階段計劃實施前(2009年年中)的約6.6億個減至首階段計劃實施一年後(2010年年中)1.5億個,減幅非常顯著。 儘管首階段計劃初步取得成功,但其涵蓋範圍有限,在受規管的零售界別以外的零售類別內,膠袋的堆填區棄置量仍有上升。在2011年5月,政府就應否及如何擴大膠袋徵費計劃,展開了為期三個月的公眾諮詢。整體而言,社會大眾支持擴大計劃的涵蓋範圍至整個零售業界,以進一步處理香港過量使用塑膠購物袋的問題。政府於2013年5月向立法會提交《2013年產品環保責任(修訂)條例草案》,經審議後,立法會於2014年3月通過《2014...

    計劃自2015年4月1日在整個零售業界全面推行。相對首階段,已全面推行的計劃有以下主要特點: 1. 在全港所有零售點禁止免費派發塑膠購物袋 2. 除豁免情況外,商戶派發膠袋每個須收費至少五毫 3. 因食物衞生理由使用塑膠購物袋可獲豁免收費 4. 所有膠袋,包括平頭膠袋須要收費 5. 由商戶保留膠袋收費 政府於2021年邀請了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會)就管制即棄塑膠進行公眾參與。委員會其後於2022年4月提出了24項建議,當中包括12項有關優化計劃的建議。政府接納委員會的建議並審視了計劃的實際運作情況,建議推展優化措施。有關優化措施的附屬法例已於2022年10月19日立法會會議上獲得通過。

    為維持計劃的成效,政府於2022年12月31日起推行優化措施,包括: 1. 每個塑膠購物袋的收費由現時最低五角提高至最低一元; 2. 取消現時對盛載冰凍或冷凍食品的塑膠購物袋的豁免;以及 3. 收緊有關食品的豁免:只有購買沒有包裝或並非完全載於任何包裝的食品,或購買以非氣密包裝的餐飲外賣,才可獲免費提供塑膠購物袋,並以每單一交易一個免費袋為基本原則。(如首個免費膠袋未能盛載所有食品、只用一個膠袋可能會令膠袋破損,或把多種食品放在同一免費膠袋會令食品的品質受損,則可額外提供一個或多個免費膠袋。) 實施詳情請按此處。

  2. 2023年1月6日 · 2023年01月06日. | 香港地球之友政策研究及倡議團隊. 由 2022 年 12 月 31 日起實施逾 13 年的膠袋徵費由五毫上調至一港元部分以往獲豁免的情況如用於盛載冰凍或冷凍食品及已完全盛載於非氣密包裝的食品亦被取消膠袋徵費的豁免項目(圖片來源環境保護署) 不論你對徵費水平有何看法這仍是可取之舉有助改善市民濫用一次性膠袋的問題並鼓勵自備環保購物袋。 根據最新的政府統計數據,塑膠垃圾已超越紙張成爲第二大都市固體廢物來源,當中以膠袋最為常見 [1] ,而膠袋亦是目前最主要的海洋污染來源 [2] 。 2020 及 2021 年棄置於堆填區的都市固體廢物成分比重 (圖片來源:環境保護署) 全球海洋中最常見的十種廢物(圖片來源:Statista)。

  3. 2019年3月26日 · 鑒於塑膠購物袋棄置量連續兩年回升而收費計劃已運作了一段時間政府會檢討計劃在減少使用及棄置該等塑膠購物袋的成效有意見提到現行主要針對食物衞生而設的豁免特別是關乎盛載冰凍或冷凍食品者是否有需要收緊環保署正循着這些方向檢視計劃的運作情況與成效以考慮是否有改善空間料於今年稍後時間就檢討結果和未來路向諮詢公眾。 朱漢強認同政府需收緊對冷凍食品的膠袋徵費豁免。

  4. 2022年8月20日 · 從政策成效角度出發根據環保署估算當膠袋徵費上調至1元後可減少膠袋使用量約25%若徵費增至2元更可減少使用量逾40%從市民取態角度出發根據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的管制即棄塑膠公眾諮詢結果顯示超過6成受訪者關注即棄塑膠製品佔用堆填區的空間而支持上調膠袋徵費至1元或2元的人數相若在權衡輕重後當局理應選擇較進取的2元方案而非成效短期的1元方案加上隨着時間流逝市民的購買力負擔能力大大提升僅僅加價5角是不痛不癢未有足夠加幅使人感到肉赤」、未有足夠的痛楚讓市民牢記自攜購物袋的重要性故減塑成效也恐怕是曇花一現治標不治本! 難道政府打算每隔10年就加價5毫,暫時性紓緩堆填區壓力?

  5. 2022年8月15日 · 問題1貧窮人口對膠袋徵費訂為5角1元2元的反應估計不會分別很大因為這階層總希望能多省一點錢故當中不少人會自備購物袋反而就較富裕階層而言收1元或2元對改變貪方便而擅取膠袋之行為有否效用差異問題2在新特首強調以結果為目標的大方向下香港就透過徵費手段減少膠袋使用量之KPI關鍵績效指標為何? 純看市民能否接受,算不算為加而加? 問題3:膠袋徵費由商戶而非政府收取,主要因為盤點使用量並核對收費,對中小微企(如濕街市檔販)有額外成本,故反對聲音大;但再加膠袋徵費則可能只對商戶有利而環保效益有限,如何讓所收款項交政府管理以提升政策成效? 先留意第一個問題的前半部,乃部分議員對低收入家庭的普遍觀感,並不一定經得起科學論證。

  6. 2015年3月31日 · 六年過去明天香港將開始第二階段的膠袋徵費計劃全香港逾10萬間零售商店只要使用的購物袋含有塑料成分而商品又不在豁免範圍內統統都要收取五角。 這些措施為香港鋪路進入更環保的「無膠時代」,固然是美事。 不過,到今天為止,筆者在街頭所見所聞,似乎許多市民對新措施仍懵然不知。 不久前就有環保團體「世界綠色組織」,發現有一半受訪者對第二階段膠袋徵費計劃零認識。...

  7.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