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茶果嶺道 (英語: Cha Kwo Ling Road )是 香港 九龍 觀塘區 的一條道路,以途經的 茶果嶺村 命名。 道路西起 麗港城 的 鯉魚門道 及 偉業街 等,經過 晒草灣 及 茶果嶺 一帶,東面則連接 鯉魚門 的 崇信街 和 欣榮街 。 茶果嶺道由西面至東面途經地點 [ 編輯] 觀塘法院. 麗港公園. 麗港城公共運輸交匯處. 麗港城商場. 城中薈. 麗港中心. 茶果嶺村. 茶果嶺公眾貨物裝卸區. 東區海底隧道. 港鐵 油塘站. 大本型. 油塘中心. 三家村遊樂場. 交匯道路 [ 編輯] 鯉魚門道. 偉發道. 成業街. 有康街. 茜發道. 麗港街. 偉業街. 永福街. 藍田交匯處.

  2. 茶果嶺道英語: Cha Kwo Ling Road )是香港 九龍 觀塘區的一條道路,以途經的茶果嶺村命名。 道路西起 麗港城 的 鯉魚門道 及 偉業街 等,經過 晒草灣 及 茶果嶺 一帶,東面則連接 鯉魚門 的 崇信街 和 欣榮街 。

  3. 其他人也問了

  4. 茶果嶺道 (英語: Cha Kwo Ling Road )是 香港 九龍 觀塘區 的一條道路,以途經的 茶果嶺村 命名。 道路西起 麗港城 的 鯉魚門道 及 偉業街 等,經過 晒草灣 及 茶果嶺 一帶,東面則連接 鯉魚門 的 崇信街 和 欣榮街 。 茶果嶺道由西面至東面途經地點 [ 编辑] 觀塘法院. 麗港公園. 麗港城公共運輸交匯處. 麗港城商場. 城中薈. 麗港中心. 茶果嶺村. 茶果嶺公眾貨物裝卸區. 東區海底隧道. 港鐵 油塘站. 大本型. 油塘中心. 三家村遊樂場. 交匯道路 [ 编辑] 鯉魚門道. 偉發道.

    • 歷史
    • 近年發展
    • 外部連結

    名稱由來

    清末民初年間,茶果嶺為觀塘區的管治中心,因山上長有大量茶果樹而得名。茶果樹實為學名血桐的植物,因每次蒸茶果時需要大量血桐的樹葉,新界居民稱血桐樹為茶果樹。

    發展採石業

    在1922年的軍部地圖,茶果嶺被標示為Rocky Hill,意即「石丘」。地圖中標示茶果嶺的高度為497英尺(151米),約為現時高度的兩倍。茶果嶺曾與牛頭角、茜草灣及鯉魚門合稱九龍四山,為人手開採的石礦場,曾出產花崗岩和高嶺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茶果嶺及鄰近村落如鯉魚門、茜草灣及牛頭角等處日漸繁盛,1947年亞細亞火油公司在茶果嶺覓地興建油庫,另有香港磁泥有限公司建立工場及石礦場,而當局1955年左右在官塘進行大規模填海計劃,亦加速茶果嶺及鄰近地帶的工業化。今日廣州哥德式建築聖心大教堂之全岩石材料建築乃用上茶果嶺及牛頭角花崗岩砌建而成。

    前茶果嶺高嶺土礦場面積逾24萬平方呎,政府在1998年連同茶果嶺村一帶規劃作為高密度住宅發展,提供多達657萬平方呎樓面,不過因樓市大跌,導致發展擱置多年。政府近年為礦場重新規劃,劃作4幅「住宅(乙類)」用地,發展豪宅及資助房屋,提供約2,240伙單位。 2016年11月,發展商會德豐地產以63.88億元投得觀塘茜發道項目地皮。項目的地盤面積約為196,561平方呎(18,261平方米),最低及最高的樓面面積分別為495,930平方呎及826,546平方呎,以投標價63.88億元計算,樓面呎價約為7,729元,屬當時東九龍樓面呎價次高紀錄。整個茜發道項目將分為多期發展,合共建有8幢住宅大廈,分別樓高15至23層,住宅樓面面積約為74.5萬平方呎,提供約1,000伙分層住宅,間隔包括1至4房不...

  5. 茶果嶺 (英語: Cha Kwo Ling ),亦作 茶菓嶺 ,是 香港 九龍 東部 觀塘區 山丘,位於 觀塘 與 油塘 之間。 歷史 [ 編輯] 名稱由來 [ 編輯] 清末民初年間,茶果嶺為觀塘區的管治中心,因山上長有大量 茶果樹 而得名。 茶果樹實為學名 血桐 的植物,因每次蒸 茶果 時需要大量血桐的樹葉,新界居民稱血桐樹為茶果樹 [1] [2] 。 發展採石業 [ 編輯] 在1922年的軍部地圖 [3] ,茶果嶺被標示為 Rocky Hill ,意即「石丘」。 地圖中標示茶果嶺的高度為497英尺(151米),約為現時高度的兩倍。 茶果嶺曾與 牛頭角 、 茜草灣 及 鯉魚門 合稱 九龍四山 ,為人手開採的 石礦場 ,曾出產 花崗岩 和 高嶺土 [4] [5] 。

  6. 茶果嶺村 (英語: Cha Kwo Ling Village )是 香港 一個超過400年歷史的村落 [1] ,亦為其中一個僅存的 寮屋區 ,位置大概介乎 九龍 藍田 及 油塘 之間的 茶果嶺 一帶,是昔日採礦業中「 九龍四山 」之一的聚居地。 其地理位置鄰近 都市 ,因此又被稱為「市區古村」 [2] 。 歷史. 1964年茶果嶺鯉魚門街道詳圖,位處九龍邊緣的茶果嶺村已經有道路連接. 茶果嶺道 旁的 鐵皮屋. 鑿石建村. 茶果嶺村建於 清朝 初期,在 香港開埠 前已經有人聚居。 其位置因爲有可以採礦 花崗岩 及 瓷泥 的機會,所以不少 客家人 落腳並聚居於此。 昔日茶果嶺為首,與 牛頭角 、 茜草灣 和 鯉魚門 合稱「 九龍四山 」。

  7. 工具. 沿山腳下的茶果嶺村. 1962年的茶果嶺村右方山路通往 高嶺土礦場. 茶果嶺村 (英語: Cha Kwo Ling Village )是 香港 一個超過400年歷史的村落 [1] ,亦為其中一個僅存的 寮屋區 ,位置大概介乎 九龍 藍田 及 油塘 之間的 茶果嶺 一帶,是昔日採礦業中「 九龍四山 」之一的聚居地。 其地理位置鄰近 都市 ,因此又被稱為「市區古村」 [2] 。 歷史 [ 編輯] 1964年茶果嶺鯉魚門街道詳圖,位處九龍邊緣的茶果嶺村已經有道路連接. 茶果嶺道 旁的 鐵皮屋. 鑿石建村 [ 編輯] 更多資訊: 香港礦業. 茶果嶺村建於 清朝 初期,在 香港開埠 前已經有人聚居。 其位置因爲有可以採礦 花崗岩 及 瓷泥 的機會,所以不少 客家人 落腳並聚居於此。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