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8年11月24日 · 积极支持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跨学科的研究,介绍国内外有关气候变化重大活动信息,促进气候变化研究的学科发展,并推动研究成果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措施制定、气候政策与环境外交谈判、生态环境改善、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等方面的应用。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刊登的科学论文、研究短论、对策建议、科学计划、动态快讯、研究进展、争鸣和述评及会议预告涉及的内容包括国内外气候变化研究的最新成果与进展,以及与气候变化有关的交叉学科,如地球科学、生态、环境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报道全球变化最新的观测事实、重要信息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适应、减缓措施和技术研究成果等;及时反映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各类国际、国内重大活动、重大科技计划及国际环境外交谈判的信息。 作者:叶海英. 分享到.

  2. 2013年10月14日 · 由于夫人是科大校友,新晋的诺奖得主其实在得奖之前就来过合肥,“最近一次是在2010年夏,我们同回科大做了学术报告。 ”此前,陈路在多种场合提到“对科大我有特别的感情”,作为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副教授的她,同样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还在2005年荣获麦克阿瑟天才 ...

  3. 2011年4月12日 · 对于现在的清远人来说,洪灾的记忆也许停留在了1994年,但是对于老辈儿清远人来说,1982年5月的那场特大洪涝灾害才是真正的梦魇。. 1982年5月12日凌晨三点开始,还沉浸在梦乡中的广东清远小城的人们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罕见特大暴雨如“天兵 ...

  4. 2009年11月24日 · 殷墟甲骨文首先引起一些学者的注意有人据此推断在3000年前黄河流域同今日长江流域一样温暖潮湿。 近3000年来,中国气候经历了许多变动,但它同人类历史社会的变化相比毕竟缓慢得多,有人不了解这一点,仅仅根据零星片断的材料而夸大气候变化的幅度和重要性,这是不对的。 当时作者也曾根据雨量的变化去研究中国的气候变化,由于雨量的变化往往受地域的影响,因此很难得出正确的结果。 20世纪初期,奥地利的汉恩 (J.Hann)教授以为在人类历史时期,世界气候并无变动。 这种唯心主义的论断已被我国历史记录所否定,从下面的论述就可以知道。 在世界上,古气候学这门学科好像到了20世纪60年代才引起地球物理科学家的注意。 在60年代,曾举行过三次古气候学的世界会议。

  5. 魏丹 中国天气主持人,主持CCTV1《朝闻天下》天气预报节目。于中国传媒大学英语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完成本科学习,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与文化创意产业专业进行研究生学习。作为主要项目组成员,参与《各国气象节目的通行趋势和本土特征》的课题研究,为《全球天气节目简史》作者之一。

  6. 8-15天预报,是集合多家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客观预报产品加工而成,未经预报员主观订正,反映未来一段时间内天气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供公众参考,欲知更加准确的天气预报需随时关注短期天气预报和最新预报信息更新。

  7. 2010年4月19日 · 简介: 毕业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热带气旋、南海季风等研究工作。任香港城市大学科学工程学院副院长。现任上海台风研究所所长。陈仲良是国际著名的台风研究专家,从事台风研究20多年,在台风路径、强度、台风气候变化以及南海夏季风的气候变化等领域具有很高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