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英鎊英語: Pound sterling,貨幣符號:£)是英國法定貨幣和貨幣單位名稱。 英鎊主要由 英格蘭銀行 發行,但亦有 其他發行機構 。 最常用於表示英鎊的符號是£。

  2. 港元最初與英鎊掛鉤,但是戰後英國的經濟實力減弱,更曾一度大幅貶值,影響香港經濟。香港政府於是在1972年6月英鎊作自由浮動後,改為將港元以美元掛鉤。匯率由1972年7月6日開始,最初為5.65港元兌1美元。1973年2月改為5.085港元兌1美元。

  3. 美元指數包括六種貨幣,即:歐元(EUR)、日元(JPY)、英鎊(GBP)、加元(CAD)、瑞典克朗(SEK)、瑞士法郎(CHF)。 美元指數就像一個溫度計,它告訴我們美元在全球市場上的熱度和影響力。

  4. 英國海外領土 直布羅陀 、 福克蘭群島 和 聖赫勒拿島 繼續實施聯繫匯率制度,以 英鎊 作為各自印刷的貨幣的儲備貨幣。 [1] 金本位 是一種特別的聯繫匯率制度,與金價而非外國貨幣掛鈎。 與 歐元 掛鈎 [ 編輯] 保加利亞列弗.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可兌換馬克. 科摩羅法郎. 兩款 非洲法郎. 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 (西非法郎) 中非法郎. 與 美元 掛鈎 [ 編輯]

  5. 主条目: 英鎊硬幣. 1英镑等於100新 便士 。. 所有 硬幣 正面皆為 英國君主 像,背面除鑄有幣值外,在不同行政區所鑄的硬幣鑄有不同的圖案,但不論硬幣於那個行政區鑄造,皆全國通用。. 硬幣分為:半便士(於1985年停止流通)、1便士、2便士、5便士、10便士 ...

  6. 英鎊區(Sterling area) [1] [2] 是指本國貨幣匯率和英鎊掛鈎,以及使用英鎊作為本國貨幣的國家。 1931年英鎊脫離 金本位制 後,英鎊區開始出現。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雖然不乏英聯邦國家留在英鎊區,但由於英國經濟地位的下降導致英鎊貶值,英鎊區逐漸消失。

  7. 英國英鎊 ( Pound sterling 或 Great Britain Pound ,簡稱 GBP ,代表符號為 £ ),由 英格蘭銀行 發行,通用於 威爾斯 、 英格蘭 、 蘇格蘭 以及 北愛爾蘭 。 同時,在 不列顛群島 以及 英國海外領地 所發行的貨幣皆與英鎊維持1:1的匯率。 使用里拉的國家. 土耳其 的 土耳其里拉 。 2005年1月1日發行 新土耳其里拉 ,1新里拉兌換一百萬舊里拉。 黎巴嫩鎊 在本地語言中可叫做里拉。 歷史上曾使用英鎊的國家. 澳洲 的澳大利亞鎊,1966年2月14日進行貨幣十進化,被 澳大利亞元 取代。 紐西蘭 的紐西蘭鎊,1967年7月10日進行貨幣十進化,被 紐西蘭元 取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