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港匯指數 ,全稱 港元實際匯兌指數 (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Index for the Hong Kong Dollar )是由 香港 政府統計處 編製的一項 指數 ,以反映港元與香港主要貿易夥伴之貨幣的名義有效 匯率 加權 平均數 的變動情況。. 加權比重是按1999年至2000年平均貿易模式所制定,但 ...

  2. 香港聯繫匯率制度屬於一種 貨幣發行局 固定匯率 制度,以百分百 外匯儲備 保證, 港元 以7.75至7.85港元兌1 美元 的匯率與美元掛勾。 [3] 政府 或 中央銀行 在正常情況下不會主動插手干預外匯市場(即通過控制港元的 供給與需求 來直接影響匯率);匯率穩定主要通過香港三家發鈔 銀行 ( 中銀香港 、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 、 渣打銀行 )進行 套利 活動達成,可稱之為一個 自動調節機制 ;這亦是香港聯繫匯率制度與其他固定匯率制的最大不同之處。

  3. 港匯指數 ,全稱 港元實際匯兌指數 (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Index for the Hong Kong Dollar )是由 香港 政府統計處 編製的一項 指數 ,以反映港元與香港主要貿易夥伴之貨幣的名義有效 匯率 加權 平均數 的變動情況。. 加權比重是按1999年至2000年平均貿易模式所 ...

  4. 其他人也問了

    • 聯匯制度的運作
    • 重要性
    • 替代方案討論
    • 參考文獻
    • 外部链接

    貨幣發行局制度

    香港聯繫匯率制度是一種貨幣發行局制度。貨幣發行局制度的意思是貨幣基礎的流量和存量均得到一種外幣提供百分百的支持。換言之,貨幣基礎的任何增減變動都必須得到外匯儲備按固定匯率計算的配合。在香港聯繫匯率制度下,三家發鈔銀行可以按7.8港元兌1美元的匯率以美元向金管局購買負債證明書,或相反,以負債證明書按7.8港元兌1美元的匯率退回等值美元。即是說,發鈔銀行要增加或減少貨幣供應,都必須以等值的美元支持。當中的樞紐就是負債證明書。

    自動調節機制

    香港聯繫匯率制度下,7.8港元兌1美元的匯率實際上只存在於金管局與三家發鈔銀行的買賣負債證明書之交易之間,市場匯率由市場力量決定,因此或許會有波動。可以說,聯匯制度下,實際上有兩個匯率:一個是7.8港元兌1美元的聯繫匯率,存在於金管局與三家發鈔銀行之間;一個是市場匯率。右圖顯示了港元市場匯價的變化,可見即使在聯匯制度下,市場上港元兌美元並非絕對地以7.8港元兌1美元。以下的數式概括了兩者的關係: 市場匯率≈7.8港元兌1美元的聯繫匯率。 聯匯制度下,維持市場匯率穩定依賴三家發鈔銀行的套戥活動。因為每當市場匯率有波動,偏離聯繫匯率,三家發鈔銀行可通過7.8港元兌1美元的聯繫匯率向金管局買入或賣出負債證明書圖利。舉例說,假設港元的市場匯率貶值至8港元兌1美元,發鈔銀行可以持負債證明書向金管局以7.8港元兌1美元的聯繫匯率換取美元,每換取1美元便可從中獲利0.2港元。而又假設港元的市場匯率升值至7.5港元兌1美元,發鈔銀行可以持美元向金管局以7.8港元兌1美元的聯繫匯率購入負債證明書發行港元,每退換1美元便可從中獲利0.3港元。在三家銀行的競爭下,確保了發鈔銀行會在當港元市場匯價波動時...

    監察運作

    貨幣發行局制度由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轄下的貨幣發行委員會監察。該委員會定期舉行會議,監察貨幣發行局制度的運作,並研究改進措施。委員會成員包括專家學者、市場專業人士,以及金管局高層人員。自1999年3月起,金管局亦每月公布貨幣發行局帳目。

    香港是一個政治和經濟獨立的城市,屬外向型開放性經濟體。而且香港政府奉行積極不干預的經濟政策,經濟自由度高,更被評為世上最自由的經濟體。聯繫匯率有助穩定香港經濟,減低外國經濟及匯率上的波動對香港做成的衝擊,亦可減低與香港從事貿易及外國投資者在香港投資的匯率風險。 香港資本帳完全開放,並擁有龐大的金融體系。全年計,商品與服務貿易總值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三倍多。因此若海外市場大幅波動造成金融震盪,香港很容易受到影響。聯匯制度為香港提供穩定的貨幣支柱,減低進、出口商與國際投資者面對的外匯風險。而由於美元是本港對外貿易與金融交易所用的主要貨幣,所以美元順理成章成為港元的掛勾貨幣。 自1983年實施聯匯制度以來,港元匯率面對外來震盪仍能保持穩定。經歷了1987年股災、1990年波斯灣戰爭、1992年歐洲...

    聯繫匯率制度自1983年施行以來,相關討論甚至質疑之聲一直沒有休止,尤其在當經濟或財政出現問題時。時逢環球金融危機,及一直維護聯繫匯率制度運作的前金管局總裁任志剛退休,香港社會上對聯繫匯率制度的存亡掀起了新一輪的討論。

    书籍

    1. Jao, Y.C.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Ordeal of Hong Kong. CA, USA: Greenwood. 2001. ISBN 1-56720-447-3.

    香港聯繫匯率制度-香港金融管理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香港政府於是在1972年6月英鎊作自由浮動後,改為將港元以美元掛鉤。匯率由1972年7月6日開始,最初為5.65港元兌1美元。1973年2月改為5.085港元兌1美元。1974年11月起,改作自由浮動。直至1983年,由於香港前途問題引發的信心危機令港元匯價大幅下降

  6. 貨幣發行局 (英語: Currency Board )是 固定匯率制 的一種,即固定本國 貨幣 與某特定 外幣 之 匯率 ,並嚴格按照既定兌換比例,使 貨幣發行量 隨 外匯存儲量 聯動的 貨幣制度 。. 貨幣發行局的掛鈎貨幣通常是 美元 或 歐 。. 香港聯繫匯率制度 (Linked Exchange ...

  7. 匯率 (英語: exchange rate ,foreign-exchange rate,forex rate,FX rate,或Agio)在 經濟學 上被定義為兩種 貨幣 之間兌換的比例。. 通常會將某一國的貨幣設為基準,以此換算金額價值他國幾元的貨幣。. 在英文使用方面,有時簡寫為 FX ,此為外國貨幣Foreign Exchange的 ...

  1. 相關搜尋

    英鎊兌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