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自願醫保計劃扣稅上限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 萬 名用戶曾瀏覽 bluecross.com.hk

    善用公司醫保,配合自付額,精明提昇醫療保障質素;更可因應工作狀況轉換自付額額度。 8個計劃選項,17個主要保障項目全數賠償,7大增值服務,包括免費周年健康檢查。

搜尋結果

  1. 2019年7月22日 · 根據政府自願醫保官方網頁自願醫保每年可作稅務扣減的保費上限按每名受保人為單位計算有關上限為每年8,000元若納稅人為其本人或指明親屬如雙親子女購買自願醫保下的認可產品而納稅人同時為該認可產品的保單持有人便可申請稅務扣減每年扣稅上限8000元. 可是,坊間有部分人對稅務扣減理解略有偏差。 其實自願醫保稅務扣減的金額是指扣除課稅額,從政府自願醫保官方網頁可見,假設一名納稅人為自己及雙親購買認可自願醫保產品,每年繳付保費分別為5,000元、12,000元及11,000元;按每名受保人的每年可獲稅務扣除的款額上限(8,000元)計算,該納稅人即可享合共21,000元($5,000+$8,000+$8,000)的稅務扣減。

  2. 2019年4月1日 · 根據計劃每名購買自願醫保產品的納稅人均可享每年扣稅保費上限8,000元有兩點值得留意首先計劃指的8,000扣稅上限是免稅額」,投保人需要連同稅率計算才得出真正節省的稅務支出此外可扣稅的受養人人數並無限制合資格受養人包括納稅人配偶及子女納稅人或其配偶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和兄弟姐妹。 以上表的例子計,投保人一家共可享有5,340元的稅款減免。 精明的讀者可能已了解到,若將上述免稅額用於一位稅率最高的家人扣稅,將有機會節省最多稅款。 如果大家打算購買自願醫保,建議除價錢外,應同時考慮提供的服務及保障是否夠全面和專業,包括理財顧問的建議及跟進服務,及索償程序的方便度。 由於自願醫保的相關內容甚多,篇幅所限,是次只能作簡單介紹。

  3. 2021年3月15日 · 每名受保人每年度的自願醫保保費扣除額上限為8,000元實際可扣稅的金額與個人稅階及保險供款額有關估算公式是自願醫保保費×稅率=扣稅。 假設保費支出為4,500元,稅率為7%,可獲扣稅金額是315元。 若收入達到最高稅率17%,可獲扣稅金額則為765元。 假設陳先生夫婦一家8口,供養60歲以上「四大長老」及一對約20歲子女,家庭年度總收入96萬元。 根據稅務局資料,已婚人士免稅額為26.4萬元,每名子女免稅額為12萬元,供養每名父或母免稅額為5萬元。 幫一家8口購買自願醫保,一年約花4.48萬元保費,但可節省稅款7,616元,變相等於以83折買自願醫保,若陳先生只花4,000元保費幫自己投保,一年僅節省680元。

  4. 2019年5月3日 · 稅務局已在其網頁常見問題中新增根據自願醫保計劃保單所繳付的合資格保費的扣稅安排」,並就多於一名受保人申請扣除」、「保單由 ...

  5. 2019年4月15日 · 基於稅務扣除上限為6萬元兩入可分別節省稅款5,340元以及10,200元。 (相關資料大家可瀏覽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網站http://www.mpfa.org.hk/tch/mpf_system/system_features/tvc/index.jsp)。 若讀者們有任何關於退休理財的問題請聯絡文匯報編輯我們會盡量解答讀文匯報PDF版面. 【銀髮理財】比較三大認可扣稅理財產品.

  6. 2021年3月29日 · 納稅人可就其本人或其配偶為保單持有人的合資格保單申請稅務扣除每年上限為每名受保人8,000港元值得留意的是,「自願醫保基本可為兩類分別為標準計劃及靈活計劃高端自願醫保計劃則屬於自願醫保下靈活計劃的進階版本有助對沖醫療通脹. 根據資料顯示過去5年醫療服務費用及藥物價格平均累計升幅達21.7%及10.6%。 以標靶藥費計,每月需約5至6萬元;而免疫治療則每3星期則要6萬至7萬元。 另外,外科門診新症平均輪候時間接近2年,數據反映政府醫院輪候時間長、醫療費用高昂並年年上升。 因此,市場對高端自願醫保計劃的需求持續增加。

  7. 2021年5月10日 · 自願醫保可扣稅8000元. 綜合扣稅項目較新的扣稅項目包括扣稅三寶即自願醫保VHIS)、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及合資格延期年金QDAP),其中自願醫保下每名受保人每年度的自願醫保保費扣除額上限為8,000元同時可申請扣稅的受養人數目不設上限至於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與合資格延期年金保費合計可享最多6萬元扣稅額。 至於最常見但又容易遺忘的扣稅項目,自然是納稅人在父母或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年滿55歲時,即可申請供養相關免稅額。 根據稅務條例,若供養年滿55歲但未滿60歲的父母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每名長輩可享2.5萬元免稅額,若與上述長輩同住,更可享每名額外2.5萬元免稅額;若長輩年滿60歲,每名受供養人士扣稅額更可提升至5萬元,同住更享額外5萬元免稅額。 進修開支可實報實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